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學蟲洞
看到動物屍體的時候,我們可能覺得難過或者噁心,或者毫無波瀾,很少出現“害怕”的情緒。可面對人類遺體,哪怕只是影像資料,絕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畏懼。
中國人講究死者為大,即使不是自家親人逝去,也會給予一定的尊重,往往不會直呼大名議論。
在自然界,面對死亡的同類,很少有動物對其本身感到害怕,如果出現躁動,則是對捕食者的不安。
有的動物會悼念同類遺體,比如大象、猴子。有的動物不僅不怕同類屍體,還直接獵食同類。
螳螂有同類相食的特性,雌雄交配的時候,雄性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雌性給吃了。以前人們認為,這是雄性甘願獻身,讓母螳螂吃飽,為生育後代提供充足營養。
後來有科學家發現,雌螳螂是否吃雄螳螂,很可能僅僅取決於自己餓不餓,以及雄螳螂逃得快不快。
動物對於同類的遺體,顯然沒有人類的反應那麼大。那麼,人類為什麼會害怕同類的遺骸呢?其中有很多原因。
文化和同理心使然
主流文化中,人們雖然能夠正確看待死亡,但對屍體依舊諱莫如深,無論是完好無損的,還是支離破碎的。
其中一個原因是文化的影響,譬如在我國,死亡在故事、傳說中經常跟神鬼相關,遺體就跟“陰森”等負面詞彙扯上了關係。當然,我們要相信科學。
人類有一群名為“映象神經元”的神經細胞,它幫助我們模仿、學習、體會他人情感。當看到別人受傷時,我們感到自己好像也在疼;別人大笑,我們也被感染。
這是人類同理心的一個來源,我們是有同理心和聯想能力的,所以看到同類遺體時,會聯想到自己的現在、未來、死亡,於是滋生害怕等情緒。
進化的影響
·天敵
從食物鏈的角度來看,如今的人類不需要擔心任何天敵,最大的敵人就是人類自己。但是在很久以前,人類祖先的日子卻沒那麼好過。
在那時,地球上生活著恐貓等動物,它們是人類的天敵。在這樣的條件下,人類眼中的同類屍體往往會傳遞出一個訊息——危險。
想要在殘酷的環境中生存延續,每個物種都需要有感知危險的能力。發現危險之後,要麼戰勝、殺掉危險源,要麼逃跑,人們將這種反應稱為“戰逃反應”。
戰逃反應能夠讓基因得以延續,所以在我們的體內遺傳下來。現在恐貓早已滅絕,可看到同類遺骸時,我們依然會感到害怕。而對於人類祖先來說,動物遺骸意味著食物,所以我們並不那麼害怕。
·病症
同類屍體除了意味著可能存在的捕食者之外,還代表著疾病。以前很多人因為患上傳染性疾病而死,健康的人只會感到害怕並且避而遠之。
人類也有不怕同類屍體的時候
很多人都是懼怕同類的,但也有例外。比如,有些人見慣了遺體,內心就不會產生害怕等負面情緒了,比如醫生,戰亂時候計程車兵。
有時候,最親密的親人逝去,人們也不會覺得害怕,只是覺得悲痛。
此外,在條件特殊的情況中,人類也會出現動物那樣“同類相食”的事件。這類事件一般發生在極為饑荒的年代,一些人對屍體的恐懼,會被求生的渴望壓制。
《墨子》書中有記載,楚南之國,如果誰家生了第一個孩子,必須先殺掉然後分吃,如果味道好,還要獻給君主。
《北史》中提到一個流求國,說是鄉里如果死了人,鄉親們會將遺體“分而食之”。
在非洲的一些部落中,也存在“食人族”,他們吃同類遺體不是為了飽腹,而是因為一些信仰。
有的部落認為食用後,能換來明年的風調雨順;有的部落則認為,在親人去世後吃對方的遺體,可以讓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是一種紀念。
但是,食用人類遺體可能導致感染脘病毒,患上庫魯病等疾病。庫魯病致死率高達100%,也就是說一旦感染必死無疑。
發現這種疾病機制的是病毒學家蓋杜謝克,他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蓋杜謝克發現,“弗雷人”部落中出現了一種怪病,患病者初期頭疼、關節疼、發抖,嚴重時莫名其妙手舞足蹈,最後喪失記憶、在大笑中死去。
他排查了飲食、土壤等因素,都沒發現問題,最後在一位部落長老的葬禮上發現了關鍵——弗雷人將長老的遺體分而食之。
患上庫魯病的弗雷人
蓋杜謝克也分到了一部分,他帶回實驗室做了各種研究分析,最終發現庫魯病的起因就是朊病毒。除了人類,動物也可能患上朊病毒引發的疾病。
————————————
本文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