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消費,而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窮爸爸富爸爸》
羅伯特·清奇在他的著作《窮爸爸富爸爸》中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資產和負債。
他認為,富人和窮人產生財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富人的財富來源於資產複利,而窮人卻一生都在為負債而工作,更為直白一點說就是,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那麼,到底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
我們通常說的房產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
2021年還剩最後一天,對於現在的你而言,你名下的房子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
討論這個問題針對的是所有有房子的人群,不光是有房貸正在還月供的人群。
負債的表現形式,通常有三個:
一是消費負債,比如說花唄,借唄等等,主要用於日常消費,這個金額不大,卻貫穿生活日常。
二是經營貸,主要是生意人,個體戶或者企業用於日常經營的貸款,這個也不在咱們今天的討論範圍。
最後是房貸,居民負債槓桿撬動房產是中國房地產做大做強的根本。
這都是很明顯的負債,沒有什麼爭議,但在實際生活中,與居民財富和民生基礎強關聯的房產,尤其是有房貸的房產,在2021和接下來的時間裡,對房子意識層面的認知是怎樣的,房子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
其實在大多數人的意識層面,房子屬於資產,其實這屬於一種概念混淆,也就是不加區分和思考,一概而論下的定義,並不精確,沒有精確性的定義就不能稱之為定義。
首先,對於房子,尤其是沒有月供已經租出去的房子,實現了現金流流入,這當然可以稱之為資產,因為它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的金錢收入。
但是,對於已經交付的房子,毛坯,沒有裝修,不能出租,每月沒有現金流流入,還要不停的還給銀行月供,你說這是資產還是負債?
房子的居住價值和收益價值沒有有效利用,但是每年物業費照交不誤,你說這是不是負債?
要知道,在中國,買房子,買的是70年的使用權,不使用就是純粹的浪費。且不說這房子背後的隱形成本,每套房首付都是好幾十萬,這幾十萬用來炒股能不能賺錢?用來投資創業能不能掙錢?最差,存銀行有沒有利息?
《窮爸爸富爸爸》裡說,“把錢放到您口袋裡的是資產,把錢從你口袋裡掏出來的是負債!”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年輕,又有拼勁,早早地就坐上了公司裡營銷總的位置,因為本身就是這個行業的,遇到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沒少賺錢,出於對房子是資產的執念,也在順風順水的時候對這大宗商品房子買買買,然後準備等著行情週期套利躺贏。
人的成功是99分的努力加上1分的運氣,這位朋友就運氣很不好,儘管他眼光獨到,每套房的價格都是在當時那個環境下買的價效比較高的房子,但是耐不住2021樓市灰犀牛的到來啊,市場環境下行之下,各大房企裁員降薪,房產需求萎縮,整個市場幾乎躺平,內在流動性被卡死。
原本每個月好幾萬的月供對於之前的他來講還算順當,如今薪資上提成就缺口了一大半,底薪還不能正常發放,就他這還是好的,天天感嘆沒有失業是多麼的幸運,一旦失業,他幾個月月供加起來就夠壓死他的了。
網上法拍房數量的激增就知道有多少人在垂死掙扎了,不到萬不得已,誰會捨得撒手房子?
更深一步講,不光是需要還銀行放貸的房子被稱之為負債,從根本上講,只要不是透過贈與或者遺產得到的房產都算是負債,因為,擁有這類房子卻沒有發揮它的居住價值的話,它附帶的一系列附屬支出就屬於負債,房子越大,支出就越大,現金就會透過支出不斷的流出,就是負債輸出。
當然,這類房源的負債面要比需要還月供的房子負債面小得多,大概只涉及到物業費,房地產稅,維修費,公共設施費等。
2021年馬上過去,2022年房地產形勢仍舊十分嚴峻,此時買了多套房在還月供的你,感受如何呢?還是為自己當初敢於出手的勇氣而喝彩麼?還是在苦苦掙扎著,開始理性分析自己的資產配置了呢?
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