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怎麼樣,談錢就知道。
好的關係,經得起金錢的考驗。
而對待金錢的態度,更暴露出一個人的品性: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賺錢見人性。
1
借錢見人心
交情好不好,借一次錢就知道。
只有在窮困潦倒時,才能看清誰會雪中送炭,誰會落井下石。
能在你有困難時幫一把的人,不是血脈至親,就是真正的知己。
曾國藩進京趕考時,湊不起路費。
一旦錯過這次機會,便要再等三年。
曾國藩的五舅,賤賣了家裡唯一的耕牛。
換來十二吊錢,無償借給曾國藩。
這份樸實的親情,令曾國藩銘記在心。
他暗暗發誓:來日出人頭地,必當湧泉相報!
入朝為官之後,曾國藩把朝廷撥給他的第一筆津貼,原封不動地寄回了老家。
一同寄回的家信中,他對這筆錢作出具體安排:
贈予五舅二百兩,若五舅執意不收,就請父親用這筆錢買上幾畝好田,再轉贈給五舅。
你為我雪中送炭,我必不負你一番深情厚誼。
知恩圖報,才是最好的關係。
2
還錢見人品
欠債還錢,原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現實中,借出去的錢,卻像是潑出去的水。
想要收回來,全看對方的人品。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欠錢的成了大爺,討債的低聲下氣。
想要回原本屬於自己的錢,還得問得小心翼翼。
生怕哪句話說得過了火,落得個“人財兩空”的下場。
錢要不回來,還要被人埋怨“小氣”。
明明是欠錢的人佔了便宜,借錢的人卻成了小人。
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
感情是一回事,錢財是另一回事。
錢好借,債好還,人情難報答。
借錢不還,消耗的是信任,只會把自己路越走越窄。
按時還錢的人,人品一定不會太差。
3
賺錢見人性
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一個人賺錢的方式,最能體現人性的善惡。
張廷玉曾親自教導子侄說:“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所以古人非道非義,一介不取。”
古人賺錢,凡是不合道義的財物,分文不取。
燙手的錢,即使再多也不能要。
用不正當的手段聚斂來的財富,也終究會被人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去。
《大學》中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意思是,講仁義道德的人,善於用財物去幫助別人,自然會得到大家的擁戴;
不講仁義道德的人,只知道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去搜刮財富,最終一定會招來殺身之禍。
在享用錢財或飲食時,只取自己應得的那部分,斷絕貪念。
毫無節制地追求錢財,往往結果與慾念背道而馳。
辛苦積累的財物,也會像傾瀉泥沙一樣流失消散。
勞累一世,千金散盡於一時。
賺錢講究方式方法,不義之財,不可常保。
來源:儒風大家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