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的重要分支,電子資訊製造業被認為是工業數字化轉型乃至整個經濟社會資訊化建設的“底座”。今年前十月,山東電子資訊製造業營業收入延續了去年以來的高速增長,28.2%的同比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9.3個百分點;但另一方面,全國電子百強企業中,山東入選企業尚不足五家。
強化憂患意識,做好龍頭骨幹企業培育,打通重點電子資訊產品供給“堵點”、打造電子資訊製造優勢產業叢集,山東的數字化發展程序還能進一步加快,並將在穩定工業增長中作出重要貢獻。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這在工業領域表現得比較突出。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肖亞慶接受採訪時指出,穩不是保守的穩,而是積極、求進的穩,具體到工業領域,就是要創造條件促進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轉型無疑是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邁向中高階最重要的路徑之一。從這個角度考慮山東近兩年電子資訊製造業的高增長速度,不難發現,面對產業鏈上游環節(晶片、元器件)等的先天不足,這是一種頂住疫情與貿易摩擦雙重壓力,從嚴峻的挑戰中看到機遇、抓住機遇後實現的增長。目前,疫情所引發的變局還在持續演變,相比其他產業,電子資訊製造業更需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把各方面的危機挑戰考慮地再充分一些,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為整個工業應對可能的大考提供更堅實的“底座”。
要更穩妥地針對晶片、軟體等短缺問題,積極協調境內外供應商增加對我省的供應,同時立足應對極端情況,以關鍵核心電子資訊元器件為重點,堅持進口儲備、自主攻關“雙管齊下”,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供應保障體系。今年我省已全面推行“鏈長制”,針對電子資訊製造業急需突破的關鍵產業鏈,要加緊制定攻關清單,用好教育、科技、工信三部門產學研聯合工作機制,加大政策傾斜、聚焦精準發力,爭取儘快實現突破。
要為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創造更有利的環境。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爭,這背後關乎國家安全、產業發展等核心利益,但能像華為那樣,做到每年研發費用甚至高於淨利潤的企業還不多:資料顯示,從2004年到2020年16年間,華為投入1000多億元研究晶片,這才有了麒麟處理器的迅速發展。這類企業的魄力往往來自對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合二為一的清醒認識,這個特殊時代需要更多這樣有魄力的企業扛起使命與責任,而政府作為頂層設計者,可以透過政策支援力度和明晰程度來激發、引導更多企業、企業家“養成”這種魄力,從而將更多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向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配置。
也要為技術變現為價值的這個鏈條上好“潤滑油”。電子資訊產品通常有較高的使用者轉移成本,但核心技術只有作為產品製造出來並被市場認可,才能真正轉化為產業發展的競爭力。齊魯大地有足夠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從機關單位到下游應用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國有企業,需要從維護整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角度出發,主動為中國核心技術的發展提供機會,積極給予其發芽、成長的空間和市場;省內企業也應更多參與麒麟、鯤鵬、飛騰等國產生態建設和基於國內開源技術的研發創新,推廣應用國產軟硬體產品,構建自主可控的生態體系。
電子資訊產業供應鏈、生態鏈重塑的歷史變革期已來臨,但也往往只有在這種大的變革期,才能孕育出“拐大彎”、實現大突破的大機遇。時代呼喚英雄,時代造就英雄,這當中,山東企業可否爭得一席之地?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道 策劃 齊淮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