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瑜伽的根本目的是將(訓練出來的)清醒的意識狀態與擴充套件的意識狀態合一,也即將小我和宇宙間的大我結合在一起,瑜伽(yoga)的意思,就是連線(joining)。
這種解釋只是一種感覺描述,雖然美,卻沒法操作,就像老祖宗把中國武道的最終目標解釋成“天 人 合 一”,智者和庸才都會微微笑,似乎都明白了其中的真意,一落到實際上,卻發現是空空如也。
太極,這是一種狀態。無極與太極,是虛實、動靜的轉換。站在擂臺上,可能有無數種方式去制 服眼前的對手,這些方式沒有出手時,它們是虛無,一旦出手,方式只能有一種。無窮的,也意味虛無的,在你打破虛無的瞬間,就意味著有限的。
良好的搏擊狀態,是很能把握這種從空到有,從無限到有限,又由有限到無限的轉換的,這種狀態能讓進攻有效,一旦無效又能收放自如。
不好的狀態卻相反,未出手的時候,腦袋裡已經刻下了某種招數,滿懷激動地想像著出手的效果,一旦招數用不出或無效果時,身體就亂了。
太極的精髓,進可攻退可守,不能簡單視之,現如今的只是太極 養 生 操 而已,並沒有太極拳的精髓,要知道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
現代散打練得好的人,空擊的時候,也是一幅吊兒郎當的模樣。松是蓄力的過程,當發力到位的時候,就緊,緊是一瞬間的,接下來又鬆了。但鬆緊的節奏是不會規律的,顯得隨心所欲,至少從外表上看來是這樣。
站樁,易筋經,瑜伽,它們的共同過程是:
第 一步:建立一種固定的體勢
第 二步:運用意念輔助,調整呼吸,對身體進行放鬆性調整,達到規範的體勢要求
第 三步:在規範的體勢下,保持身心平衡的狀態。
平衡狀態是很有趣的,因為,任何一種體勢,都是一種用力的模式。而平衡狀態下的用力,肌肉是接近放鬆的。這是意識、氣機和筋力的平衡。這種狀態下的力,就是整力。
所以,站樁,易筋經,瑜伽,都是訓練全身筋的整體協調能力。筋能松能整,下一步針對實戰的發力,就有了基礎。這是傳統武術功力訓練的本質。
格鬥角度看,站樁、筋經、瑜伽,都是對肌腱聯動能力的訓練。或許它們有健身和怡情的功能,但和格鬥技術是兩回事情。站樁站5個小時所增長的功力,如果不能充實在格鬥技術的層面上,功力就是零。既然是功力訓練,不妨把它們和健身房體系的訓練作一個比較:
1、力量:健身房訓練力量的主要方式是深蹲、臥推和硬拉,摔跤手也會採用這樣的方式(但不主要)。健身房的優勢是力量在短時間上得快,缺陷是肌肉容易僵,容易對整體的發力形成阻礙。並且,停止訓練以後,肌肉力量的退化也快,肌腹的截面積卻不會減小。
2、柔韌:這點不用說了,沒有人會懷疑瑜伽是提高人體柔韌的最合 理方法。
3、耐力:這點放在以後說。
4、速度:速度的說法,基本等同於爆發力。爆發力好的人,啟動速度快。但我覺得,爆發力素質,更多是來自遺傳。打個比方:天生爆發力差的人,屬於犬科動物,相應的耐力好,可以用一天一夜的時間,追捕它相中的獵物;天生爆發力好的人,屬於貓科動物,相應的耐力差,必 須在最 短的時間,捕殺獵物群中活動能力最差的一隻。
從格鬥訓練角度說,與其談練速度,不如談訓練“協同能力”。肌腱的聯動,整力的發揮,從外表感覺,就是速度。健身房體系訓練速度不見得比傳統方式快,只要它沒有精細到訓練“筋”的地步。
健身房力量訓練,可能對身材塑 形,是一個精確的體系;但對格鬥來說,卻是一個粗糙的體系,很多肌腱的小力量是訓練不到的,更聯動不了。
是的,擂臺與街鬥,傳統與現代,世界與中國,可以用一種體系去包容它們,那就是:最合 理 地運用身體,並將身體和環境最 大地協同。
樁功、易筋經、瑜伽和套路,都是對協同能力的訓練。在這裡,有必要對“協同能力”做全新的解釋。
武術的功力訓練,簡化點說,是對筋的聯動能力的訓練。換句話說:是對身體這個小宇宙的認知。
武術的打鬥訓練,就不僅僅是筋了,還要對手,還可能有刀,或者是板磚,又或者是某顆樹,某條河。這是身體與環境的協同訓練。換句話說:是對我們這個大宇宙的認知。
話說到這裡,我們就回到了那個令人費解的瑜伽的目標了。我們就在開始做連線(joining )的工作了。
套路里攻防動作的合理性,我們很容易理解。但樁功、易筋經、瑜伽的動作,又為什麼是合理的呢?在崇尚個性化的今天,為什麼就不能隨心所欲地改變那些固有的體勢,使樁功成為我的樁功,易筋經成為我的易筋經呢?
