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編者按:
2021年A股成交總額刷新歷史紀錄。“碳中和”、“週期股”、“寧組合”、“元宇宙”等概念刷屏。北交所設立進一步激發資本市場活力。展望2022年,國內外機構普遍認為A股具有較大吸引力,證券時報.資料寶精心篩選出2022年度二十大潛力股。
放眼2021年全球資本市場,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年度漲幅均超過20%。A股市場波瀾不驚,上證指數年度漲幅不到5%。
指數平淡並不意味著A股市場賺錢效應差。資料寶統計,2021年四成以上行業年度漲幅均超過10%,煤炭、化工等週期性行業漲幅超過35%;剔除新股,翻倍股數量超過2020年,多達323只。
估值方面,上證指數最新滾動市盈率不到15倍,對比海外市場,這一估值水平相對較低,投資價值顯現。
國際化程序加速
QFII、互聯互通、滬倫通等外資投資渠道陸續開啟,A股先後納入MSCI、富時羅素等重要國際指數以來,A股國際化程序進一步加速。
資料寶統計,截至2021年三季末,以QFII和陸股通渠道進入A股市場的境外投資者合計持有境內股票資產總市值接近3萬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4.19%。外資持倉市值佔A股總市值的比重為4.06%,超過險資和私募基金,較2020年末增長了0.35個百分點。
從外資構成來看,北上資金最新持倉市值已超過2.7萬億元,連續15個月呈淨流入狀態,2021年淨流入金額再創歷史新高,超過4300億元。QFII持倉市值高達2814.08億元,較2020年末增加8.15%。
機構普遍看好2022年中國市場
萬億成交額常態化以來,A股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年度成交額創歷史新高,國內外機構表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偏低。2022年,仍普遍看好中國市場。預期未來幾年中國在全球及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還將上升,推動整體新興市場投資者擴大對A股股票的配置。
2022年二十大潛力股出爐
資料寶綜合上述投資邏輯、機構評級、機構預測、財務指標、政策動向等多維度指標綜合排序,統計標準包括但不侷限於以下方面:個股屬於細分領域龍頭,且所處國家戰略傾向的優質賽道,估值處於業內相對低位;2018年至2020年淨資產收益率、2019年至2020年現金分紅比例、機構一致預測2021年至2023年歸母淨利潤增幅、“買入”評級推薦機構家數、以及反向指標商譽佔總資產比重等量化指標。
經過綜合排序,2022年二十大潛力股出爐,分佈於11個行業,市值多在500億元以下,機械裝置、通訊、電氣裝置行業入選股扎堆。市場表現方面,二十大潛力股2021年平均漲幅在20%以上,跑贏同期上證指數15個百分點以上。個股方面,有六成2021年漲幅超過10%,華測導航、斯達半導相對領先,2只個股2021年漲幅均超過55%。
二十大潛力股歸屬細分賽道優質龍頭,抗跌性強,最新價較2020年以來最高價平均回撤不到30%,5只個股回撤不到15%,包括移遠通訊、菲利華等。
投資回報近兩倍於A股整體水平
聚焦高質量發展,追求穩健增長,二十大潛力股不俗的表現與它們穩定的投資回報、持續高增長的業績有一定關係。
2018年至2020年,潛力股淨資產收益率(中位數)均超越A股整體水平。疫情影響之下的2020年,二十大潛力股淨資產收益率中位數17.5%,近兩倍於A股整體水平(低於10%)。潛力股中,健帆生物、上機數控等6只個股2020年淨資產收益率超過20%。
潛力股未來業績有望增長。機構一致預測2021年至2023年,二十大潛力股淨利潤增幅中位數均超過30%,超過全部A股近10個百分點,其中2021年淨利潤增幅中位數超過50%,華峰測控、三角防務等個股淨利潤或翻倍。
6股連續3年現金分紅超30%
二十大潛力股2018年至2020年累計分紅派現89億,藥明康德、愛爾眼科、匯川技術及健帆生物等4只個股過去3年累計分紅均超過10億元,其中藥明康德超過21億元。
從現金分紅比例來看,二十大潛力股2018年至2020年的平均分紅比例均超過35%。6只個股連續3年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其中,健帆生物股東回報意識最強,連續3年超過60%;八方股份、三人行、廣大特材等個股2020年現金分紅比例超過45%。
9股機構關注度高
券商機構最新評級中,二十大潛力股的評級以“買入”、“增持”為主,去年以來共獲得4023家機構調研,匯川技術、華峰測控調研機構均超過1000家。15只個股獲得5家以上機構“買入”評級,其中,藥明康德、匯川技術、愛爾眼科等9只個股獲10家以上機構扎堆“買入”評級。
從機構推薦理由來看,業績超預期是最普遍的推薦邏輯,如藥明康德、愛爾眼科等優質龍頭。匯川技術、斯達半導等個股受益於行業景氣度的提升,移遠通訊、健帆生物等個股則擁有領先市場的強勢產品,市佔率領先同行。
在不俗業績支撐下,二十大潛力股備受社保、QFII、券商、基金等機構資金青睞。2021年三季報顯示,二十大潛力股共獲2300家左右的機構持股,愛爾眼科等7只個股獲得50家以上機構持股,斯達半導、愛爾眼科獲2家以上QFII持股。
從機構持股比例來看(不含一般法人),機構持有二十大潛力股比例平均為21%,控盤比例較高;其中,新大正、藥明康德等機構控盤比例超過三成,匯川技術等7只個股超兩成。
編輯:葉舒筠
版權宣告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絡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