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決戰與戰役決戰不一樣。戰役決戰,指揮官只需注意眼前的戰役態勢即可。但從戰略決戰來說,卻對軍事統帥的戰略眼光、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因為他的每一個選擇都將給全域性帶來難以想象的後果。就如古語所云:“將失一令而軍破身死”。
淮海戰役,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場大決戰。當淮海戰役進入第二階段,杜聿明的30萬大軍陷入重圍之時。毛澤東卻面臨了一個生死抉擇:到底是圍,還是打。
一、兵圍陳官莊
眾所周知,淮海戰役主要分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粟裕的華東野戰軍包圍了黃百韜兵團,並將之全殲。為了援助被圍的黃百韜,黃維兵團以及杜聿明指揮的李彌兵團、邱清泉兵團以及孫元良兵團皆來救援。
然而沒成想,杜聿明等人非但沒有救出黃百韜,反而引火燒身,分別為中野和華野所包圍。正應了網上那句戲言:“葫蘆娃救爺爺,一個一個送。”
當時的形勢就如劉伯承所說:
“眼前的狀況就像一個胃口很好的人上了宴席,於是嘴裡吃著一塊,筷子裡夾著一塊。我們現在的打法就是吃一個(黃維),挾一個(杜聿明集團),看一個(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
那麼擁有30萬之眾的杜聿明又為何會被圍呢?
實際早在11月30日,杜聿明就知道大事不好。當時黃維兵團已經被圍,如果杜聿明聽從蔣介石所言,傾巢去救,可能同樣陷入解放軍的包圍,到時候都跑不了。
因此,杜聿明於當日帶領30萬大軍開始從徐州撤退,向淮河流域前進,邱清泉、孫元良兵團在前,李彌兵團殿後,同時還有國民黨徐州黨政人員和裹挾隋軍的部分學生。
就當杜聿明倉皇而逃之時,粟裕當機立斷,當即命令華野九個縱隊不顧敵機的掃射和轟炸,不分晝夜地沿著公路急進,追趕敵人。
很多軍迷都知道,杜聿明是個善於使用機械化力量的部隊,其部隊裝備精良,軍車眾多。按說以解放軍的兩條腿,在平原上無論如何也難以追上國軍的四個輪子。如果放任杜聿明一直逃,至少其主力部隊是一定能突破粟裕的口袋陣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當杜聿明即將逃出生天之時,喜歡“微操”的蔣介石卻來壞事了。3日上午,杜聿明在孟集正準備出發,誰知天空中突然飛來一架飛機,丟了一個包裹。在包裹中,有一封蔣介石的親筆信。信中說:
“根據空軍報告,濉溪口之敵大部向永城流竄,弟部本日扔向永城前進。如此前進,坐視黃兵團消滅,我們將要亡國滅種。望弟迅速令各兵團停止向永城前進,轉向濉溪口攻擊前進,協同蚌埠北進之李延年兵團南北夾攻,以解黃維兵團之圍。”
拿到這封信後,杜聿明感到十分絕望。在如此困難的戰局之中,蔣介石依然捨不得出身嫡系的黃維兵團,不肯丟車保帥,表現出十足的賭徒心態。杜聿明認為,老頭子的決心糊塗透頂,必然導致全軍覆沒。
原本,杜聿明準備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在這關鍵時刻,杜聿明又突然關心起自己的個人安危了。如果按照原計劃撤退到淮河附近,再向解放軍展開攻擊,解開黃維之圍,尚且能將功補過。而一旦在向永城撤退途中遭遇共軍截擊,遭受重大損失,又不能解黃維之圍,恐怕要受蔣介石的怪罪。若如此,徐蚌會戰戰敗的責任肯定由自己擔當,最後也一定會上軍事法庭。
最終,杜聿明決定不管那三七二十一,直接聽從蔣介石的命令就得了。反正民國的江山又不是他杜某人的,而是老蔣的。
其後,杜聿明又將信件傳遞給邱清泉、李彌等人閱覽。眾將在面面相覷之後皆認為:“老頭子口氣嚴厲,不可抗命啊!”無奈之下,杜聿明集團只好放棄向淮河方向逃跑,而是改為向共軍攻擊,採取三面掩護、一面攻擊、逐次躍進的戰法,不讓共軍把部隊衝亂,能攻即攻,不能攻即守。
然而就是這樣的決定,最終讓杜聿明30萬大軍的覆滅成為了定局。
在向黃維方向的進擊中,杜聿明集團的攻擊猶如海浪拍上了礁石,毫無作用。見此情景,邱清泉氣急敗壞地向杜聿明報告:
