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經濟發展等綜合因素的推動,讓國產品牌在2021年展現出了全新的發展面貌,“國潮”蔚然成風。
多位企業界人士和投資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製造業競爭力明顯,而隨著近年來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升級,中國企業在品牌打造、產品運營、供應鏈整合上都站在了全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國潮”應運而生。在上證e互動、深交所互動易等平臺,多家上市公司坦言,對“國潮”十分看重,並已開發相關產品。
不過,業內人士建議,對於更多想要借力“國潮”東風的企業而言,要想讓產品獲得長期的市場認可,仍要下長線功夫,在供應鏈、產品力打造、服務上精耕細作。
綜合因素推動
“國潮”風全面襲來
“國潮”興起的背後,核心驅動力是製造業升級。
艾媒諮詢CEO張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潮’成長不可忽視的背景是,經濟多年的發展使得工廠、供應鏈、營銷、包裝都具備了讓本地品牌暴發產品力的基礎,而消費者層面來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認可中國產品實力,隨著‘95後’的成長,對本土品牌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這是‘國潮’盛行的重要背景。”
清科創投投資總監唐曼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國潮”不單單是古風的元素和設計,更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套對使用者精神文化屬性洞察的思維方式,設計和元素只是其中的一種展現形式而已。
張毅表示,此前,諸多消費領域國外品牌佔據主導力量,而最近5年至10年,這種狀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國內品牌逐步趕超,無論是產品還是售後,本土企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藉助‘國潮’風,國內企業的發力還是應該放在產品的競爭力上,要做更懂消費者的產品,並利用好社會化營銷、傳播的工具,讓品牌價值得到提升。”
唐曼華也認為,企業能否基於對使用者的理解,將使用者需求翻譯成產品,是考驗品牌是否擁有生命力最重要的維度。“只有這一層做好了,才能去談品牌之外的附加值,將產品上沒有體現出來的文化屬性洞察,抽離提煉成使用者易於理解的話語或視覺元素,不斷進行互動,然後讓使用者記住且認可,而不單單只是個古風的設計或包裝。”
多家上市公司表態
看重“國潮”機會
對於“國潮”崛起帶來的機會,多家上市公司也表達了濃厚的興趣。
在上證e互動和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多家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在平臺上建議公司要抓住國潮機會,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對年輕人的國潮影響力等。對此,也有上市公司在和投資者互動時明確表示,已打造了“國潮”跨界產品。例如,天味食品在回覆投資者提問時稱,“以國潮風為代表的新消費文化已經成為風向標,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很關注年輕人的需求,也一直在積極踐行品牌年輕化。”
不過,抓住“國潮”的機會使之轉化為企業的利潤來源,是一件長期的工作。
對於國潮復興轉化為企業發展動能,唐曼華建議企業踏踏實實來做企業端的國潮文化,“不要有短期轉化收入資料的想法,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從公開的資訊來看,不少細分領域的優秀企業正在抓緊夯實供應鏈基礎,以便抓住此輪發展機遇。
例如,都市麗人將與目標供應商組成戰略聯盟,在產品開發、供應鏈管理、資本管理、行業創新等方面產生協同效應。都市麗人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國潮”風興起的背景下,都市麗人的未來發展策略是抓住大眾消費這個主流群體,持續打造產品力。
總體來看,“國潮”目前市場的容量並沒有看到天花板,張毅表示,“國潮興起最大的好處,是承認國內企業的產品能力。企業講好文化故事的同時要夯實產品力,這是未來競爭的基礎。”(記者 桂小筍)
作者:桂小筍
來源: 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