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指導:深圳市中醫院腫瘤科
患者的自我防護
日常生活中,要控制體重,有規律地參與體力活動。戒菸限酒,防止菸草中 的二甲基脛大量沉積誘發腫瘤而酒精則可能透過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增加致癌風險。
同時,還要提防便秘。若飲食及生活方式無大變化,排便習慣明顯改變,如 排便次數增多、大便帶血、糞條變細或羊糞樣便、排便不盡感等,應及時就診。
腫瘤專家建議,家常烹飪儘量多蒸、煮、燉,少煎、炸、烤,烹調過程可嘗試以下“防腫瘤法”:
(1)燒烤選擇瘦肉,切去脂肪,吃烤魚或烤鴟,請去皮。
(2)油煎食物時,火不要過旺,最好控制在150°C左右。燒焦魚、肉,不可食用。
(3)蔬菜先洗後切,切好即炒,炒好即食,因為維生素C不夠穩定,易溶於水。
(4)莫要擠掉菜汁,菜汁富含維生素C、酶和其他營養物質。
(5)適時“吃醋”。維生素C遇酸性環境不易分解,烹調蔬菜加點醋,能有效保護維生素。
02 大腸腫瘤
患者的飲食指導
大腸腫瘤的病因有內因外因兩方面,主要是由於情志失調與飲食不節有關,鬱怒憂思,則肝氣鬱結,血行不暢,灑食無度,損傷脾胃,則運化失司,聚溼生熱。溼熱瘀血,搏結於大腸,日久蘊毒則發為結(直腸腫瘤)混執雍滯腸內,氣機受陽,傳導失司,致腹痛腹脹、大便秘結。溼熱下注,致腹瀉夾帶粘液,感肛門下墜,腫物潰爛於腸中,故下腹出現腫塊。溼稽留化火,火盛傷陰,或久瀉無度,損傷津液,故見肝腎陰虛之象。久病不愈,陰病及陽,故陰陽兩虛,氣血雙虧,溼熱邪毒,常使脾腎功能受損,脾腎之陽氣亦可虧損,致有脾腎陽虛之症。
大腸腫瘤應該如何吃?
大腸腫瘤在初期階段多.呈溼熱蘊結,繼則出現氣滯血瘀,故早期正氣尚存時應以清熱利溼行氣活血、化瘀解毒為主,病至後期,可出現脾腎陽虛,肝腎陰虛,氣血虧虛的表現,因此應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以溫補脾腎,滋養肝腎,補益氣血為基本法則。
大腸癌患者的膳食原則
(1)結腸、直腸腫瘤多有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的腹瀉,消化能力弱,故應予 以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
(2)結直腸腫瘤病人多有便中帶血,晚期病人常大量便血,故應少服或不服 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
(3)病人久瀉或晚期病人長期發熱、出汗、損傷津液,故宜多飲水或湯液,主食可以粥、麵條等半流質飲食為主。
(4)病人多有食慾不振、噁心,甚至嘔吐等症狀,故宜攝取清淡飲食,切忌油膩。
(5)結直腸腫瘤晚期病人久瀉、便血、發熱,大量營養物質和水分丟失,身體消瘦,體重減輕,氣血兩虧,宜服富有營養的滋補流汁藥膳。
03 大腸腫瘤
患者的辨證飲食
➤
氣滯血瘀型
症狀:情志抑鬱,胸悶不適,腹脹腹痛,或痛有定處,排暗紅色血便,區域性 腫塊,堅硬如石,舌紫暗,或舌邊有瘀斑脈細弦或細澀。
飲食:飲食宜清熱解毒,理氣化滯,祛瘀之品。
食療:
(1)佛手粥:幹佛手10克,梗米100克,冰糖和蔥適量,將幹佛手,水前取汁,加入水1000毫升,同煮粥。加冰糖和蔥調味食用,每日一至二次服食。
