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雷恩 [英國]
第六章、東線,1914年
(二)加利西亞戰役
奧地利總司令康拉德將軍,對發動一場戰爭要比打一場戰爭更為擅長。他在戰前的計劃,是壓服塞爾維亞,同時派出大批軍隊到加利西亞,對俄國發動攻勢。但當康拉德把他的六個集團軍分到兩線作戰時,他實際上取消了勝利的機會。他派波蒂奧雷克去塞爾維亞戰線,進一步減少了那些機會。波蒂奧雷克作為波斯尼亞總督,自從未能保護弗蘭西斯·費迪南德不被暗殺以來,一直沒有恢復過來。現在他憂慮而懦怯,擔心自己也可能遭到暗殺,拒絕在他部隊前露面,而在遠離戰場的地方作出他的“決定”。
因為塞爾維亞的東鄰保加利亞在1914年仍然中立,奧地利就只能在塞爾維亞的北部和西部邊界進攻。這方面的進入受到多瑙河、薩瓦河和德里納河這類天然障礙的阻擋,這些河流只能用小船或木筏渡過,而河那邊又都是山區。在數量上被大大超過的塞爾維亞軍隊別無選擇,只有進行阻滯戰鬥,直到協約國能夠前來支援。塞爾維亞指揮官拉多米爾·普特尼克將軍,缺乏火炮、自動武器和運輸工具,只能靠最近在巴爾幹戰爭中經過戰鬥訓練的老戰士們來彌補這些不足。最重要的,普特尼克善於調動敵人在最有利於他自己的地形作戰。
8月12日,包括十九個師的三個奧地利集團軍侵入塞爾維亞。(波蒂奧雷克錯用一個軍在波斯尼亞執行佔領任務,並浪費其他部隊去追擊很熟悉山寨地形的門的內哥羅人。)普特尼克沿著河流邊界駐紮一些部隊,而把他的軍隊的主力集結在德里納河和薩瓦河匯合處形成的一條弧線上。塞爾維亞軍在奧地利的進攻下繼續退卻,一直退到適合普特尼克戰術需要的防區為止。
然後在8月16日,普特尼克沿著亞達爾河上一條三十英里的戰線出擊。在日落前,生還的奧軍都拼命逃回德里納河。然後普特尼克進擊奧地利的左側翼,它迅速潰散並退卻,傷亡甚多。奧地利的潰敗更為突出,因為六十七歲的普特尼克是個臥床不起的病人,時有病痛,他是在臥室裡指揮這個戰役的。
康拉德不知道對他的部隊的嚴重打擊,在那天晚上坐火車來到加利西亞的設防城市普熱米什爾。他第二天得知這個訊息,就命令波蒂奧雷克從其多瑙河防區調第二集團軍的一個軍去增援面對塞爾維亞軍的奧軍。波蒂奧雷克需要整個第二集團軍,但康拉德決定抽調這支軍隊的其餘兵力到加利西亞來。(援軍兩天才開到戰場,為時太晚,不能對波蒂奧雷克有什麼幫助。)下一天在雅達爾繼續戰鬥,在酷暑中持續了一週。在沙巴茨周圍進行激烈的戰鬥,直到8月30日。
只有拼命的後衛戰鬥,才能使奧軍擺脫出來。奧軍於9月1日返回他們的本土,共計傷亡四萬人,而塞爾維亞軍則相對地未受什麼損失。但後者在被奧軍傳染的斑疹傷寒流行病中,付出了驚人代價——到1916年4月這場災害消退時,有七萬多士兵和不知多少萬平民死亡。
康拉德現在把他的全部注意力轉到俄軍這邊來。所有最初的有利條件都在他這方面。從約在維也納東五十英里的多瑙河開始,喀爾巴阡山脈形成了一條八百英里弧線,直到羅馬尼亞東南為止。它的寬度從七英里到二百三十英里不等,中部在七十英里左右。既沒有天然道路也沒有大河流域把這個障礙分開,但穿過山脈通向加利西亞的七條奧地利鐵路線,可以不費力地防守或在必要時封鎖。喀爾巴阡山脈以北,是克拉科夫、普熱米什爾和雅羅斯瓦夫這些設防城市,還有維斯瓦河和桑河保衛著。
