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減肥指導時,發現很多胖友要麼就過度節食、要麼就苛刻碳水,要麼就蛋白質攝入不足。
我認為,很多減肥之所以會走這些彎路,本質上還是因為沒搞懂身體會有“糖異生”的效應,或是根本就沒有“糖異生”的概念。
所以,我覺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正搞懂了“糖異生”,減肥才能少走彎路。
那“糖異生”到底是啥意思?跟你們分享兩點我自己的學習和理解。其實“糖異生”是個生物化學概念。杜師傅跟大家拆開講一講,很容易理解。
第一,糖。
糖,營養學裡面稱之為“碳水化合物”,老營養學書籍稱之為“糖類”。這個就包括各種糖,比如葡萄糖、果糖、乳糖、蔗糖、白砂糖、紅糖、黑糖、冰糖等。
根據《生物化學——基礎理論與臨床(第6版)》中的科普,“糖異生”裡面的“糖”:指的是葡萄糖和糖原(糖原,就是被身體儲存的碳水)。
第二,異生。
非糖的物質,被轉化、生成了“糖”。
還是根據《生物化學——基礎理論與臨床(第6版)》中的科普,非糖的物質包括:各種氨基酸、乳酸、丙酮酸、丙酸和甘油等。
我們來深入地講一下:
各種氨基酸,就是“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乳酸,是葡萄糖“糖酵解”的代謝產物。
丙酮酸、丙酸,就是“糖代謝”的中間體。
甘油,就是“脂肪”的組成部分。
所以,糖異生就是:人體為了搞“糖”,把一些蛋白質、糖代謝的產物、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成了“糖”。
搞明白了上面“糖異生”的底層邏輯,我們來梳理一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關係,大概有4種:
1、碳水吃得太少,同時蛋白質吃得也很少,會減掉大量的肌肉。
這是最糟糕的減肥方式,因為你吃進去的碳水本來就不夠日常活動的消耗。身體發生了嚴重的“糖異生”效應,不顧代價地“搞糖”,是為了彌補“糖”的嚴重虧空。
但這時候身體發現,你不僅沒吃夠“糖”,連蛋白質也吃得很少。身體為了讓你“活著”,就會做一件對自身傷害非常大的事:分解肌肉。這個“肌肉”不僅包括四肢的“骨骼肌”,還包括胃、腸等器官內的“平滑肌”。
這也就解釋了為啥很多“過度節食”的人,雖然體重降得很快,但是越減越“虛”。比如常常心情抑鬱、四肢乏力、脹氣便秘、大量脫髮、免疫力低下等,除了一些激素和酶的因素之外,跟身體拆掉了大量的肌肉,有很大關係。
2、碳水吃得夠用,但蛋白質吃得太少,同樣會減掉肌肉。
這個邏輯很簡單,因為蛋白質和脂肪的基本單位,也就是“氨基酸”和“甘油”。它們可以透過“糖異生”轉化成“糖”,但“糖”卻無法轉化成“蛋白質”,糖只能被轉化為“糖原”或“脂肪”。
也就是說,你減肥想要“保住肌肉”,只有從飲食上攝取蛋白質這一個途徑。如果你飲食上的蛋白質攝入不足,就會減掉肌肉。
3、碳水吃得太少,但蛋白質吃得夠用,也有可能會減掉肌肉。
因為你吃進去的蛋白質(各種氨基酸),本來是要去修復細胞,合成和維持肌肉的。但你卻沒吃夠用的“糖”,身體硬是把它們“異生”成了糖,當成“柴火”燒掉了。這種情況下,也有很大可能會掉肌肉。只不過掉肌肉的速度會慢一些,不那麼嚴重。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會不咋掉肌肉,就是你吃進去的蛋白質非常多,多到可以完全彌補“糖”的不足。業內把這種飲食結構稱之為“高蛋白飲食”。我個人不推薦,大家盲目地使用“高蛋白飲食”減肥。因為它有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腎功能損傷。
4、碳水、蛋白質吃得都夠用。
這是我認為,最好的減肥方式。吃進去“基礎碳水”保證一天活動(包括生理活動)的消耗,同時吃進去“基礎蛋白質”來修復細胞損傷、維持免疫力和保護肌肉。
說白了,就是你吃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產能”營養素)的比例,不多也不少,一切剛剛好。
最後總結:
1、糖異生,就是身體把“非糖物質”,包括各種氨基酸、乳酸、丙酮酸、丙酸和甘油等,轉化為了“糖”。
2、碳水吃得夠用,蛋白質吃太少,會減掉肌肉;碳水吃得太少,即使蛋白質吃得夠用,也可能會減掉肌肉。
3、最糟糕的減肥方式,就是過度節食,碳水和蛋白質攝入量都不足,對身體傷害極大。
4、最好的減肥方式,就是碳水、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剛剛好。
所以,有些人減肥一直走彎路,大機率是他們對減肥的認知裡面,缺少了三個字:糖異生。
全文完,原創不易,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記得給杜師傅點個“贊”。
我是杜軒建,一個“靠點譜”的減重營養師。
參考資料:《生物化學——基礎理論與臨床》《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