(2)綠豆土茯苓老鴨湯:綠豆60克,土茯苓60克,老鴨半隻,少許薑片和陳皮,將土茯苓削皮剁成大塊,提前用清水浸泡好綠豆,陳皮泡軟,鍋燒熱倒少許油,放入薑片爆香,放入老鴨塊,大火煸炒至鴨肉出油,湯煲中放入鴨肉、土茯苓、綠豆、陳皮、薑片,倒入清水大火煮沸,敝去浮沫,轉小火煲2小時左右,關火後加少許鹽調味。
(3)紅花糖水:紅花3g、益母草15g、紅糖適量,先煎紅花、益母草,去渣取汁50ml,加入紅糖兌服。
➤
溼熱蘊結型
症狀:區域性腫瘤堅硬如石,伴有腹部疼痛痞滿不適,納呆,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裡急後重,肛門灼熱,粘液膿血便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弦數。
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健脾理氣,清熱利溼之品。
食療:
(1)薺菜拌豆腐:薺菜250克,水豆腐300克,水豆腐切小塊,用開水焯,搭出、薺菜用開水煮熟,涼後切成細末放在水豆腐上,加入麻油、精鹽和味精,拌勻。
(2)五指毛桃山藥瘦肉湯:五指毛桃30克,淮山藥30克,蜜棗2枚,豬瘦肉500克,調味適量。製法:將五指毛桃、淮山藥洗淨。豬瘦肉洗淨,切片後出水。將全部原料放入瓦煲內,加水煮2-3小時。
(3)馬齒莧綠豆湯:新鮮馬齒莧120g (或幹品60g),綠豆60g。將上述原料加水適量,煎湯500ml。每日1-2次,連服2-3周。
➤
氣血虧虛型
症狀:形體消瘦,面色蒼白無華,神疲倦怠,氣短乏力,肛門墜脹感,舌 淡,苔薄白,脈沉細。
飲食:飲食宜消化且營養豐富,益氣補血之品。
食療:
(1)猴頭菇雞湯:雞500克,猴頭菇250克,黃芪50克,姜15克,將雞去內臟肥脂及尾部,斬件。起油鍋,爆香薑片下雞塊炒片刻,黃芪與雞肉放入清水煲內,大火煲滾。改慢火煲2小時,湯成去黃芪,猴頭菇洗淨切片放入雞湯內滾熟,加鹽調味即可。
(2)黨參北芪瘦肉湯:豬瘦肉500克,黨參60克,生地黃30克,黃芪30克、紅棗10個,將黨參,生地黃、紅棗(去核)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塊,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水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調味供用。
(3)黃芪猴頭湯:猴頭菌150g、黃芪30g、嫩雞肉250g、生薑15g、蔥白20g、清湯250g、小白菜心100g。將猴頭菌溫水發脹30分鐘後洗淨切成2毫米片,雞肉剁成小方塊,煸炒後用發猴頭菌的水及少量清湯文火燉約1小時,撈出雞塊、猴頭菌片,湯內下小白菜心略煮即可,分次酌量服用,連服10-15天。
➤
脾腎陽虛型
症狀:面色萎黃無華,形瘦如柴,腰膝痠軟,形寒肢冷,氣短乏力,腹痛納呆,大便溏薄或五更瀉,小便清長,舌淡胖,苔白,脈沉。
飲食:飲食宜易消化富有營養、溫補脾腎,固腸燥溼之品。
食療:
(1)參附燉雞:黨參30g、附子30g、老母雞1只(約1500g重),調料適量,將雞去內臟洗淨,把附子、黨參、調料裝入雞腹中,文火燉爛,吃肉飲湯。
(2)黨參白朮煲排骨:黨參30克,白朮15克,薏米30克,排骨200克,將排骨洗淨,斬碎。黨參、白朮、薏米洗淨,將用料一起放入沙煲裡,加清水適量,旺火煮沸後,再改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