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法老和眾神的國度,尼羅河從這片土地流過,滋潤了這片土地,讓一切生靈得以存活,神明賜予這片土地最寶貴的禮物,即肥沃的土壤、石頭和莎草,使得這裡孕育出領先的先進文明。自從公元前3100左右這裡誕生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在接下來的幾千年中,古埃及經歷了諸多的王朝更替,以及外族的入侵,最終在興衰更替中迎來了終點,成為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
- 史前的古埃及
史前階段的古埃及進入舊石器時代要相對較晚,經考古研究證明,最早的文化大約在距今18300年前-17000年前之間的庫巴尼耶遺址,人們在遺址中發現了各種加工稻穀的石器,主要包括石臼、石磨盤和石杵,他們已經懂得脫去稻穀表面的皮食用。在距今14560年的圖什卡遺址中,除了石磨具,還有非常薄的石片工具,這些石片主要充當鐮刀的用途,除此之外,在庫姆—溫布和伊斯納遺址也發現了石器工具。但與文明還相差較遠。
又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大約在距今12000年左右,在埃及東部沙漠地區的拉克特綠洲裡發現了箭頭和鐮刀,說明古埃及已經進入中石器時代,但並不能說明已經從狩獵採集過渡到農耕生活。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古埃及進入新時期時代的文化,主要包括塔薩—巴達裡文化、 法雍文化和梅里姆達文化,這些文化屬於農牧業混合的文化。進入新時代後,古埃及人已經懂得進行農業灌溉,還與紅海地區的人進行貿易,用貝殼充當“貨幣”。
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古埃及正式開啟農耕時代,在法尤姆A型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呈批儲存的大麥和小麥;在公元前4800年左右興起的梅里姆達文化遺址中,已經開始出現早期城鎮;到公元前4500年的奧瑪裡文化和巴達裡文化時期,古埃及人已經全部定居下來,除了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手工業和漁業,礦石開採業及冶煉業開始出現,在這一時期古埃及人已經有了靈魂的觀念,開始出現土葬和陪葬品,這一時期處於銅石並用階段。
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涅伽達文化Ⅰ時期,古埃及開始進入金石並用階段,銅器開始得到廣泛使用,並開始出現金屬加工的車子,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私有制,陶器上都標有特定的符號,甚至出現了象徵王權的紅冠標誌和象徵王銜的鷹;這一時期還在狄奧斯波里·帕爾伏發現了城牆,這種有城牆的城鎮出現,則真正標誌著城市文明的產生,因為傳統氏族社會時期無法建造這種大規模的建築,而為保護城市的私有財產,就必須組織大量的勞動力修建防禦性的城牆。
事實證明城市文明及城牆的出現,並沒有減少人們之間的紛爭,反而使戰爭越來越多。公元前3500年左右,涅伽達文化Ⅱ取代了公元前3800年左右在下游出現的馬阿底文化,早期城邦國家開始出現。這一時期的墓葬已經成為豪華的磚坯畫墓,取代了傳統的坑穴墓,這些磚坯原本是用來修建房屋的,現在卻用來修建墳墓,可見古埃及人對墓葬的重視程度,陵墓中發現的亞麻織品上,畫著身著華服的貴婦坐於船上,泛舟於尼羅河,而其他人則在用力的划船,這些人一看就是奴隸,可見古埃及這一時期階級社會發展的比較成熟。
- 前王朝時代
