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歷史教科書中,《唐宋時期的外交關係》這一章節裡。分別從兩個維度介紹了中華與世界的關係。
第一個維度便是朝貢體系的概括,主要論述了中華文明作為農耕文明極致的代表,與草原文明之間的關係。
大部分時間中華文明都奉行”無限優越感“的我尊你卑式外交秩序,即使在軍事能力比較虛弱,不得不接受草原民族的軍事勒索而支付大量物資時,中華文明也將財物稱為“禮物”,以“賜予”的名義給予草原民族。維持表面的“優越感”,比如初漢、宋等時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作者頭像閱讀往期文章。(這是他們教材的觀點,非筆者觀點,勿噴。)
另一個維度便是論述中華文明與其他農耕文明的關係,或者說是對其他農耕文明的塑造。這個維度的主要研究物件是朝鮮、日本與越南,這三個農耕文明,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漢化”。
在朝貢體系裡面,除了草原的野蠻民族之外。還有一些農耕文明也被納入了中華文明的朝貢體系,他們就是朝鮮、日本與越南。
與遊牧民族不同,他們也是農耕文明,有固定的居所。在公元后的第一個千年裡,人類文明的全球化開始覆蓋到這些地區。
受到全球化的影響,這些地區開始逐漸形成城鎮。
在他們龐大鄰居中國的近距離影響下,他們的文明基本都被中華文明塑造成型,從中華文化中吸收了大量的元素。
但是與中國南方完全被同化了的民族不同,這些民族在接受中華文化。藉助中華財富與武力的同時,保留了自己的獨立、民族特色與身份,一直延續到現代社會。
這種情況有點類似20世紀,亞非大陸對以歐美為中心的文化的態度,儘管大量地吸收歐美的“現代”文化,但基本上保留著自身的獨立。
儘管他們都深受中國的影響,但是朝鮮、越南、日本與中國的關係卻各有不同。
在朝鮮方面,中國雖然多次對其使用武力。但均未成功。遂退而求其次,將朝鮮變為中國的附屬國,納入朝貢體系,讓其保持基本獨立。
朝鮮以前也是三分天下,但後來新羅在中國的幫助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朝鮮半島,建立了政權。因此,在此後的幾百年裡。統治階層一直透過中國的任命來認定其合法性。
朝鮮社會割裂嚴重,上層貴族崇尚中國的儒家、道家、佛教以及管理機制。漢化程度極高,奉行儒家的男尊女卑、一夫一妻(可以多妾,但是隻能有一個正妻)的道德理念。
就連新羅的首都金城,也是仿照長安建造的“微縮版的長安”,官僚體系也基本照搬中國。
但朝鮮卻沒有實行大規模的科考制度,基本沒有社會流動性。因此與高度漢化的精英相比,下層群眾受教育程度極低,大多都不識字。很長一段時間處在母系社會,盛行走婚制,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奴隸。
直到公元1400年左右,朝鮮在漢字的基礎上發明了表音文字,才大規模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受教育程度。
越南作為中華文化圈裡最南端的民族,經歷了與朝鮮非常類似的發展過程。也深度學習了儒家理論。也照搬中華文明的治理體系和文學藝術形式。與朝鮮類似,越南也在朝貢體系基本保持了獨立。
但越南的情況跟朝鮮還是有所不同,越南的文化中心紅河谷一帶。在將近1000年的時間裡,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在這段時間裡,越南是由中華文明任命官員直接管轄,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到唐朝末年,中華文明衰弱。越南才自立成功,但此後一直都非常小心地和中華文明保持朝貢姿態。
越南北部地區的漢化程度比朝鮮半島更高,除了完整地照搬語言、文字、文化藝術、官僚結構和禮儀流程之外,它還完整地借鑑了科考制度。這是和朝鮮的最大不同之處。
因此底層民眾也有了較好的向上的流動性。科考內容和中國一樣,都是儒家理論,所以儒家的理念得以沿著科考制度深入社會基層。
北部地區的上層社會精英高度認同中華文明,根本不認為自己是異族。他們以中國人自居,認為自己只是中華文明在南部的延伸。
北方漢化地區的各方面都高度發達,於是順勢南下,逐漸統一了越南全境。
下圖藍色部分是原本屬於中華文明的越南部分,而橘色部分是原本的佔婆王國。
佔婆是東南亞的古國之一,與扶南(今柬埔寨)一樣。是最早有史可考的國家,領土的範圍大概是現在越南的中南部,也就是漢朝所建的日南郡的大部。 其居民主體是源自印度族的佔族人(現在還沒有完全被越人同化,是越南和柬埔寨的一個少數民族),所以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極深,一度信仰婆羅。