“壞了!壞了!今天攻擊全無進展,西面、南面敵人陣地重重,無法全軍突圍”。
杜聿明集團非但沒有救出黃維兵團,反而把自己搭在了裡面,杜聿明麾下3個兵團皆為解放軍所圍困。
首先在12月6日,孫元良兵團在突圍作戰中大敗,數萬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血戰中全軍覆沒,只剩7000多人回到了杜聿明的軍部,孫元良僅以身免。
當天夜裡,杜聿明集團剩餘的兩個兵團,被解放軍合圍在以陳官莊為中心的南北 5 公里、東西 10 公里的狹小地區內。為了突出重圍,杜聿明使盡了辦法,卻都因糧彈缺乏、士氣低落,下級官兵厭戰而告失敗。
雖然杜聿明已經被圍,但是華野大軍想吃掉他也並不容易。從12月6日到14日,圍殲杜聿明集團的戰鬥打響,我軍雖然不斷壓縮敵軍的防線,卻始終無法達成分割圍殲的目的。
這是因為杜聿明作戰經驗豐富,採取東西北面固守,以主力一部配合第二等部隊與我軍糾纏的戰術,同時又集中主力,以戰車為先導,反覆攻擊我軍的某一個村落。在杜聿明的攻擊手段之下,華野兵力損耗頗大,很難守住。
而我軍集中兵力攻擊其北部防線時,卻遇到了敵軍蛛網式的防禦陣地,始終無法取得大的突破,每天頂多只能殲滅一個團的敵人。
為了殲滅敵人,粟裕建議施展欲擒故縱之計,在南部設定一個口袋陣,引誘敵人突擊並在運動戰中殲滅之。
然而就在此時,毛澤東卻當即發來急電:
“你們圍殲杜邱李各縱,提議整個就現陣地態勢休息若干天,只作防禦,不作攻擊。待黃維兵團殲滅後,集中較多兵力,再舉行攻擊。”
至於休整期限,最終毛澤東認定為是兩個星期。如今杜聿明已成甕中之鱉,趨近於滅亡,為何毛澤東要使用如此保守的戰術?
二、打草驚蛇
古典兵法三十六計中,有一個名為打草驚蛇的奇謀。打草驚蛇,就是打動草驚動了藏在草裡的蛇。在作戰中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動不謹慎,而使對方有所覺察。因此,為將者必須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防止打草驚蛇。
作為全軍統帥,毛澤東的著眼點不僅在於淮海戰役本身,同時也在於全域性。從此時的戰局來看,遼瀋戰役已經結束,47萬國民黨精銳已全軍覆沒。如今,國民黨嫡系重兵集團只剩2個,分別是杜聿明集團以及華北的傅作義集團。
與劉峙、杜聿明所不同的是,傅作義出身晉軍,並非國民黨嫡系,他手下4個兵團中有三個屬於蔣介石的“中央軍”,只有孫蘭峰兵團是傅作義從綏遠帶出來的嫡系。傅作義在抗戰時期已經是名將,全面內戰爆發後,他屢挫華北解放軍,在張家口、大同屢次重創我軍。出於對傅作義的賞識,蔣介石將華北的軍事指揮權交給了他。
一開始,傅作義在華北還能與我軍維持勢均力敵的狀態。但是隨著遼瀋戰役的結束,力量對比瞬間逆轉。只要百萬東北解放軍傾巢南下,傅作義的軍隊必死無疑。
與此同時,當淮海戰役進入白熱化階段之後,蔣介石也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畢竟徐州“剿總”主力一旦被全殲,解放軍便可長驅直入殺到長江邊,進而直接威脅南京。
因此蔣介石一直有意將傅作義集團南撤至江南,充實江防。但是撤出傅作義集團,必然導致平、津以及華北的失守,政治上非常不好看。況且如何安全地將數十萬大軍撤回江南,這本身就是個大問題。因此,蔣介石對於華北之棄守,處於進退兩難的狀態。
對於傅作義本身來說,他也不希望將部隊退往江南。一方面,傅作義出身雜牌,到了江南,如果其部隊被吞併,他豈有容身之所?另一方面,傅作義的嫡系部隊出身綏遠,西北人戀家,如果強行撤至江南,難免不產生牴觸情緒。因此此時的傅作義,可謂是騎虎難下了。
對於如此局勢,毛澤東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他認為傅作義可能做出三種決議:其一,固守平津;其二,放棄平津,傅作義嫡系撤回綏遠,蔣介石嫡系撤回江南;其三,傅作義全線南撤。
毛澤東考慮,如果傅作義固守平津,是對我軍有利的。只要東北解放軍一南下,傅作義集團必然覆滅,到時不僅能解放平津,同時還能殲滅敵軍有生力量;如果採取撤退的方式,對我軍利害各半,我雖不戰而得平津,但是敵人卻儲存了下來,以後還是得打。如果傅作義主力去了江南,甚至趁虛直搗濟南,都將造成不利的後果。
