王明政
宋英宗趙曙,幼年時名叫宗實。蘇轍《龍川別志 》載:“英宗皇帝,濮王十三子也,故本宮謂之十三使,母曰仙遊縣君任氏,或言幼時父兄不以為子弟數。”他的母親是濮安懿王趙允讓的側室,趙曙是庶出子。小的時候,他父親、他十二個哥哥、九個弟弟都不正眼瞧他。
宋仁宗無子,趙曙幼時被寄養在宮中,並未明確名份,常常吃不飽肚子,所以他對皇宮一直沒有好感。嘉祐年間,大臣勸年老多病的宋仁宗找過繼子,但也有人不贊成。嘉祐七年七月,“文彥博等共議建儲,未嘗與西府謀也。樞密使王德用聞之,合掌加額曰‘置此一尊菩薩何地? ’或以告翰林學士歐陽修,修曰:‘老衙官何所知? ’”
後來,宰相們建議宋仁宗早點立嗣,宋仁宗為了提高趙曙的身份、地位,決定讓他管理負責皇室事務的宗正寺。
平常大氣不敢出的宗實知道皇權爭奪的殘酷性,不敢接受任命。大宗正寺回報:“右屯衛大將軍、嶽州團練使宗實乞還泰州防禦使、知宗正寺敕告。”因為當時負責宗正寺的是很有勢力的宋仁宗的堂弟,東平郡王趙允弼。奪了他的位置無異於虎口拔牙。所以趙曙不敢知宗正寺。
後來,宋仁宗叫王珪起草詔書,乾脆立趙曙為皇子。王珪還不太情願,《續資治通鑑》載:“珪疑焉。戊寅,請對,言:‘此大事也,後不可悔。外議皆雲執政大臣強陛下為此,若不出自陛下,則禍亂之萌,未可知也。’”
認養皇子的詔書下發後,宗實尚未奉旨,後宮嬪妃、皇室宗親乃至太監宮女,卻已經流言四起,議論紛紛了:“宗實這是矯情,故作姿態。”以趙曙堂叔趙允弼為首的宗室貴胄則公開反對說:“十三團練是小宗庶出,不應入選,肯定是大臣們逼迫皇帝這樣做的。”
嘉祐八年四月初一,宋仁宗死了。《蔡氏直筆》記錄了當時趙曙即位的緊張過程:“宰相韓琦而下至福寧殿下,再拜升階,扣簾欲進。內侍言:‘皇后在此。’琦卻立。後發哭曰:‘天下不幸,夜來官家忽然上仙。’大臣發哭,後曰:‘怎奈何相公,官家無子。’琦曰:‘皇后不可出此言!皇子在東宮,何不便宣入? ’後曰:‘只是宗室,立了他後,莫有人爭? ’琦曰:‘更何可議擬? ’後乃曰:‘皇子已在此。’”從這對話可以看出,曹皇后對侄兒即位本有顧慮。
“後定議召皇子入,告以上晏駕,使嗣立。皇子驚曰:‘某不敢為!某不敢為!’因反走。輔臣共執之,或解其發,或被御服,召殿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及宗室刺史以上至殿前諭旨,又召翰林學士王珪草遺制,珪皇懼不知所為,韓琦謂珪曰:‘大行在位凡幾年? ’珪悟,乃下筆。”
強至《韓魏公遺事》載:“仁宗疾亟,英宗已立,親王皆入後殿。國朝制度:嗣天下即位,先親王賀,次六軍,次見百官。公是先時獨召允弼入,稱先帝晏駕,皇子即位,大王賀。允弼謂:皇子為誰?曰:某人。允弼謂:豈有團練使為天下者?何不立尊行?公曰:先帝有詔。允弼曰:烏用宰相!遂循殿陛上。公叱下,雲:大王,人臣也,不得無禮!左右甲士已至,遂賀。”趙曙即位時,異常兇險,趙允弼竟然直接出面爭奪。即位這兩天中,趙曙的心情就象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
幾十年來,小宗庶出的他整天提心吊膽,不敢說錯一句話,不敢走錯一步路,每時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大事小事都要刻意表現自己。擔心、憂慮、焦急、期盼,和自己如影隨形。登基那天要是趙允弼得手,說不定這會兒自己已經被羈押甚至人頭落地了。後來自己終於鴻福高照,一時間就成了一國人王之主,竟能金口玉言,大賞天下,說什麼便是什麼了。高興之餘又忽然想到宗室虎視眈眈,後宮殺機四伏,大臣冷眼旁觀,國庫寅吃卯糧。大喜大悲,大驚大憂造成了趙曙的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