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開始走新的一根年線。
年線:總體來說就是向上,沒啥看頭。
月線:目前的位置,月線上就是1浪上漲過程中,綜合技術指標來看,1浪的上漲過程還有大概3-4個月,即到今年3月中旬後要注意月線級別的高點,按照波浪理論的值是4160上方,月線上來看,指數暫時沒有大風險。
結合月線,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假期裡,MSK在新年懟了M國經濟,說要注意風險,時間新聞上也有,那麼這個時間點,與上面判斷大A的月線的高點帶點重合度。因此,未來的月線級別的2浪調整,會不會跟M國指數走勢巧合的走一波,為什麼用巧合2字,因為會說,大A又被老M給帶崩了。其實本質上壓根跟老M就不搭嘎。未來的事,未來再說,立個flag。
周線:周線的技術指標最漂亮,按技術指標判斷的話,如果這裡結束調整,會迎來一波比較可觀的上漲,持續時間也會比較長,周線判斷至少在8個週期,即2個月的上漲週期。
日線:原觀點沒啥大的變化,這裡2浪調整的空間,時間都已經滿足基本要求,因此最直接的關注點就是3649,只要突破3649,基本就能確定2浪調整結束。如果再下,55線就是極限位置,不過目前來看,2浪調整結束機率更大,如果新的上漲這裡還不是底,接下來出底的情況也大機率會以長下影線的走勢出現。
還有一個重點是,無論這裡是不是走完調整,上方3676的缺口嗷嗷待哺!
個股總體來看,跟2021,2020差不多,還會延續結構性機會。前兩年按照月年持倉來算的話,買對大牛,買錯大熊。同一板塊,基本牛一年熊一年,因此今年相對於板塊性的話,大行情相對於前兩年,可能性會更少一點,因為都漲過了,都熊過了。
大致梳理一下,都是按照客觀邏輯來判斷中線級別。
碳中和:還有個詞是新能源,這個大概念,這個下面的細分板塊,依舊是主線,邏輯最硬,因為,碳中和,無論世界,中國,不可逆。只是落實到具體標的上,難度也大,因為細分太多。這其中,邏輯最硬的還是老觀點不變,風能、光伏、綠電、儲能、鋰電。總體判斷,各細分板塊會彼此起伏。
大金融:搭臺子的工具人,包含證券,銀行,保險。去年證券整體跟指數差不多,銀行和保險倒是調整了很久。
證券當前按技術指標來看,如果能再調整一段時間,爆發力會更強,但現在必須要有倉位配置,指數在那擺著呢。
銀行保險上半年是看好,漲指數少不了他們,加上去年又是一個調整大年。
地產:這個比較中性,中長期來看,大Z策一時半會不會變,更加上人口因素,房住不炒。但Z策上,一個字,穩。相關標的也是調整大年,如果按照年線來看的話,調整了5、6年了,跌完企穩後,懂的。綜合判斷,會有預期,但持續性多長就不好說。
消費:比較看好,去年被錘的有點狠,加上經濟增長,離不了他,Z策促消費也好,跌多了就要漲也好,總體判斷有好的預期。
疫情修復:主要對標:旅遊,酒店,電影。人類對抗它有個年頭了,集中攻關的情況下,一旦有有效的面向市場的特效藥出現,直接就是大行情,沒有之一,如果實現了,也許會是一個機會大年,即大牛板塊。
醫療:醫療涉及的標的也很多,其中個人認為邏輯最硬的是,老齡化,因為不可逆,不多說了。
週期:煤炭,鋼鐵,純化工,漲的太多,而且調整週期都不是一時半會。總體不看好。
元宇宙:概念炒作股不說了,一天一個針頭,主要是中線級別的機會,包含標的VR,底層邏輯,創新類五感,概括了就是需要實體實現的,總體看好,這個邏輯在於,無論這個概念炒作也好,真的往前發展也好,實體跑不了,即使最後說不玩了,但該賣的也賣出去了,業績預期會比較高。
科技:準確說應該是科技核心,包含晶片,積體電路,電子類。邏輯是,本身實體經濟市場需求只會增加,也是不可逆,二級市場,認可度很大的總觀點,如果有十年牛市,一定是科技牛市。思維一旦形成,就會延續,至少參與度不會低,標的上,那些一段長時間上漲後,然後總體橫盤或緩慢下跌至少3個月的標的,比較適合做潛伏,磨時間,總會暴發一波。性質上屬於,看著老不動,看著著急,但不能不配置。
軍工:軍工之前分析過邏輯,去年大變革,模式大變化,因此,體現在業績上,今年會有很高的業績預期,適合做業績操作模式。就是大A進入業績週期後會有較高預期,這個預期走完,就會歸於平淡,因此至少看到半年報。總體判斷,上半年看好,下半年走人。
核心資產白馬藍籌:尤其涉及上述板塊內有預期的核心資產,也包含前年的抱團股調整級別,空間大,時間大的標的,總體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