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董卓掌握朝中大權,脅迫皇帝、為非作歹。各路諸侯響應曹操號召,共討董卓。其中渤海太守袁紹因祖上四世三公,聲名煊赫,被推為盟主。
眾諸侯進兵汜水關,董卓派華雄拒敵,連斬幾員大將。諸侯震怖,無人敢出馬禦敵。這時候關公站出來請戰。袁紹問:現居何職?公孫瓚說任馬弓手。袁紹大怒:“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袁紹為什麼寧願吃敗仗,也不願關公出馬呢?
第一 眾諸侯率大軍親臨疆場甘冒矢石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利益啊!等將來論功行賞,參與者人人有份。但國家能拿出的東西不論是地盤、金銀、官位還是爵位,都是有限度的。何況現在國家正處在動盪之中,能夠拿出來的就更少了。如果關公在眾諸侯危難之時,一戰而勝,這功勞得有多大!將來按規則辦事論功行賞,關公就得佔一份啊!關公佔的這一份從誰那裡出呢?恐怕從誰手上拿出來,誰都不願意。袁紹知道眾位諸侯都看著呢,如果將來大部分功勞都被新生力量拿去,自己拿不到好處,也就散夥了,他袁紹這個盟主也就當到頭了。
後來更為厲害的呂布出馬,眾諸侯抵敵不住,劉關張三人合力戰敗呂布,董卓敗走長安的時候眾諸侯不是就真的散夥了嗎!而劉關張救眾諸侯於危難,最後怎麼樣?劉備仍為平原相;關公仍是馬弓手……
第二 袁紹家族四世三公,本人領司棣校尉,被推為眾諸侯盟主。也就是說他本人出身統治集團,而且現在成了統治集團的首領。袁紹深知,他們家這個四世三公都是靠能力得來的嗎?當然不是,要知道任何時代都是英才輩出的。
那還需要什麼呢?關係網啊。
任何一個團體(比方一個公司),時間長了都會結成一個針扎不進,水潑不進的利益集團,在這個集團裡,大家心照不宣,配合默契,默默的分享著自己的那一份。如果時候這突然來一個新人會怎樣呢?即使是老闆打算重用這個新人,也要考慮舊勢力呢。這個恐怕大家都有感受吧!
如果袁紹讓關公出馬,而且大勝而回,等於打開了讓新人建功立業的渠道,也等於宣告了舊的利益網路崩潰的開始。後來劉關張戰敗呂布,董卓敗走長安,這些諸侯不就散夥了嗎。而且兗州太守劉岱還趁散夥的時候佔領了東郡,把東郡太守喬瑁給殺了。
許多人為公司兢兢業業,辛辛苦苦,最終不但沒落好,反而遭排擠。
這會兒明白了吧!
舊勢力寧可把公司搞垮,都不會讓新人嶄露頭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