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實力最強大的軍隊,美軍有一支理念先進、經驗豐富的專業化高階指揮官隊伍。這些指揮著千軍萬馬的將軍,在位時是美國萬眾矚目的焦點,而卸任後他們又在做些什麼呢?
美國將軍普遍高學歷、多履歷
按照美軍的軍官培養模式,軍官在重要的晉升之前,必須到院校“回爐”。這種培養體制,使得每位將軍在整個從軍生涯中,累計在學校的學習時間要達到7-8年。
此外,美軍還十分鼓勵有培養前途的軍官前往地方大學學習。因此,美軍將官往往具有經濟、工商管理、國際關係等專業的碩士或博士學位。
此外,美軍的崗位輪換制度也使將軍們具有豐富的任職經歷。依照規定,軍官在同一崗位任職時間一般不超過4年,最長不超過6年,到時間必須輪換。
輪換的範圍包括國內外調動,部隊與機關、院校的交流,兵種之間的崗位變動等。如2006年退役的參聯會主席邁爾斯上將曾擔任過飛行員、駐日航空隊司令和太平洋空軍司令等職務,也在本土擔任過參聯會主席助理、參聯會副主席等要職,可謂部隊、機關和海外工作經驗一應俱全。
此外,美軍對任職期限和服役年限有著嚴格的限制,即使官至四星上將,任期也不超過5年,而且服役滿35年必須退休。
當然,美軍在特需人才的使用上並沒有自縛手腳,根據實際情況也有相當的彈性,形成許多優秀軍官的“ 非線性”成長軌跡。
彼得•斯庫梅克上將是原特種部隊司令,按規定2000年退休。
2003年美軍考慮陸軍參謀長人選時,鑑於他在特種部隊服役的背景,且提出過一系列有見地的特種作戰理論,於2003年8月再次將其任命為陸軍參謀長。
退役後的三條“標準”選擇
一般而言,從政、從商、從學是美國將軍們在退役之後的理想選擇。
就從政而言,美國的高階將領在服役之時,必須對美國所面臨的安全威脅、應對之道有著清楚的瞭解和準確的分析,並參與國家安全戰略的制定過程。
特別是那些擔任戰區司令的高階將領,他們對本戰區所覆蓋國家的熟知程度不亞於專業的外交官。
而經過戰爭洗禮的高階將領,由於媒體的宣傳,成為國內民眾耳熟能詳的人物,知名度甚高。
這些都為美國將領退役後進入政界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礎。
從商對於美國的退役將軍們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由於熟悉軍內體制的運作,並具有良好的人脈關係,美國各大軍工複合體競相高薪聘用退役將軍擔任公司的董事、經理等高階職務。
2003年4月,在伊拉克戰爭大規模戰鬥結束後,美國國防部派往巴格達監督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發放和戰後重建的迦納,就曾是一位三星將軍。他在退役後下海經商,擔任美國軍火承包企業SY科爾曼公司總裁。
除軍火公司外,許多美軍高階將領還紛紛獨自創業,像美國前北約盟軍司令克拉克四星上將,在退役後經營著自己的投資銀行,並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ON) 擔任軍事評論員。
另外,走學術之路也備受有著精深專業背景的美國將領的青睞。美國眾多的地方和軍事院校、政府智庫,為這些退役將軍們整理自己的從軍經歷、思考美軍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在伊拉克戰爭中,指導美軍作戰的“震懾戰”理論就是由哈倫•厄爾曼將軍在退役之後帶領一批退役將領研究出來的。
美國退役將軍的影響依然很大
美國退役將軍們雖然“不在其位”,但他們利用自己在部隊和政府中的各種關係,依然影響著美國的國防和對外政策。
由於這些退役高階將領具有在各領域實際工作的經驗,在提出對策建議方面,要比那些純粹的“書齋”理論家更務實,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受美政府的青睞。
而且,由於高階將領們普遍都經歷過戰爭,他們對戰爭的理解更深刻,因而更傾向於反對使用武力來解決國家間的爭端。
這在美國政壇形成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政府內的退役軍官或國防部內的軍職人員往往是平和的“鴿派”,而政府、國防部內的文職官員則是強硬的“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