從運動角度說,只要你做運動,就能促 進血 液 循 環。但人體的特定結構決定了用力的最 佳 模式,而這些特定的體勢,就是訓練你怎樣最協同地用力。(簡單來說,只有最初的是最好 的,看似缺點大,但實際上練久了,效果自然體現)
傳統武術有內三合外三合的說法,合,就是協同。
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
外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
符合六 合的體勢,才是合理的體勢。它可以促進你的肌腱聯動,它是科學的格鬥模式。
當現代搏擊描述一組動作(譬如前鞭+後直)的時候,傳統會加上“意”和“氣”,甚至更復雜。“意”很好理解,通俗地說,就是讓動作有 效的心理暗示。前面說過,我們可以把搏擊看做敵我協同的過程,所以,傳統強調的“意”,其實就是協同的趨向。
關於敵我協同,今天偶然開啟武塞首頁,找到巴西柔術大師RICKSON對柔術的一些觀點,很能說明問題。
RICKSON認為:任何柔術的動作,都是從下到頭的完整的身體的協調的綜合,任何只使用區域性的技術都是錯誤的。
RICKSON認為:對手不是你去怎樣去攻擊它,你的一切動作都是對手送給你後做出的反應,讓對手去為你創造你制 服他的機會。
關於“筋”,已經不需要說太多。如果要我去描繪武術動作,我會畫那種去掉練功服,剝了皮,除了肉,只剩縱橫密佈的筋脈的人體。功夫好的人,是象貓那樣,肌肉鬆松的,用全身筋撐住身體的人。這樣的身體,就是傳統說的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身體,時刻處於放鬆狀態,時刻處於爆發狀態。用散打的話來說:手啊,腿啊什麼的,小意識特別好。
昨天在操場上看一幫人打籃球,一個小個子很令人矚目,他總能從一幫高個子中截到球,而傳球的動作,球在空中畫出一道直線,象彈射出去的一樣。
傳統用樁功、易筋經之類訓練全身筋的協同意識,這個已經可以理解了。那為什麼現代搏擊不練這些,照樣出高手呢?原因很簡單,搏擊動作反覆訓練以後,肌肉就放鬆了,筋的意識就起來了。現代和傳統,其實是殊途同歸。(現代文明社會與古代吃飯分生死的武功,怎麼有可比性呢)
擴大點說,象小個子打籃球那樣,熟練的動作就是放鬆的動作,熟練勞動的狀態就是筋撐的狀態。“意”是協同的趨向,是應敵時整體運用身體的傾向,是不經由大腦思考的低階反射。
太極無疑是求整力和敵我協同的最 好例子,巴西柔術同樣貫穿著太極思想。但巴西柔術為什麼會成為實戰武術,而太極拳卻成為怡情的東西呢?原因是:太極拳是關於“意”的一種人體表演,所以很好看,卻沒有把“意”貫穿在真實的打鬥裡面。這種核心沒有傳出來。
太 極 大 師的擂臺表現,和普通拳手沒有什麼不同,因為,你不可能把那種關於“意”的表演,放在真實的打鬥裡面去,因為並沒有實戰,古代的拳術沒有一個弱的,全是靠拳頭吃飯的人,他們的拳術能弱嗎?
打個有趣的比方,電影裡表現一個人的堅強,會用“剛毅的眼神和話語”去表現,但很遺憾,這只是外在的表現。真 正的堅強,是長期對生活的抗爭中體現出來的。真正堅強的人,說不定連“剛毅的眼神”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