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癲癇又名癇證,是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性疾病,其特徵為發作時概述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雙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發出豬羊叫聲,少時即醒,醒後一如常人。本病初發於兒童、多與先天因素有關。後天多因腎虛肝失濡養,脾虛痰涎內結,偶因神志失調,勞累過甚,肝風夾痰上逆,矇蔽清竅而突然發作,亦有因頭部外傷血瘀所致者。
發病原因:
癲癇病因複雜多樣,目前尚不明確。只是在發作時,現代醫學透過對大腦的測定,發現大腦的某個區域發作起始症狀及腦電圖改變提示“大腦半球某部分神經元首先被啟用”的發作。發作後檢查大腦,無任何器質性病變。
中醫認為:
跟肝氣鬱結,脾氣不升,氣鬱痰結矇蔽神明有關。其病在腦,跟心、肝、脾、肺、腎相關。髒象學說將腦的生理病理統歸於心而分屬於五臟,認為心是君主之官,五臟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在,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統歸於心,稱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為五志:神、魂、魄、意、志五種不同的表現,分別歸屬於心、肝、肺、脾、腎五臟,即所謂“五神髒”。因為心主神明,雖然五臟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統領下而發揮作用的。
心腦相通:心主神明,腦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於腦,血足則腦髓充盈:故心與腦相通。臨床上腦病可從心論治,或心腦同治。
肝腦相維:肝主疏洩,調暢氣機,又主藏血,氣機調暢,氣血和調,則腦清神聰。又主謀慮,調節精神情志。若疏洩失常,或情志失調,或清竅閉塞,或血溢於腦,即“血之與氣並走於上而為大厥”;若肝失藏血,腦失所主,或神物為兩,或變生他疾。
腦脾相關: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燻蒸腐熟五穀,化源充足,五臟安和,·九竅通利,則清陽出上竅而上達於腦。脾胃虛衰則九竅不通,清陽之氣不能上行達腦而腦失所養。
腦肺相系:肺主一身之氣,朝百脈,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則氣充血足,髓海有餘,故腦與肺有著密切關係。所以,在臨床上腦病也可以從肺論治。
腦腎相濟: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精生髓,髓聚於腦,腦為髓海,故腦的生理與腎的關係尤為密切。腎精充盈,髓海得養,在下為腎,在上為腦。腦的發育健全,則精力充沛,耳聰目明,思維敏捷,動作靈巧。若腎精虧少,髓海失養,腦髓不足,可見頭暈、健忘、耳鳴。甚則記憶減退、思維遲鈍等症。
腦與臟腑的關係:五臟六腑生理功能以及臟腑表裡生理活動是以腦之元神所統帥的。即魂受腦元神之氣,則魂動於肝,則肝之疏洩、藏血、調血功能得以舒達,其少陽之氣升發釋放於膽、洩膽汁以行通降,而肝之解毒、防禦之能得以內通外達。此謂“肝藏魂”,肝與膽相表裡之義。
受腦元神之氣,則行於肺,開達治理調節之功。通調水道以布水津,推行營衛,外潤皮毛:內旋大腸傳導之,以升清以除穢油之物,以持神清體健之態矣。此為“肺藏”,肺與大腸相表裡之原委。
神受腦元神之氣則神滿於心,內旋心陽,陽動則心氣內鼓,其開得以張縮,故心動有節,心跳有津,使血液循行有序,以送清氣,換帯濁氣,布水津,營運精微,以濡機體內外則小腸氣化能済泌別汁,以供生命之需。此為“心藏神和與小腸相表裡之義
意受腦元神之氣,則意發於脾,中氣乃能韓旋於中焦。土為中集之主,脾胃所屬,元氣為宗,意動神行,元氣激於脾胃,則脾必升清,運化必轉。得脾升之力,必降於下,腐熟化生之功內充,遊溢精氣,轉灌五臟六腑,外潤肌腠、筋骨、四肢百骸。蓋脾之溼,胃之燥得以相濟,萬物化生,以奉生命所需。此為“藏意”,脾表裡互生互化之機義。
