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邀請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專門講講洲際導彈誘餌的問題,這裡就簡單探討下。洲際導彈在1950年代被首次研製出來並進行部署時,是基本沒有考慮過什麼彈頭誘餌的問題。畢竟彈道導彈的飛行速度極快,飛行高度也極高,從來是非常難以攔截的。比如作為第一代彈道導彈V2飛彈,在二戰末期開始用於實戰時,就基本上無法攔截。當時德國幾乎同時用V1飛彈和V2飛彈攻擊英國的倫敦和南部其他重要的戰爭節點。V1可以算是最早的噴氣式巡航導彈。飛行速度基本是全程亞音速,飛行高度也與當時的戰鬥機差不多,因此雖然英國方面剛剛開始被V1飛彈襲擊時也曾經非常慌亂,不過很快就發現在白晝天氣比較良好的情況下,大部分螺旋槳殲擊機甚至可以部分“伴飛”跨過海峽而來的V1飛彈。既然可以部分伴飛,於是就有英美的殲擊機飛行員嘗試用飛機的機翼直接挑翻V1飛彈,讓其暫時失去平衡而墜毀。到後來則直接把V1飛彈當敵機來打,
用機炮直接將其當空擊落。這種戰鬥機可以伴飛亞音速飛行的巡航導彈的情況到現在仍然存在。因此大國對巡航導彈都有一定幅度攔截成功的機率。但是V2飛彈剛剛誕生,就可以發射到200公里以上的大氣層外,然後以數倍音速的高速再俯衝攻擊,如此強度的飛航模式,當時任何戰鬥機甚至高射炮都對此無能為力。而且V2飛彈內部裝填一噸的高爆炸藥,一旦爆炸,幾乎可以瞬間把一個小鎮炸得半殘。英國方面對此也是毫無辦法,只能寄予希望用大量戰鬥機搜尋,可能在法國和比利時沿岸提前發現V2的發射陣地而進行導彈發射前的攻擊摧毀。但是後德國方面很快放棄固定發射架,而改用機動性的車輛拖曳的發射架發射,這樣對V2的提前發現和摧毀就更難了。由此也可以說明,彈道導彈初次登上戰爭舞臺,就表現出其非同一般的戰鬥力。畢竟彈道導彈從最原始的型號就可以算是從太空而來的打擊,
導致極其難以防禦。而洲際導彈不過是V2飛彈的終極升級版。洲際導彈除了射程很大,再入攻擊速度驚人外,更重要的是採用了更大威力的彈頭,冷戰時代,多安裝數百萬噸級甚至上千萬噸當量的氫彈頭,一枚就可以摧毀一個大城市。各大國一開始對洲際導彈毫無防禦辦法,只能相互瞄準相互堆數量,以相互摧毀的暫時平衡壓抑核戰爭的可能。不過有矛就有盾,是人類武器發展的必然規律。雖然在1950年代各大國對來襲的洲際導彈核彈頭毫無防禦的辦法,不過到了1960年代,美蘇和其他大國就開始從技術上探討如何攔截洲際導彈以及配套的核彈頭。曾經有設想用超級大炮攔截的,也有想到用在太空引爆核彈攔截對手的來襲核彈的。不過真正對洲際導彈的攔截成為可能,或者說起碼是理論上可能的。還是1980年代中期,美國方面首次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
準備用高能鐳射、定向高能微波,高速電磁炮,以及動能碰撞攔截中段反導的辦法來攔截蘇聯方面預計向北美髮射的大批洲際導彈。而從後來的實際技術發展看,1985年以後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中對洲際導彈和彈頭進行攔截的技術,在當時95%以上都是忽悠!比如用高能微波和高速電磁炮攔截來襲核彈頭,到40多年後的今天都很難實現。而鐳射攔截洲際導彈彈頭的實戰難度也不小。大多數情況下,真正靠譜的還是中段KKV碰撞式攔截。但是中段碰撞反導攔截的技術成熟,已經是2010年以後的事情了。因此可以說在1980年代美國里根ZF宣傳的星球大戰計劃,純粹是超級戰忽;當然是以戰略恐嚇的形式進行的戰略忽悠。沒想到蘇聯方面居然對此大部分相信了。既然美國方面宣傳已經可以用高能鐳射、電磁炮和微波殺傷洲際導彈以及彈頭。那麼單彈頭的洲際導彈的突防機率,理論上就大大下降,
因為不論用鐳射瞬間打穿剛剛起飛的、還處於上升段的洲際導彈本身,還是在太空中擊穿洲際導彈的單彈頭,那麼都可以算攔截成功。想攔截上升段的洲際導彈並不容易,因為大國都會讓大部分陸基發射的洲際導彈的上升段完全控制在本國的領空之內,這樣即使對手的鐳射到了可以直接擊毀的距離之內,那麼這些洲際導彈早已經把彈頭釋放了出去。而海上潛射的洲際導彈發射位置更難預測,因此上升段同樣不好攔截。於是最有效的攔截段,還是在彈頭飛行在太空中的中段,以及最終再入大氣層之後的末端攔截。末端攔截等於賭博,一旦攔不住,來襲彈頭在十幾秒內就要核爆。因此真正具備實戰價值的還是在中段攔截彈頭本身。此時作為突防一方,最好的辦法,就是要麼採取大量的分導彈頭,要麼增加假彈頭,也就是彈頭誘餌;當然分導彈頭裡面自然也可以增加部分誘餌。由於洲際導彈的彈頭在中段飛行中,大部分都是在160公里以上高度的大氣層之上,
此時即使非常輕的物體,比如充氣的氣球,也可以像實心的真彈頭一樣長時間伴隨真彈頭一起飛行數千公里。因此最早的彈頭誘餌,就是一批內部充氣、外表噴塗了金屬塗層的氣球。這種誘餌很輕,因此叫做輕誘餌。如果一個真彈頭有200到300公斤,那麼一個氣球誘餌加上其所有附屬的空間充氣裝置,也不過十幾公斤。因此一個真彈頭可以配備幾個氣球誘餌一起飛行。但是到了21世紀,反導系統的識別能力大大提高。現在的X波段和P波段戰略預警雷達和紅外識別系統配合,就可以在數千公里外識別出哪個是彈頭,哪個是氣球彈頭。而且氣球彈頭無法高速再入大氣層,遇到上層大氣就快速燒燬了。於是各大國就又發明了重誘餌,這些重誘餌外形、自重、外表面材料幾乎和真彈頭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裡面沒有核裝藥。這種彈頭用戰略預警雷達和紅外識別系統都無法遠端識別。
而且也可以和真彈頭一樣再入大氣層。因此對攔截方來說,只能當真彈頭去發射1到2發攔截導彈,進行一對一的攔截。這種逼真的假彈頭,專業上叫做有速誘餌。到底是不是該大量設定,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因為洲際導彈發射和攻擊的全過程這種重誘餌全程參與,那麼就必然會消耗一個真彈頭的位置。真彈頭大不了有50%的被攔截機率,自然也意味著有50%的突防成功的機率。而全程假誘餌不論突防成功不成功,打擊成功的機率都是0。因此全程重誘餌其實不宜讓洲際導彈攜帶過多,大部分在太空釋放的還是輕誘餌。根據美蘇、美俄的戰略裁軍條約。其實現在美俄的大部分多彈頭洲際導彈都沒有裝滿。必然可以裝滿8到10個彈頭,實際上都只裝4到6個。大家相互預設有2個以上的位置給重誘餌假彈頭留著。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句話:凡事都不要做絕,差不多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