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惡的舊社會,女人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在家聽從父母,出嫁憑靠丈夫,若是不幸嫁了個不好的男人,那這輩子就算是完了。
1907年出生的廣西思林縣(今田東縣)人韋榮就是這麼個苦命的女人。她本來長得眉清目秀,天真活潑,有“思林一朵花”的美稱,完全可以挑選一個如意郎君,可是17歲時在父母的包辦下嫁給了一個政府小職員亞忠。亞忠抽菸酗酒賭博,惡習滿身,脾氣暴躁,對韋榮經常是拳打腳踢。韋榮想反抗,卻找不到反抗的力量,父母也幫不了她,她只有把淚水流在心裡。
1926年冬,思林縣農民運動蓬勃興起,建立了農民協會。有一天,協會在街上宣傳革命道理,韋榮站在一旁聽了許久,深感震撼。看到很多青壯年加入協會,她也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決心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農民協會的支援下,她把一張離婚書拍在了丈夫亞忠面前,從此脫離苦海。1927年,思林縣民治街農民協會建立,韋榮被選為主席,此後她發展群眾,支援游擊隊,做了大量工作。
1929年12月,百色起義爆發,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韋榮被調到紅七軍政治部當宣傳員。1930年,紅七軍北上中央蘇區,父母起初不準韋榮隨軍離家,後來韋榮耐心說服了二老,被安排到軍醫處擔任護士。
在艱苦轉戰途中,韋榮既是衛生員又是宣傳員,她在路邊唱著山歌激勵戰友前進,在槍林彈雨中上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傷員。有一次,一個傷員膿血排不出,她一口一口把膿血吸出來,使傷員很受感動。
1931年7月,紅七軍歷盡艱難險阻,終於到達中央蘇區。韋榮因為當看護照料傷病員這段經歷,她被組織推薦進入紅軍軍醫學校學習,並順利透過招生考試,成為紅軍軍醫學校第一期19名學員中唯一的女學員。
韋榮沒有上過一天正規學校,只是在農協的文化夜校裡上過課,加上她平時勤奮好學,識得一些簡單的文字。就憑這點“墨水”,顯然應付不了晦澀難懂的醫學知識,一翻看那些醫學書, 她就想打瞌睡。倔強的韋榮可不允許自己被“瞌睡蟲”打敗,她四處尋找治瞌睡的“良方”。
一天,有個同學說他有個祖傳秘方治瞌睡特別靈,韋榮欣喜若狂,叫他趕緊配藥。同學拿來一個子彈殼,說犯困的時候,開啟來聞一聞就行了。韋榮迫不急待拿過子彈殼開啟一聞,沒想到子彈殼裡裝的是胡椒粉,她被嗆得直流眼淚、噴嚏不斷。同學們笑得前仰後合,韋榮卻並不生氣,反而覺得這個法子還真管用。此後,同學們經常聽到她的噴嚏聲。
可是半個月後,這方法就失靈了,在晚自習時,還沒來得及開啟子彈殼聞,她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病理課測驗,韋榮是倒數第一名,傷心難過的她把子彈殼摔在地上,哭了起來。同學們都不知怎麼安慰她。
當晚,韋榮早早來到教室,她沒有坐在她的座位上,而是不知在哪搬了條凳子,坐到了最後一排,一邊啃著鍋巴一邊看著筆記。後來夜晚了,大家合上課本回去休息,忽然聽到“咣噹”一聲,原來是韋榮摔倒了。她前額鼓起了一個大包,還出了血。然而令同學們不解的是,韋榮沒有一點痛苦的表情,反而笑了起來,說:“哈哈,我的止睡凳成功了。”大家一看凳子,原來只有三隻腳。
憑著這股狠勁,韋榮終於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中國共產黨培養的第一位女軍醫。她被分在第三軍團,她一邊虛心向老醫生學習,一邊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臨床實踐。在戰場救護中,韋榮的止血、包紮操作乾脆利索。她還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利用救護間隙為傷病員唱歌,深受傷病員的喜愛。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韋榮被留下來,照看走不成的紅軍傷病員。紅軍醫院轉移到瑞金與于都交界處的小村落金崗崬落腳,在村子裡住了幾個月後,被得知訊息的國民黨清鄉團包圍。韋榮在協助傷員突圍的過程中,自己沒有及時撤離,被清鄉團抓住了,後被殘忍殺害,終年27歲。
解放後,韋榮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她的英名也將永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