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成都金沙出土太陽神鳥金箔
2001年2月25日,成都西北金沙遺址出土一塊直徑約10釐米的小金箔。金箔外輪廓為圓形,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均採用鏤空的方式來表現。內層圖案為等距分佈的十二芒太陽紋;外層圖案由四隻等距分佈相同的鳥構成。考古學家們將其定名為“太陽神鳥”金箔。
經測量該金箔重20克,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0.02釐米。金飾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度0.02釐米,重量20克。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佈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四隻飛鳥沿逆時針方向,首足前後相接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
整個圖案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和極大的想象空間。考古學家認為,該器生動地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
【何新對金沙太陽鳥金箔的解讀】
1985年我出版《諸神的起源》一書副標題“論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提出中國古代存在系統的太陽神崇拜。此說曾經受到歷史學界傳統勢力的猛烈反對。
而此太陽神鳥金箔的出土是上述論點的最好驗證之一。
但是我認為,這個金箔可能還負載著比此更多的遠古天文曆法以及宗教、哲學的資訊,值得進一步解讀。
此圖案的每一部分設計都非出於偶然,其深刻的意義是:
1、四隻神鳥象徵的是四季太陽神,圍繞著中心旋轉的太陽飛翔。
2、中心太陽即太一神——伏羲、黃帝。
3、黃帝為母,而四飛鳥象徵四季太陽神,則為四子。
4、五神都在運動,象徵五行(五氣執行)。
5、中央太陽神周圍,等距鏤刻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象徵一年的12月時。
6、金箔實體之金質與鏤空圖案結合,象徵陰陽的互動。
週而復始,迴圈往復,生生不息,體現了遠古華族人類的宇宙天文曆法觀念,以及對太陽神的崇拜和信仰。
【相關記錄】
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被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為中國文化遺產代表性標誌。
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太陽神鳥”金飾的蜀繡製品(上圖)搭載神舟六號飛船在太空中遨遊後返回地球。
(2018-03-04)(轉錄自“何新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