志受腦元神之氣,則志統真元,氣化釋於有秩,能封藏,精氣內隱,動而出使巧,有作強之力男子天王・女子天至得助,始有生育之理。受志之統氣化之功必施於膀胱,津液之清者內藏,其濁者,化為尿液排出於體外,以維持人體生理之法。
腦與命門是人體生化、生命之軸。故李時珍說:“命門之體・非脂非肉,白膜裡之,在七節之旁兩之間,二是著脊,下通兩骨上通心肺・貫屬於腦・為生命之源相火之主,精氣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可見腦氣、元神之氣皆由、命門所供,此即為“腎生腦“志氣之帥也・與膀相表裡之機也。
以上是中醫學對腦與髒與臟腑之間關係的闡述。
腦與經絡關係:腦多條經脈都通於腦,如《靈樞大論》雲:“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說明腦與目系經脈相聯。在十二經脈中,六條陽經上循頭面,十ニ經脈亦循於頭頸,故《靈樞邪氣藏府病形》雲:"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行於面而走空竅。透過頭面空竅,腦與全身經脈相聯絡:如督脈、足太陽經都直接入絡於腦。手少陰心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牌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的經別從目系與腦相聯絡。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的經筋均從眼周圍的孔竅與腦相聯,腦又縱聯督任二脈,通上貫下聯內系外,使腦和周組織發生密切聯絡,神氣由此遊行出入,發揮重要的功能。
瞭解腦與五臟之間的關係,就必須結合現代醫學腦與髒之間的神經關係說起。
人腦由大腦、小腦、間腦、腦幹組成。其中: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階部分,也是大腦的主要部分。如果這些中樞受損將產生與語言有關的症狀,如運動性語言中樞受損,患運動性失語症,雖然與發音有關的肌肉未癱瘓,患者卻不能說話;若視運動性語言中樞受損患失寫症,雖然手部及其他運動功能仍然正常,但不能做書寫繪畫等精細運動;若聽覺、語言中樞損害可患感覺性失語症,病人能聽到別人講話,但不理解所講的內容。 右側半球,如對空間的辨認,深度知覺、觸覺、音樂欣賞等。左側半球在語詞活動功能上佔優勢,右側半球在非語詞認識功能上佔優勢,但也並非絕對,即左側半球也有一定的非語詞性認識功能,右側半球也有一定的語詞活動功能。間腦損害時,出現感覺障礙和自發性感覺過敏,尤其是痛得過敏明顯,以及植物性神經與內分泌紊亂現象,如體溫、水的代謝、睡眠、情緒等異常現象。
小腦功能:小腦透過它與大腦、腦幹和脊髓之間豐富的傳入和傳出聯絡,參與軀體平衡和肌肉張力(肌肉緊張)的調節,以及隨意運動的協調。小腦就像一個大的調節器。
1、前庭小腦:調整肌肉緊張,維持身體平衡。(病變引起平衡失調)
2、脊髓小腦:控制肌肉的張力和協調。(病變引起共濟失調) 3、大腦小腦:影響運動的起始、計劃和協調,包括確定運動的力量、方向和範圍。
腦幹功能:腦幹的功能主要是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體溫、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與腦幹的功能有關。
延髓的生理功能:延髓的主要機能是調節內臟活動,許多維持生命所必要的基本中樞(如呼吸、迴圈、消化等)都集中在延髓,延髓位於小腦下方頸段寰樞椎椎管內,這些部位一旦受到損傷,臨床表現:四肢無力,飲水嗆咳、吞嚥困難和構音障礙,深淺感覺異常,偏癱,呼吸困難及意識障礙。
脊髓神經亦稱脊髓神經,脊神經是混合神經,典型的脊神經含有四種纖維成分:軀體運動、軀體感覺、內臟運動、內臟感覺纖維。由脊髓發出的成對的神經。人體共有31對,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脊神經分別形成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而且均左右成對。
我們再來看五臟的神經支配?