與蘇美爾歷史比較相似,古埃及也經歷了城邦爭霸的時代,一個個小城邦國家互相爭奪著霸權,其中最早有記載的城邦國王為蠍子王。大約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上埃及一位國王的陵墓中發現了蠍王權的標頭,圖畫中國王的頭部有象徵王權的白冠,他的手部拿著一把鋤頭,學者猜測可能表示在主持一種儀式,他的前面有恭敬的官吏,後面有舉著傘的僕人,畫面中還有一面畫有獅子的旗幟,從內容上來看他似乎是剛剛結束一場戰役,打敗了另一個邦國或者鎮壓了平民的叛亂,畫面下方還有奴隸在尼羅河兩岸勞作的場景。考古學家稱呼這位王為蠍子王一世。
在希拉康波利斯還出土了另一位稍晚的城邦國王的陵墓,人們稱呼這位統治上埃及的王為蠍子王二世,現在一般將納爾邁稱呼為蠍子王二世。在納爾邁調色盤中,為我們形象地描述了城邦爭霸時期的歷史畫面,那時小王國之間的戰爭是非常激烈的,被俘虜者或者被殺,或者成為奴隸,征服過程中納爾邁頭戴白冠,凱旋而歸的納爾邁則頭戴紅冠,那時已經有4個同盟國臣服於他。
根據納爾邁權標頭的記載,納爾邁曾抓獲俘虜12萬人之多,大型的牲畜有40萬頭,小型牲畜有142萬頭,他還迎娶了北方的一位公主,當然那個國家已經戰敗,這是一種屈辱。除此之外,還有反應聯邦混戰的戰場調色盤,具有象徵意義的公牛調色盤,以及石刀象牙柄上的水陸戰圖。
就這樣在納爾邁的鐵血征服下實現了上下埃及的統一,一些放棄抵抗的小國,或自願或不自願地放棄了王權,納爾邁結束了征戰,實現了整個埃及的大一統,他在上下埃及的交界處興建了孟菲斯城,但整個王國的中心還是位於上埃及的提尼斯。
- 早期王朝
第一王朝
公元前3世紀的埃及祭司及編年史學家馬涅託,則將實現上下埃及統一的美尼斯和納爾邁看作一個人,這可能除了與戴過象徵上下埃及統治權的白冠和紅冠有關外,還與納爾邁的一個王名(mn)有關。實際上美尼斯也即納爾邁並沒有完全實現古埃及的統一,他只不過作為一個征服者將其他土地上的邦國征服,讓他們臣服,在他之後還要經過幾百年的征伐,古埃及才會迎來真正的政治經濟統一。
在尼羅河上游,努比亞文明基本上與古埃及文明同步發展,他們是非洲黑人最早的文明,但在荷爾·阿哈法老將統治勢力擴充套件到第一瀑布後,繼位的哲爾法老則對他們發起了進攻,並將功績刻在岩石浮雕上。實際上美尼斯在統一上下埃及後,就對努比亞發起了數次侵略戰爭,在勝利回國後,將功績刻在烏檀紀念碑上。除了上述的前三任法老,此後很多任王都記有戰勝努比亞的銘文。努比亞彌補了埃及在牲畜和奴隸上的不足問題,埃及人逼迫努比亞人去滿足他們對黃金、木材、石料上的需求,埃及征服者們還用大象和驢子運回大量的香料、象牙和豹皮。直到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時期努比亞才擺脫受欺負的局面。
在第一王朝的法老中,公元前3000年左右法老杰特在位期間,實現了與西亞地區的頻繁貿易往來;公元前2950年左右,法老登成為第一個實現古埃及真正意義上政治統一的王,他被正式描述同時戴上了紅白雙冠,宮廷禮儀和行政機構也在他統治期間建立,並且被後續的法老沿用;公元前2930年登去世,他的兒子阿涅德吉布繼位,但很快就因政局動盪不安被瑟莫赫特推翻,刻有他畫像的花瓶上王名也被抹除;瑟莫赫特靠篡位成為法老王,在他統治期間埃及則繼續處於混亂動盪的局面;公元前2900年,法老卡阿結束了混亂動盪的局面,但最終卻因為家族絕嗣,導致在他去世後古埃及第一王朝結束。
第二王朝
公元前2890年,霍特普塞海姆威在王位爭奪戰中獲勝,開創了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年,法老拉內布繼位,他共在位39年,是首位將太陽神拉納入自己名字中的法老,這一點與兩河流域文明的王比較相似,體現了對神明的崇拜。公元前2800年法老尼內特吉在位期間,下埃及地區發生了叛亂,在鎮壓過程中兩座城被摧毀,在他去世后王朝內部立即就陷入了混亂;公元前2730年,第二王朝分裂,伯里布森獲得了上埃及的統治權,內弗爾卡拉一世獲得了下埃及的統治權,直到公元前2700年,才被法老卡塞凱姆威重新統一。在第二王朝時期,窮人雖然還會選擇土葬的方式,但王公大臣們已經選擇建設高出地面的長方梯形的平頂陵墓。
- 古王國時代
