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的榮光。
現在的玩家,對於老國產遊戲上Steam的操作,已經見怪不怪了。像是之前的“仙劍奇俠傳”系列、“三國群英傳”系列、“閃客快打”系列,都將自己的作品打包掛上了Steam。儘管這些遊戲的品質參差不齊,但情懷無價,為了兒時那重要的遊戲回憶,很多玩家都會買單。如果能再給Steam版本一些最佳化,甚至還有可能達到新的“好評峰值”。
即便如此,當得知《傲世三國》登上Steam,並將於今年9月發行時,還是令很多玩家大吃一驚。在NGA上,已經有不少玩家在相關聯的帖子中發表評論,討論著這款相隔20餘年的經典國產遊戲。
不過,在這些討論中,也有網友敏銳地發現了“盲點”——這款國產遊戲的Steam版本,竟然不支援“簡體中文”。
為此,我也特地查詢了這款遊戲的Steam商店介面,發現《傲世三國》的Steam版,確實不支援簡體中文,並且整個遊戲只支援英文這一種語言。
這其實是件有意思的事。一款經典的老國產遊戲,重新迴歸市場,卻沒了中文,箇中因果,值得思索。想要知道答案,那就必須說說《傲世三國》這款遊戲的淵源,以及其背後的製作公司——目標軟體。
時間退回到千禧年前後,當時在全球遊戲市場上,RTS遊戲,無疑是絕對的頂流。以2000年為節點,無論是之前的《命令與征服》《星際爭霸》《帝國時代2》,還是之後的《魔獸爭霸3》,那都是個頂個的“大佬”。在那個RTS制霸的年代,這些遊戲間的競爭,可以說是“神仙打架”。也正是由於這些璀璨的RTS佳作不斷問世,才構成了RTS遊戲在遊戲歷史上,最濃墨重彩的華麗篇章。總之,在這種互相成就和時代背景下,很多遊戲公司,都開始研發RTS遊戲,企圖從時代的紅利中分一杯羹。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國產遊戲行業。
相信大家在剛剛列出的一長串熟悉名單中,發現了一個尷尬的事實——這些知名RTS大作,都源自國外。但這並不是問題,當時的國內遊戲廠商還是以RPG遊戲為名,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老三劍”,這說明國內遊戲製作者的水平,還是線上的。另外,國內遊戲廠商也有勇氣和魄力,去挑戰這些成名大作,搞自己的RTS遊戲。比如,由尚洋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製作併發行的RTS遊戲《血獅》,就自稱為“中國的《命令與征服》”。
以現在來看,這句話當然只是個笑話。對於這麼一款1997年發行的老國產遊戲,竟然出奇地沒有幾個玩家去“懷念它”,相反,口誅筆伐的卻是一大堆——說《血獅》是國產RTS遊戲的“恥辱”,也許有些過分,但它卻實實在在是一段難以啟齒的“黑歷史”。
翻開現在玩家對《血獅》的評價,那著實是有些慘不忍睹。各種BUG就不多說了,遊戲最佳化的差勁程度,堪比後世知名的那幾個“顯示卡殺手”。遊戲難度和數值,也是設計得一塌糊塗。當時有玩家在雜誌上詢問第三關的攻略,但連主創人員自己都驚訝,竟然有人能夠打過第一關。
這遊戲在1997年,就敢賣81塊錢,對當時大部分國人來說,確實有些昂貴。加上它糟糕的品質,被稱作“黑歷史”,也不算冤枉。雖然《血獅》慘遭撲街,但國內依舊有些遊戲公司,做著自己的RTS遊戲。製作了《傲世三國》的目標軟體,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嶄露頭角。
事實上,《傲世三國》並非目標軟體製作的第一款RTS遊戲。早在1998年,目標軟體就發行了RTS遊戲《鐵甲風暴》,並且在國內玩家間廣受好評。當時,《鐵甲風暴》由機甲組建不同兵種的設計,是玩家從未體驗過的。未來科幻背景,也讓腦洞大開的兵種武器,變得“有理有據”。可惜的是,1998年,同樣是個神仙打架的年份——《帝國時代》和《星際爭霸》兩款RTS“巨頭”遊戲,也是在那年誕生的。
《帝國時代》還好說,但《星際爭霸》卻是和《鐵甲風暴》,撞了題材。《星際爭霸》的輝煌,已不用多說,當時和它“硬碰硬”的《鐵甲風暴》,最後只能是“節節敗退”。現在看來,不是《鐵甲風暴》不夠好,只是當時的《星際爭霸》太能打。《鐵甲風暴》一年超過30萬的銷量,以及前幾個月在國內還壓《星際爭霸》一頭的銷售資料,足以證明這點
《鐵甲風暴》雖不及《星際爭霸》,但它不錯的成績,卻帶給了目標軟體充分的信心和資金。於是,目標軟體開始了下一款RTS遊戲的研發,這款遊戲,就是今天的主角——《傲世三國》。
其實,仔細對比《傲世三國》和其他RTS遊戲,就會發現它與《帝國時代2》,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農民採集和房屋建造,就都有《帝國時代2》那個味。這也不難理解,畢竟當時的RTS時代,各個大作輪流“坐莊”,當時正是《帝國時代2》最風光的日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傲世三國》就是《帝國時代2》的“翻版”。在傳統RTS遊戲的基礎上,目標軟體在《傲世三國》裡,還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和設計,而這些設計,豐富了遊戲的可玩性,同時也讓《傲世三國》走出了自己的路。