心臟交感神經的節前神經元位於脊髓第1~5胸段的中間外側柱,節後纖維分佈於心房,過房室溝分佈在心室肌表面的心外膜層,並和冠狀動脈伴行穿過心室壁向下支配心內膜。節後纖維來自脊椎旁的星狀神經節或頸交感神經節,調節心臟及其他內臟器官的活動。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共同支配著心臟,但是交感神經的分佈相較於迷走神經更豐富。
肝臟接受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肝臟與神經的聯絡是透過兩側T7~T9交感神經發出分支及延髓發出左右兩側迷走神經(副交感神經)並形成分支而實現的。
脾臟的神經主要是腹腔交感神經節後纖維,腹腔神經節來自於胸5~12脊髓側角,節後交感神經支配肝、脾、胃、腎、胰腺、小腸和近端結腸。脾交感神經對脾臟免疫功能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調節脾臟血液灌流量和脾免疫細胞功能。
肺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支配,交感神經來自脊髓胸第2~5節段的側角副交感神經來自迷走神經核。迷走神經支配支氣管的肌纖維及腺體,並引起肌纖維收縮及腺體的分泌。傳出神經為抑制性交感神經,具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及收縮血管的作用。
腎交感神經主要從胸12至腰1-2脊髓發出,腎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皆來源於腎叢。腎的各種感受器,可經腎神經傳入脊,並從脊投射到中樞的不同部位。
來自頸交感神經鏈三個神經節的交感神經分佈到頭頸部,調節血管張力、瞳孔大小、汗腺和唾液腺分泌以及毛髮的運動。下頸部的交感神經節和第一胸椎交感神經節在脊髓兩側各融合成星狀神經節。上胸部交感神經節的節後纖維分別形成心臟、食道和肺臟交感神經叢。不成對的椎前交感神經節在腹腔和盆腔椎體前形成腹腔、主動脈、腎動脈和腸繫膜上、下交感神經節。
可以看出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迷走神經與五臟的關係最為密切。
交感神經是植物性神經的一部分。位於脊髓胸段全長及腰13節段的灰質角。成對交感幹位於脊柱兩側,呈鏈鎖狀,由交感幹神經節和節間支連線而成,每側有22~25個神經節稱椎旁節,可分頸、胸、腰、骶和尾5部分,各部發出分支至一定的器官。調節心臟及其他內臟器官的活動。在腹腔內,脊柱前方還布有椎旁節,分別位於同名動脈根部附近。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比較廣泛,刺激交感神經能引起腹腔內臟及面板梢血管收縮、心博加強和加速、新陳代謝亢進、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増加等。交感神經的活動主要保證人體緊張狀態時的生理需要。
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制約中。當機體處於張活動狀態時,交感神經活動起著主要作用。
迷走神經迷走神經為第10對腦神經,是腦神經中最長,分佈最廣的一對,含有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纖維。迷走神經為混合神經,含有四種纖維成分。特殊內臟運動纖維起於延髓的疑核,支配咽、喉的橫紋肌。一般內臟運動纖維起於延髓的迷走神經背核,此核發出的副交感節前神經纖維,在臟器內或其附近的副交感神經節內換神經元后,發出副交感節後神經纖維分佈到胸、腹腔的臟器,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活動。迷走神經支配呼吸、消化兩個系統的絕大部分器官,如心臟等器官的感覺、運動以及腺體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經損傷可引起迴圈、消化和呼吸系統功能失調。
迷走神經在頸、胸、腹均發出多個分支,支配頸部、胸腔內器官及腹腔內大部分臟器,透過傳導器官和臟器的感覺衝動及控制心肌、平滑肌和腺體活動來調節迴圈、呼吸、消化三個系統。