因此毛澤東認為,必須將指揮中心放在如何防止敵人撤退上。
當杜聿明集團被圍,蔣介石手中已不存在機動力量。他曾向桂系的白崇禧求援,誰知桂系不僅不救援,反而樂見其敗,一兵一卒都不肯調。因此,蔣介石唯一能調動的部隊,只有傅作義集團。
由此毛澤東認為,一旦全面進攻杜聿明,必致蔣介石狗急跳牆,加緊將傅作義部隊調往江南。如此一來,蔣介石建立了長江防線,再想迅速解放全國就難了。因此,毛澤東於12月11日做出一個決定:
“於殲滅黃維兵團後,留下杜聿明指揮之邱清泉、李彌、孫元良諸兵團之餘部,兩個星期內不作最後殲滅之部署。”
毛澤東對於自己的老對手蔣介石非常瞭解。老蔣雖然是個軍人,但從一生來看,長於政治權術,軍事指揮卻未必高明。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曾評價蔣介石好以意氣作戰,這是為統帥者之大忌。在具體指揮上,蔣介石的腦中經常充斥著賭徒心態,存在僥倖心理。
遼瀋戰役結束、淮海戰役進入第三階段後,國軍的失敗已經是時間問題。但是蔣介石依然心存僥倖,希望能夠透過固守,等來他心心念唸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對於蔣介石這一心理,毛澤東早就洞若觀火。因此,他決定先放置杜聿明集團,給蔣介石留個念想,讓他不至於做出狗急跳牆的舉動。因此毛澤東才會建議粟裕圍而不打,休整2個星期,為切斷傅作義集團的退路爭取時間。
毛澤東暫緩進攻杜聿明集團的決定,果然讓蔣介石做出了錯誤判斷。他將傅作義留在華北,讓他固守待援、以待時局之變,同時牽制華北野戰軍和東北野戰軍的南下;同時,又讓杜聿明固守於陳官莊。
很顯然,無論是華北還是杜聿明集團,蔣介石都想保住。而毛澤東的抉擇也讓蔣介石以為自己兩者都能保得住。但是最終結果卻證明,蔣介石將輸得一無所有。
三、以逸待勞
在淮海戰場出現暫時的沉寂之時,80萬東北野戰軍秘密入關,而這出乎了蔣介石和傅作義的意料。在他們看來,東北野戰軍必然要休整幾個月才能入關,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解放軍計程車氣和戰意居然有那麼旺盛。
在東野大軍的攻擊以及華野大軍的配合下,傅作義集團迅速被分隔或包圍在張家口 、新保安、北平、天津 、塘沽 5個據點。蔣介石 、傅作義這時才發覺華北局勢的嚴重 ,受到極大的震動 。
其後,華北傅作義集團屢遭重創,南下之路已被阻斷,整個傅作義集團已經成為了甕中之鱉。在淮海戰場,黃維兵團已經被全殲。中野和華野大軍兵合一處,杜聿明集團的末日就要到了。
此時被圍的杜聿明集團,早已陷入了絕境。古語云:“兵無糧而自散。”杜聿明的30萬大軍,就面臨著這個情況。
杜聿明集團被圍,糧彈通道早已斷絕,糧食彈藥補給,只能依靠空投。軍隊的飢餓陷入了極點,而寒冷惡劣的天氣更是將陳官鎮變成了人間地獄。
國軍戰士為了爭搶空投的食物,打得不可開交,為搶糧而打死人的情況屢見不鮮。由於天氣的惡劣,國民黨空投的效果也十分有限。時任南京政府國防部長的徐永昌在 1949年 1月 5日的日記中寫道 :
“據報向杜兵團空投糧食 ,每日額定四十萬斤, 但因氣候關係最多僅三十餘萬斤 ,而部隊實得者僅一萬餘斤, 餘盡拋歪 ,為匪所獲。”
在此期間,解放軍的陣營卻是另一番景象。華野部隊得到了極好的休整,人員和武器得到了極大的補充。更令人震驚的,是人民群眾對解放軍的支援,其規模之大,任務之繁重,動員人力物力財力之多,是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
數百萬老百姓推著手推車,源源不斷地將糧食、蔬菜和豬肉推向了前線。華野戰士們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每天都能吃上豬肉燉粉條和香噴噴的肉包子。
在此基礎上,華野適時展開了宣傳攻勢。有的人趁夜將食物、香菸送到敵軍陣地前沿,讓敵軍去拿;有人送來大肥豬,裡面裝滿了給國民黨官兵的勸降信和宣傳品。
我軍還做好了肉包子,並對國軍喊話:“國軍的兄弟們,只要向我軍投誠,就能吃上肉包子啦!”