《傲世三國》的遊戲機制,多到什麼程度呢?簡單來說,在一款保有基礎玩法設計的RTS遊戲裡,玩家甚至可以體驗貿易、外交、僱傭招降武將等遊戲玩法。但這放在《傲世三國》裡,卻又並不衝突,因為它是三國題材的遊戲,而大部分玩家印象裡的三國,就應該有這些東西。
順帶一提,《傲世三國》的武將系統,在當時的RTS遊戲裡,可是獨一份。畢竟,以英雄單位為特色的《魔獸爭霸3》,還沒問世。針對不同武將的技能,特性,玩家可以採用更多可變的策略,來制敵取勝。此外,遊戲中的“兵糧系統”和“兵種訓練”,也很符合實際戰爭。士兵出征會消耗糧食,糧食不夠,士兵的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傲世三國》中的兵種,也都是由農民訓練而來,完美詮釋屯田的精髓——閒時農民,戰時兵。
《傲世三國》中的資源還很繁雜,和“文明”系列有的一拼。這些玩法結合在一起,就使得《傲世三國》成為一款相當硬核,但確實好玩的RTS遊戲。不僅是國內玩家,國外玩家和遊戲商,對於《傲世三國》也是極為欣賞。在2000年,《傲世三國》還在E3展會上亮相,成為首個在E3亮相的國產中國題材的遊戲。
《傲世三國》被翻譯為16種語言版本,大舉進軍海外遊戲市場,這對於當時的國產遊戲來說,可謂是莫大的榮譽和壯舉。之後,IGN給《傲世三國》打出了8分的高分,以當時IGN的要求來看,這8分可謂含金量拉滿。很多國外玩家,也在玩過這款遊戲後,直呼這款遊戲太過出色——直到現在,也有一批外國玩家對《傲世三國》,念念不忘。
《傲世三國》在國內外的精彩發揮,給目標軟體帶來了極大的名氣和利潤。目標軟體也是快馬加鞭,又在之後推出了《傲世三國》的新資料片——《傲世三國:三分天下》,進一步明確了遊戲特色,並做出最佳化。
在《傲世三國》後,目標軟體並沒有選擇“坐吃山空”,而是繼續研究市場,開發新的遊戲。2000年,也就是《傲世三國》發售的同一年,暴雪的《暗黑破壞神2》,驚豔登場。目標軟體也是瞄準《暗黑破壞神2》,開始研發國產暗黑類遊戲。這款遊戲,在國內相比《傲世三國》更加有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殤》。
說起《秦殤》,可能更能引起老玩家的共鳴。畢竟在總監的直播間,水友最喜歡調侃的,就是“秦殤2”了。與《傲世三國》的情況相似,《秦殤》也是在借鑑《暗黑破壞神2》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很多新的東西。比如“數值上的五行系統”、多劇情選擇、優秀的打造系統、以及類似CRPG的暫停、戰鬥機制。這些都使《秦殤》在一眾遊戲裡,脫穎而出。
《秦殤》也在2002年的E3展會上大放異彩,成為當時唯一一款登上E3的國產遊戲。GameSpot也評價這款遊戲為“歷史版的《暗黑破壞神2》”。
《傲世三國》與《秦殤》的接連成功,使目標軟體在國內外聲名大振。在當時那個“暴雪出品,必屬精品”還沒被“反串黑”的年代,目標軟體甚至被譽為“中國的暴雪公司”。目標軟體也是不負眾望,開始了《傲世三國2》的開發。
然而,天不遂人願。要是目標軟體當初成功了,我們現在也不會對這家公司如此陌生了。隨著國內網遊時代的降臨,單機產業受到擠壓。本就因為盜版而生存艱難的國產單機行業,這下徹底失去了大片立足之地。在國內的這一“大勢”下,目標軟體也是不得不轉行做起了網遊——先是《傲世三國2》在完成大半後,緊急被修改為網遊《傲世Online》,之後《秦殤》也被改成了網遊《天驕:秦殤世界》。這也引起了目標軟體的大批老員工出走,這些老員工中,不乏知名遊戲製作人,比如帶隊研發出《天龍八部》的王韜。順帶一提,開發出《刀劍封魔錄》《尋仙》等遊戲的畫素軟體,其最早的班底,很多都來自目標軟體。
在全面網遊化後,目標軟體雖然也因為網遊《天驕:秦殤世界》,再度火過一段時間,但終究還是被其他網遊巨頭所擊敗。曾經的“中國暴雪”,就這樣泯然於眾人。儘管還傳出目標有做《秦殤2》的想法,但後面也是了無音訊。最後,難以支撐的目標軟體,被創始人張淳賣給了一家英國公司。
或許,這就是《傲世三國》登上Steam,卻只有英文的原因。
回過頭再看《傲世三國》,雖然遊戲足夠經典,但現在的時代,RTS遊戲早已沒落。昔日的“強敵”與“好對手”們,也都一個個在“苟延殘喘”——《魔獸爭霸3》還活著全靠地圖編輯器,其重製版甚至被釘上了遊戲的恥辱柱;《星際爭霸2》已經停止了“合作模式”的更新,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微軟財大氣粗,還一直在炒“帝國時代”系列的冷飯,但也只有情懷黨買單;至於《命令與征服》,現在也沒“紅警4”的訊息,或許以後也都不會有了。
現在玩家稱呼一家公司為“中國暴雪”,已經等於是在罵人了。暴雪也從曾經的頂流,淪落為現在的“人人都能上去吐口唾沫”。
沒錯,《傲世三國》是回來了。
但在這個新的遊戲時代,已經沒有了承載《傲世三國》,承載RTS遊戲的舊船了。
不對,好像連舊船票,都沒得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