如果康拉德要他的部隊掘壕固守,俄國的衝擊是闖不過這些障礙的。但他誤信人言,以為俄國人尚未充分動員人力,易受攻擊。他計劃從加利西亞發動迅速的攻勢,以攻佔華沙和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之間的鐵路線,但顯然沒有想到,如果俄國人實際上已被動員起來,在他的軍隊和他們接觸時他們會幹些什麼。在戰前十年間,俄國從它的高階間諜阿爾弗雷德·雷德爾上校那裡獲悉奧地利的各項有價值的軍事秘密,他甚至在被任命為奧匈帝國陸軍情報處主任以前,就有系統地把他的國家出賣了。雷德爾在 1913年是奧地利第八集團軍的參謀長,那時他的間諜活動無意中暴露了。但是,如不全盤打亂中心戰略,康拉德竭其全力也無法徹底改變他的基本作戰計劃來矇騙俄國人。
康拉德要求德國第八集團軍從東普魯士發動攻勢。他遭到毛奇的拒絕。哈普斯堡的統帥需要德軍橫掃涅曼河之東,然後打擊俄國的右側翼。他渴望把奧地利首戰的勝利歸功於他的皇帝,因此他繼續深信,在他的軍隊抵達布格河時,德軍一定會採取行動。
康拉德輕率地派出三十個師,組成三個集團軍,於8月22日向盧布林進發。在隊伍前列賓士的都是穿著彩色制服的輕騎兵,渴望去殺哥薩克人,這種輕騎兵是五色繽紛的十九世紀的遺物。但看不到哥薩克人。尼古拉·伊凡諾夫將軍把他的騎兵放在後衛,表面上處於孤立地位,實際上他們都被安排在分隔四個俄國集團軍的幾條寬闊的走廊中,以引誘奧地利部隊進入俄軍側翼將全部暴露的陣地。
這種縱深防禦戰略非常適合俄國的遼闊領土,伊凡諾夫的戰略僅僅同用來對付拿破崙的措施略有不同而已。當哥薩克軍被入侵者望見後,他們就轉而向東疾馳,其速度以快到不被奧軍趕上為度,這樣奧軍就被誘入了一個危險地暴露的陣地。伊凡諾夫及其同僚指揮官阿列克賽·勃魯西洛夫、尼古拉·魯斯基和保加利亞出生的拉德科·德米特里耶夫,不象坦嫩堡的俄國指揮官,都是能幹的戰術家,他們諧和地計劃和協同他們的戰鬥。
到8月25日,奧軍已經深入俄國的波蘭。於是勃魯西洛夫攻擊奧地利的右翼,迫使其退入加利西亞,儘管他的部隊在數量上被敵軍超過。俄軍緊緊跟蹤追擊,到達這個省的工商業中心倫貝格(利沃夫),於9月3日入城。勃魯西洛夫然後分兵,遣其左翼迅速封鎖喀爾巴阡山山口,以防奧軍退入,並遣其中央部隊和右翼直趨普熱米什爾。與此同時,魯斯基將軍的軍隊有效地楔入了正要逃走的奧地利第三集團軍和其國內基地之間。
在倫貝格以西加利西亞主要鐵路樞紐站臘瓦-魯斯卡亞,德米特里耶夫將軍的軍隊對奧軍竭力施加壓力,迫使他們急調已經遭到連續猛擊的第二集團軍從塞爾維亞前來支援,但這支單薄的不可依靠的部隊到達太遲了。俄軍的聯合起來的側翼猛襲,把奧軍趕回喀爾巴阡山一線,留下十五萬多奧軍在普熱米什爾,這座城市在被包圍六個月之後陷落了。當俄軍入城時,大部分居民都站立不起來。飢餓已把他們化為活骷髏。與此同時,勃魯西洛夫切斷了他的經過布科維納省的一條長而寬的地帶,攻佔了省會切爾諾夫策,然後向匈牙利進發。
伊凡諾夫在加利西亞的勝利,把西里西亞暴露在俄國的入侵前面。因為西里西亞平原直接通向德國心臟,興登堡覺得他必須行動,而且必須迅速行動。9月28日,一支專門組成的、由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將軍領導的德國第九集團軍,乘火車去增援奧軍。康拉德對裝備不良的塞爾維亞軍隊擊敗他的軍隊非常憤怒,要波蒂奧雷克於11月開始另一次入侵。戰鬥是斷斷續續的,但很殘酷,俘虜很少。貝爾格萊德於12月1日陷落,但甚至這次勝利也是短暫的。普特尼克進行反擊,肅清了首都的奧軍,然後把他們趕出國去。傷亡估計在十七萬五千人左右,雙方約各佔一半。即使在這個生活方式隨隨便便的政權下,波蒂奧雷克的無能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他遭到撤職,並且被人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