“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我軍的政治攻勢下,飢餓的國民黨官兵開始不斷越過陣地向我軍投誠,開始是零星的,以後就越來越多。一開始,國民黨的將官還開槍組織部下投誠。到了後來,索性就不阻止了。李彌曾說:
“要秘密向師、團、營長說明,士兵願意到共軍那裡,就隨他去吧,吃飽了回來也好,不回來也好,唯一的要求是不能帶武器去。”
從12月16日到1949年1月5日,向我軍投誠人員已達14000多人,這些人員大部分被編入我軍。
12月17日,毛澤東為中野、華野司令部寫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毛主席義正辭嚴地指出:
“你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當兵團司令的,當軍長師長團長的,應體恤你們部下和家屬的心情,愛惜他們的生命,早一點為他們找一條生路,別再叫他們作無畏的犧牲了。”
這封勸降書,被我軍宣傳部門放在陣前一遍又一遍地廣播,國民黨軍計程車氣已經降到了極點。然而杜聿明卻困獸猶鬥,依然不肯投降。
1月6日,華野已經休整完畢,決戰的日子到了。華野大軍並不只是休息了2個星期,而是休息了20天,戰士們體力充沛,士氣高昂,炮兵和後方補充的彈藥已經就位。
當天15點30分,華野的總攻打響了。我軍以優勢的火力覆蓋了敵軍的陣地,敵人的碉堡一個個被端上了天。蔣軍經過20多天的政治攻勢,早就沒有了鬥志,一擊就垮。很快,東西兩面陣地被我軍輕而易舉地突破。
氣急敗壞的蔣介石不擇手段,滅絕人性投下毒氣彈,試圖掩護突圍。誰知人算不如天算,這些“甲種彈”大多都沒有爆炸。杜聿明透過毒氣彈突圍的計劃由此落空。
憤怒的解放軍趁熱打鐵,在各個戰場實行了總攻擊和總追擊,敵軍盤踞的陳官莊和陳莊相繼插上了我軍的紅旗。端掉敵軍指揮中樞後,杜聿明集團更加群龍無首。看著從四面八方殺來的解放軍,國軍官兵紛紛向我軍交出了武器。
此時的杜聿明、李彌和邱清泉,早就成了驚弓之鳥。杜聿明躲進了第五軍的司令部,然而迎接他的卻是解放軍猛烈的炮火。杜聿明苦笑道:
“整個戰場都在共軍的火炮射程內,躲也沒有用了。”
到了晚上,杜聿明和邱清泉決定分頭逃跑。在茫茫黑夜中,有“邱瘋子”之稱的邱清泉似乎真瘋了,他到處亂跑,高聲大叫:“共軍來了!共軍來了!”最終,他被子彈擊中,倒地斃命。而李彌則幸運很多,他化了妝、偽裝成普通傷兵,逃出瞭解放軍的包圍圈。至於杜聿明,則在出逃後不久為我軍所擒。
到了1月10日,淮海戰役第三階段勝利結束,經過4晝夜激戰,杜聿明30萬大軍全軍覆沒,我軍僅傷亡17870人,與慘烈的黃百韜圍殲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有指戰員說:“淮海戰役第三階段,收穫較多、損失卻少。”
以逸待勞,焉能不勝?
淮海戰役結束後不久,窮途末路的傅作義集團最終決定起義,東北、華北、中原解放區連成一片,解放軍飲馬長江,解放全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在筆者看來,淮海戰役第三階段,其妙筆就在於毛澤東暫緩對杜聿明發動總攻。
從戰略上看,如果攻得太早,只會打草驚蛇,導致傅作義集團的南下,到時候全國的解放又要推遲許久。但毛澤東活用辯證法,分清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最終將杜聿明集團和傅作義集團逐次殲滅。
從戰術上看,毛澤東的決定也是相當絕妙的。華野在經歷了碾莊、雙堆積兩場血戰後,已經受到嚴重損失,兵員和武器都需補充。而杜聿明集團呢?則實力尚存,不好對付。而毛澤東暫不進攻杜聿明的決定,給了華野休整的時期,而杜聿明集團則在飢餓和寒冷中不斷削弱。在最終的決戰中,華野毫不費力地全殲了杜聿明集團。
淮海戰役的勝利,不僅體現了粟裕過人的軍事才能,同時也體現了毛澤東無人能及的偉人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