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煜寒|文
這似乎成了一種必然。
大多數以近現代戰爭或事件為題材的影視作品,都喜歡將地名、國名和特殊的稱號、名字改用其他名稱來代替。
雖然大多數在院線放映的電影通常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這種現象在電視劇或網路劇中卻成了一種常態。
即便是故事裡的人物與事件,在歷史上也確確實實地發生過。
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人物與故事,卻變成了一個像是架空於歷史長河之上的橋。
我們只能站在橋上欣賞橋下的無限風光,卻無法切身體會到河水是湍流還是緩和,是溫暖還是徹骨。
甚至到了要離開的時候,都無從得知這條河的名字,也不曉得這條河起源在哪裡,將會流向何處。
好在那些心靈手巧的演職人員們,總會在不經意間向我們透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比如說用“時間”向我們說出了高粱的哥哥是在那一場戰爭中犧牲的。
如果你能明白這場發生在國境上的戰爭,他背後的慘烈與歷史,那將會對你瞭解顧一野、高粱、江南征等青年人為何要爭相入伍,有一個更加具體與深刻的理解。
還有一個困擾我的問題,就是這支即將成為“王牌”的部隊他究竟駐紮在祖國大好河山的何處呢?
由於劇中幾乎沒有駐地普通民眾的出現,再加上少數幾個出鏡之人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讓人無法從方言這個角度入手來猜測,這隻被命名為二三四師的部隊到底駐紮在哪裡呢?
雖然劇中給了我們一個非常真實的名字“紅三連”,但這個名字不能為我們提供太多的資訊。
因為“連”這個編制太小,而且經歷了太多次的改制與合併,要想從漫漫歷史長河中找到“紅三連”,以及1984年前後他所駐紮的地方堪比登天。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認為筆者有些太過較真了,好好欣賞劇情不好嗎?何必在意這些無關痛癢的細節呢?
其實這還真不是無關痛癢的細節,如果你能知道這個二三四師的駐地,就能明白鄭源師長為何心心念念要修戰備路。
也就明白為何一個部隊的駐地周圍會有野豬出沒,這可是讓高粱差點脫下軍裝的重要劇情哦。
讓我突然發覺部隊駐地有線索的地方,便是王天明政委要跟鄭源師長聯名申請修戰備路的一幕。
在這一幕裡,鄭師長看著高粱拿出來的“桂林三花酒”,不滿地說“這麼重要的時刻,把我那兩瓶好酒拿出來”。
“桂林三花酒”真算不上是好酒嗎?
要知道桂林三花酒與桂林腐乳、桂林辣椒醬可是並稱作“桂林三寶”哦。
而這個“桂林三花酒”曾經在1957年的全國小曲酒評比會上名列第一,並在1963年、1979年、1984年三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優質酒。
在1984年還獲得了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獎以及國家銀質獎的殊榮。
這樣的一款酒,都被鄭師長說成比不上另外兩瓶好酒,可見此酒定是他日常飲用之酒。
在那個物流業並不發達的年代裡,酒雖然是可以長期儲存並長途運輸的東西。
但像鄭師長這般的習以為常,通常只能說明一點,那就是鄭源和他的二三四師有很大的機率駐紮在廣西某地。
還記得顧一野、高粱他們入伍前偶遇的那場演習嗎?
鐵道子弟兵北海講出了那條軍用鐵路的走向:樟木-紅石口-南鎮-自由港。
雖然這些名字都可能是編出來的,但筆者還是從地圖上找到了一些線索。
我在廣西的東北角找到了“樟木鄉”,在中部偏東邊找到了“石南鎮”、“平南鎮”。
最後我在靠近海邊的地方,也就是廣西的南邊找到了“防城港”。
也就是這個防城港,他給了我更多的聯想與線索。
還記得顧一野、高粱、江南征這些人離開部隊駐地之後會經過哪裡嗎?
還記得江南征跟高粱聊起自己父親時,二人坐在哪裡嗎?
還記得顧一野出院之前,跟江南征在海邊嬉戲的場面嗎?
沒錯,二三四師幾乎有九成的可能性是駐紮在離防城港不遠的地方。
也只有這樣,才能讓鄭源師長稱自己的師是作戰部隊。
因為這裡已經離我國的南部陸上邊境非常近了,幾乎可以說是近在咫尺。
也可能因為鄭源師長的心裡一直有前些年那場邊境戰爭的記憶吧。
這才讓他始終對於修好戰備路耿耿於懷,即便是得罪了軍區領導都要把戰備路修起來。
是的,二三四師,九連,九班。
顧一野、高粱、江南征、鄭源等等……等等……
這些日夜刻苦訓練的戰士與將領們,正是他們在時刻守衛著祖國的邊疆。
也正是他們時刻關心著祖國邊疆的安危,他們才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只不過,寫到這裡我突然齣戲了……
廣西這個地方,已經算是屬於熱帶地區了吧。
可是戰士們的餐桌上,見不到綠色的葉子菜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還有那大白菜是怎麼回事?這東西在那個年代,過了長江應該就算是稀罕物了吧?
往期精彩:《王牌部隊》高粱誤殺家豬的背後,還有多少故事沒講出來?
(看完記得關注“花煜寒”哦!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