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1月3日出生的名人偉人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帥孟奇(1897年1月3日-1998年4月13日),出生於湖南省漢壽縣。192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我黨組織戰線傑出的領導者,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顧問。
樓適夷(1905年1月3日~2001年4月20日),原名樓錫春,現代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浙江餘姚人。中共黨員。1931年,從事左聯和文總的黨團工作,任《前哨》編輯,後參加反帝同盟,在中共江蘇省委工作。1933年被捕,1937年出獄,歷任新華日報社副刊編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抗戰文藝》及《文藝陣地》編輯、代理主編,新四軍浙東根據地浙東行署文教處副處長,《新華日報》編委,《時代日報》編輯,出版總署編審局副處長,東北軍區後勤政治部宣傳部長,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顧問,《譯文》編委。
朱物華(1902年1月3日-1998年3月11日),又名佩韋,原籍浙江紹興,江蘇揚州人。無線電子學家、水聲工程專家,電子學科水聲學科奠基人之一。從事教育、培養人才工作達68年,講授過無線電原理、電視、資訊理論等21門課程。十分重視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對新技術也十分關注。開創性地編寫了電信網路、無線電原理、電視學、電力傳輸、電力系統自動化、電氣自動化、電力系統中的頻率自動調整、資訊理論、水聲工程原理和聲全息技術等教材。
王重民(1903年1月3日~1975年4月16日),曾化名鑑,字有三,號冷廬主人,河北高陽縣人。中國古文獻學家、目錄學家、版本學家、圖書館學教育家、敦煌學家。曾兼任過保定河北大學國文系主任和北京輔仁大學講師,其主要工作則是在北海圖書館(今北京圖書館)整理古籍和主持編制大型書目、索引。
黃文熙(1909年1月3日-2001年1月1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省吳江縣。水工結構和岩土工程專家,我國土力學學科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事業的開拓者。在水利水電工程、結構工程和岩土工程幾個領域中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致力於水利水電工程教育事業半個多世紀,培養了大批工程技術人才。
楊得志(1911年1月3日-1994年10月25日),原名楊敬堂,湖南省醴陵南陽橋(今屬株洲)三望沖人。1928年1月,投身革命參加湘南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紅軍第十一師班長、排長、連長、第九十三團團長、紅一軍團一師一團團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吳承明(1917年1月3日--2011年7月14日),出生於河北省灤縣。中國當代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史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主要著作有《帝國主義在舊中國的投資》、《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史料叢刊》(主編)、《中國的現代化:市場與社會》、《經濟史:歷史觀與方法論》、與許滌新共同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與董志凱共同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1952)》等。
關士聰(1918年1月3日-2004年4月5日),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南畔村,區域地質學家、油氣地質學家。早年主要在秦嶺、新疆、東北和內蒙古等地進行地質礦產調查。自20世紀50年代起,主要從事油氣地質勘查和科學研究工作。在30多年的找油實踐中,為我國一系列油氣田的發現和開發作出了貢獻,成績卓著。他工作領域廣,在油氣地質學、石油地層學、構造地質學、沉積學、礦床地質學等方面,也取得了開拓性的成果。
謝鑑衡(1925年1月3日-2011年2月9日) ,湖北洪湖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泥沙專家,武漢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長期研究黃河泥沙問題,對黃河下游河口三角洲演變,縱剖面形態變化和河床抬升的物理機制及治理途徑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探討。
吳明珠(1930年1月3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農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員,瓜類育種專家,第一批獻身中國邊疆園藝事業的女科學家。長期從事西瓜、甜瓜遺傳育種研究,育成了'皇后'等哈密瓜新品種,為發展新疆的瓜類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最早開始新疆甜瓜地方品種資源的收集和整理,挽救了一批瀕臨絕跡的資源,並建立了甜瓜育種和無土栽培的技術創新體系。
幹福熹,1933年1月3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光學材料、非晶態物理學家,中國鐳射技術的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光學和鐳射材料、非晶態物質結構和性質,特別是玻璃的光學和光譜性質的研究,以及光電子技術的研究、特別是光通訊和光儲存等功能材料的光學、磁光和電光性質的研究 。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喜歡就點贊關注小編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