不過越南的南方民俗與北方區別非常大,當地風俗與東南亞的民俗更加接近,比如重女不重男、喜歡鬥雞等等。
越南也慢慢地在漢字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表音文字“chu nom”(字喃)。這種注音也在從沒機會受教育的女性當中,慢慢傳播開來,逐漸發展成為了今天的越南語。
與越南、朝鮮不同,日本和中國隔著100多里的大海。中華文明從未佔領過日本或者發動過有威脅的行動,日本對中國的借鑑與學習完全屬於自願。
對中國的學習在公元7-9世紀達到高峰,這個時期的日本經過幾十個貴族領主的互相兼併,初步完成了統一。
他們發現唐王朝的官僚體系對統治遼闊的領土非常有效,所以便大規模地派人去中國學習,系統性地複製了唐王朝的治國理念和官僚體系。
第一個領導“遣唐使”運動的領袖是聖徳太子(公元572年-公元622年),他大規模地派遣僧人、學者、藝術家以及學生來到中國學習,回國之後學以致用。
公元604年,聖德頒佈了《17條法律》,宣佈日本統治者比同中國皇帝,推行佛教與儒家。
這部法律很好地體現了孔子的理念,強調統治者的道德修養水平是決定社會和諧與否的關鍵因素。
接下來的幾十年,日本又相繼採用了中國的宮廷禮儀、官僚秩序以及名稱,甚至採用了中國的歷法。
自然而然,接下來又照搬了中華文明的稅務、法律、管理和行省制度,至少紙面上都搬來了。
仿照中國的首都長安,日本先後建了兩個都城:奈良和 平安京(現在的京都)。
中國的文化傳統,與政治體系一樣在日本生根發芽。日本開設了大量的佛教學校,除了佛法以外。中國的藝術、建築、教育和醫學都得到了廣泛傳播,當世的苦難、耐心以及來世的佛法觀念也深入人心。
上層的社會精英們尤其欣賞中國的書法以及詩詞。
在不受脅迫的情況下,日本人得以自由地選擇學習的內容。到了公元10世紀,日本有計劃地、成規模地吸收中國文化才告一段落。
然而民間的商貿以及僧侶之間的交流依然繼續著,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前仆後繼、源源不斷地前往大陸。
幾百年來,日本有選擇地把中國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形成了與中國文明不盡相同的獨特的日本文明。
比如,在政治方面。日本從未像中國一樣形成強力的集權體系。儘管皇帝在朝堂的禮儀和文化上依然享有重要地位,但他們實際上卻沒有什麼真正的權力,權力都被幾大貴族門閥瓜分。(有點類似東周時期的周天子)
再比如,與中國的科舉制度相比,日本錄取的都是貴族子弟。
當天皇的權力被進一步分散,各地的貴族門閥便開始培養自己的武裝力量,這就是著名的日本武士階層。
武士階層走到哪都佩戴著獨特的彎刀,他們有著特點非常鮮明的價值觀——勇敢,忠誠,耐心,榮譽,武藝精湛和寧死不降。
日本對軍事力量的崇拜,與中華文明“尚文不尚武”的風氣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11世紀的一個高官甚至寫道:“一個受過教育的人,攜帶武器是一種恥辱”。
而日本人對此則完全不同意。
在宗教方面,日本也與中國不太一樣。
儘管接受了佛教,但日本的原生信仰並沒有消失,後來和佛教的儀式合二為一,形成了日本特色的佛教禮儀。
文學與藝術方面,日本借用了大量漢字。不過也發展出了自己的詩文表達方式:短歌(tanka)。
尤其是在平安時期(公元794年-1192年),這種詩賦文化在皇室貴族之間頗為盛行。貴族婦女們聚在一起,吟詩作賦、插花。中國的詩人大多都是社會精英里的男性,而日本的詩詞則大多為女性所作。
公元1000年的日本名著《源氏物語》,就是女作家紫式部所作。
在社會關係方面,與朝鮮不同,日本的女性沒有受到太多的儒家影響。比如寡婦不得再婚、婦女要裹腳之類的。
大概是因為日本輸入文化的時候,是鼎盛時期的唐王朝,而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女性最為開放的朝代。
日本婚後,妻子仍然居住在自己家裡。生出的孩子由外公撫養,丈夫只需要晚上到妻子家居住,天亮後就得離開。所以日本女性沒有發展出中國女人那樣的觀念,結婚與離婚都比較容易。妻子不給丈夫開門,基本就宣告離婚了。這些都與儒家的道德觀念相違背,直到14世紀才慢慢消失。
雖然12世紀之後,日本女性的地位就開始下降,但這並非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而是由於武士文化的興起。
由於武士對領主的效忠取代了婚姻關係的結盟手段,女性的社會地位開始下降。這是日本國內原生的現象,與中國無關。
日本這種大量借鑑中國文化,同時又保持自己文明特色的情況。為他們以後在十九世紀遭遇西方文明時提供了良好的模板。這一次日本借鑑外來文明,又一次大量借鑑的同時,又沒有丟棄自己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