迷走神經起於大腦下行延髓(位於寰樞椎椎管內)疑核與背核。交感神經由脊神經發出,神經元位於脊髓胸腰段的側角內,其纖維由相應脊段發出終止於椎旁神經節或椎前神經節,稱為節前纖維。節後纖維也有許多分支分別支配效應器的不同細胞。在消化管中亦有一部分交感節後纖維並不直接支配效應器官,而是和消化管壁的神經叢中的節細胞發生聯絡。主要分佈於內臟、心血管和腺體。
髒象學說認為:五臟是一系統整體,人的神志活動雖分屬於五臟,但以心為主導:腦雖為元神之府,但腦隸屬於五臟,腦的生理病理與五臟休慼相關。人體各臟腑的氣機皆上通於腦,主要是籌和調控各髒腦的氣機。故腦之為病亦從臟腑論治。
腦病從臟腑論治,臟腑受迷走神經與交感、副交感神經共同支配,而迷走神經與交感、副交感神經又屬脊神經的分支,臟腑是掛在胸椎節段,說明臟腑的問題跟脊柱問題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當脊柱的寰樞椎與其它椎體節段發生錯位或紊亂,就會刺激、激惹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向大腦傳遞錯誤的訊號,導致大腦的某一區域發出錯誤的指令,使正常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從而引起“癲癇”症狀的發生。
臨床表現:
癲癇發作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可表現為發作性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及精神障礙。包括失神、肌陣攣、強直、陣攣、強直-陣攣、眼瞼肌陣攣、痴笑發作等。
不排除顱腦外傷:產傷、顱內血腫、腦挫裂傷及各種顱腦複合傷等。
病理生理:
特發性癲癇這類患者的腦部並無可以解釋症狀的結構變化或代謝異常,其發病與椎體紊亂與錯位刺激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導致向腦部傳導訊號發生異常,影響代謝障礙,使腦部的某一區域神經元突然高頻重複異常放電,可向周圍皮層連續傳播,直至抑制作用使發作終止,導致癲癇發作突發突止。
多發群體
癲癇可見於各個年齡段。兒童癲癇發病率較成人高,隨著年齡的增長,癲癇發病率有所降低。進入老年期(65歲以後)由於腦血管病、老年痴呆和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增多,癲癇發病率又見上升。
疾病危害
癲癇病做為一種慢性疾病,雖然短期內對患者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長期頻繁的發作可導致患者的身心、智力產生嚴重影響。
1、生命的危害:癲癇患者經常會在任何時間、地點、環境下且不能自我控制地突然發作,容易出現摔傷、燙傷、溺水、交通事故等。
2、精神上的危害,癲癇患者經常被社會所歧視,在就業、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均遇到困難,患者精神壓抑,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響。
3、認知障礙,主要表現為患者記憶障礙、智力下降、性格改變等,最後逐漸喪失工作能力甚至生活能力。
診斷及鑑別診斷
癲癇診斷
1. 確定是否為癲癇詳細詢問患者本人及其親屬或同事等目擊者,儘可能獲取詳細而完整的發作史,是準確診斷癲癇的關鍵。腦電圖檢查是診斷癲癇發作和癲癇的最重要的手段,並且有助於癲癇發作和癲癇的分類。臨床懷疑癲癇的病例均應進行腦電圖檢查。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常規腦電圖的異常率很低,約為10~30 %。而規範化腦電圖,由於其適當延長描圖時間, 保證各種誘發試驗, 特別是睡眠誘發, 必要時加作蝶骨電極描記, 因此明顯提高了癲癇放電的檢出率,可使陽性率提高至80%左右,並使癲癇診斷的準確率明顯提高。
2.癲癇發作的型別
主要依據詳細的病史資料、規範化的腦電圖檢查,必要時行錄影腦電圖檢測等進行判斷。
3.癲癇的病因
在癲癇診斷確定之後,應設法查明病因。在病史中應詢問有無家族史、出生及生長髮育情況、有無腦炎、腦膜炎、腦外傷等病史。查體中有無神經系統體徵、全身性疾病等。然後選擇有關檢查,如頭顱磁共振(MRI)、CT、血糖、血鈣、腦脊液檢查等,以進一步查明病因。
