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蓋磚混房,做什麼“基礎”好?準備蓋房的朋友看過來!
俗話說得好,萬丈高樓平地起!可見基礎是一棟房子的根基,只有夯實了基礎,才能蓋好房子,也才能有房屋質量的保證。但我們知道這幾年隨著建材價格翻番地提高,農村自建房的造價也是水漲船高,曾經十幾萬就能建好一棟房子,可到了現在十來萬也就僅僅做好一個基礎!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安全性高且造價低的基礎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首先,按照農村常見的磚混結構自建房來說,做牆下條形基礎是最佳方案,這是由於條形基礎的施工技術要求相對簡單,尤其是對於水泥標號的要求比較低,這樣一來造價成本相對較低,當然這隻代表在過去的時候。現在的條形基礎成本其實並不低,這是因為做條形基礎的時候,所需耗費大量的毛石或紅磚,也需要大量的人工去完成,這些在過去是比廉價的,但是到了現在恰恰是最貴的,因此這種看似簡單的基礎,其實已經不是和現在農村自建房的基礎所用了。
那麼,如果是磚混結構的兩屋小樓,做什麼型別的基礎為好呢?個人建議獨立基礎或者井樁基礎。這是因為獨立基礎挖土方量最為經濟,施工簡便,整體性好,工費用較低,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比較強,而且對於承載能力不錯的地基條件來說完全夠用,當然必須是地基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比如說我們的地基是老地基,以前上面就是房子,這樣做完全是可以的,那麼獨立基礎就是我們的首選。至於為何推薦井樁基礎,這是由於井樁基礎非常適合一些回填的坑塘、持力層比較深的軟土和一些沙地基礎。
而在這些地基條件中,相比於糧食條件基礎和筏板基礎來說,井樁基礎算是成本最低的選擇了。所以說,農村自建房的基礎形式並不是千篇一律的,而選擇基礎形式也不能單一地只看造價成本,還需要根據地基土質情況和當地施工條件等來選擇合適的基礎形式。此外,小編在這裡給大傢伙提個醒,在建房時,多留個心,少走冤枉路!要明白:只有合理的才是最好的!好了,大家對於建房基礎的選擇心裡是否有底了呢?或者大家還有哪些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