4.與頸、胸、腰段椎體錯位紊亂有關。
鑑別診斷
臨床上存在多種多樣的發作性,既包括癲癇發作,也包括非癲癇發作。非癲癇發作包括多種原因,其中一些是疾病狀態,如暈厥、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發作性運動誘發性運動障礙、睡眠障礙、多發性抽動症、偏頭痛等,另外一些是生理現象,如屏氣發作、睡眠肌陣攣、夜驚等。
鑑別診斷過程中應詳細詢問發作史,努力尋找引起發作的原因。此外,腦電圖特別是影片腦電圖監測對於鑑別癲癇性發作與非癲癇性發作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對於診斷困難的病例,可以介紹給專科醫師。
急救措施
有先兆發作的患者應及時告知家屬或周圍人,有條件及時間可將患者扶至床上,來不及者可順勢使其躺倒,防止意識突然喪失而跌傷,迅速移開周圍硬物、銳器,減少發作時對身體的傷害。迅速鬆開患者衣領,使其頭轉向一側,以利於分泌物及嘔吐物從口腔排出,防止流入氣管引起嗆咳窒息。不要向患者口中塞任何東西,不要灌藥,防止窒息。不要在患者抽搐期間強制性按壓患者四肢,過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傷,增加患者的痛苦。癲癇發作一般在5分鐘之內都可以自行緩解。必要是可以掐“人中”穴,人中穴具有醒腦開竅之功效。如果連續發作或頻繁發作時應迅速把患者送往醫院。
疾病治療:
目前癲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整脊(神經調控)治療、針灸治療等。
1、藥物治療:
傳統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雖有一定臨床療效,但是副作用較多如齒齦增生、毛髮增多、致畸率高、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患者不易耐受。抗癲癇新藥(如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託吡酯、奧卡西平等)不僅臨床療效肯定,而且副作用小,患者容易耐受。
2、手術治療:
術前定位,精確定位致癇灶和腦功能區是手術治療成功的關鍵。
3、整脊(神經調控)治療:
從脊柱的頸段(寰樞椎)、胸段(T1-T12)、腰段L1-2L入手,去查尋這些節段的紊亂與錯位椎體。本人在對上百例“癲癇”患者的調理收到滿意的效果。
4、針灸治療
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相關。重點選擇與此相關的經絡與穴位進行調理。
主症:實證:猝然昏僕,不省人事,手足抽搐,癇證反覆發作,昏僕抽搐,時間兩目上視,牙關緊閉,口角流涎,較短,額頭冷汗,呼吸淺短或有尖叫聲,二便失禁。取經:手足厥陰經,手足陽明經,任督二脈。選穴:主:內關、太沖、合谷 客:陽陵泉 輔:風府 應:申脈 俞:心、肝 募:巨厥。
虛症:反覆發作昏僕抽搐,時間短額頭冷汗,呼吸淺短。取經:手足少陰經、手足陽明經、任督手足少陰經、手足陽明經、足厥陰經。 選穴:主:神門、三陰交、足三里,通裡。豐隆 客:陰陵泉 輔:百會 應:太溪 俞:脾、腎。募:中脘、氣海 奇:四神聰透百會。
頭針:主穴:額中線、頂中線。配穴:手足抽搐者加頂顳前斜線上1/5、中2/5(對側);對症狀較重者可根據腦電圖異常部位在頭的同側加用電針,額葉加額旁1線和額旁2線為1組;顳葉顳加前線與顳後線為1組;頂葉用頂旁1線與頂中線為1組;枕葉加枕上正中線和枕上旁線為1組;癲癇小發作者加額旁1線(雙);侷限性發作中的感覺性發作者加頂顳後斜線上上1/5或中2/5或下2/5;侷限性發作中的運動性發作者加頂顳前斜線上上1/5或中2/5或下2/5;精神運動性發作者加顳前、線顳後線。
日常護理:
預防癲癇發作復發,應主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避免熬夜、疲勞,避免長時間看電視、打遊戲機等。
2、飲食清淡,戒菸、戒酒。避免服用含有咖啡因、麻黃鹼的藥物。青黴素類或沙星類藥物有時也可誘發發作。
3、禁止駕駛汽車;禁止在海邊或江河裡游泳;不宜在高空作業、不宜對精細的機器手工進行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