公元前2686年,賽那克特·尼布卡開創第三王朝,並定都於孟菲斯,古埃及正式進入古王國時代。公元前2660年,左賽爾法老對西奈半島發起了數次遠征行動,以奪取當地的綠松石和銅礦開採權,在他統治期間命令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伊蒙霍特普為他設計獨特的陵墓,為討國王歡心, 獲得他的滿意,最終設計了一個 6 層高的階梯狀馬斯塔巴,就是我們今天還能見到的左賽爾梯形金字塔。
左賽爾去世後,他的兒子塞漢赫特繼位後繼續遠征西奈半島。公元前2630年,胡尼法老在厄勒藩汀修建堡壘以守衛南部邊界地區,在他去世後,女婿斯尼夫魯奪得了王位,王室內部的權力鬥爭、對外征戰、奴隸起義、外族入侵,使得第三王朝覆滅,斯尼夫魯在奪得王位後,於公元前2613年開創了第四王朝。
第四王朝是金字塔時代,斯尼夫魯在南下入侵努比亞後,將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尼羅河第二瀑布,他還命令建造了3座金字塔,一座是仿左賽爾金字塔,一座是角錐體金字塔,一座是彎曲形金字塔。
斯尼夫魯的兒子胡夫,全名胡尼胡夫,是第四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在歷史記載中他是一個出名的暴君和獨裁者,有9個兒子,15個女兒,他在位期間數次出兵遠征西奈半島、努比亞和利比亞,還命令在吉薩修建了自己的陵墓,即胡夫金字塔,據希羅多德的歷史記載,胡夫金字塔從籌備到修建完,一共持續了30年,每年用工10萬人。緊挨著胡夫金字塔的還有第四王朝的哈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坐落在哈夫拉金字塔前面。
雷傑德夫是胡夫選定的直接繼承人,他繼位後只修建了一座小型金字塔作為自己的陵墓,但修建了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哈夫拉同樣是胡夫的兒子,他繼承了兄長雷傑德夫的王位,修建了古埃及第二大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史書中他也被描述為一位暴君。孟卡拉是哈夫拉之子,他與父親和祖父不一樣,是一位非常仁慈的王,是公正的審判者,他組織修建了自己的陵墓孟卡拉金字塔,但在他統治時期人們的生活恢復了穩定。孟卡拉之子謝普塞斯卡弗打破傳統,在薩卡拉建造他的陵墓,規模非常小,但到了公元前2500年左右,王朝內部還是發生了動亂,祭司集團與王權的衝突越來越大,各州地方勢力也開始發展起來。
烏瑟卡夫是法老雷傑德夫女兒的兒子,他於公元前2494年終結動亂,開創了第五王朝,他的王后是法老孟卡拉的女兒,他自己原來則是拉神的祭司長。在繼位後決定不再勞民傷財修建大型的金字塔,而是在薩卡拉用一些石頭修建了一座規模非常小的金字塔,但在阿布西爾修建了太陽神廟,他還一直不承認是自己的父親,說自己是母親和拉神孕育的,以期能鞏固統治,他開創的第五王朝是拉神崇拜蔓延的時代。
烏瑟卡夫之子薩胡拉在位期間,建立了一支海軍艦隊,並派兵多次征伐利比亞,俘虜了大量的利比亞人,還有大量的牲畜;薩胡拉去世後其弟內弗利爾卡拉一世繼位,一方面與西亞和蓬特(索馬利亞海岸)的部族保持貿易往來,一方面繼續征伐利比亞人;內弗利爾卡拉一世去世後,其子內弗勒弗拉繼位,他在位20年,但沒有留下子嗣,去世後其弟由其弟紐塞拉繼承王位。紐塞拉在位期間,終於對西奈半島進行了成功的遠征,第五王朝在他統治期間達到了鼎盛。紐塞拉之子門卡霍爾是最後一位興建太陽神廟(拉神的神廟)的法老。傑德卡拉在位期間古埃及已經變得非常富庶,使得太陽神崇拜的熱度漸漸變得淡下去,他沒有再繼續修建太陽神廟。
烏尼斯是古埃及第五王朝最後一位法老,共在位30年,在他統治期間發生了一場大的戰爭和大饑荒,處於某種目的他還接見了努比亞人的部落首領,他的金字塔修建在薩卡拉,裡面儲存著已知最早的金字塔文。因為烏尼斯的王儲都比他早去世,所以最終王位由他的女婿特提繼承,於公元前2345年開創了第六王朝。
公元前2300年,佩皮一世放棄保守的政策,對努比亞和利比亞發起軍事遠征,並在努比亞建立了商業據點和要塞。奈姆蒂姆薩夫一世在位期間,繼續對努比亞進行商業遠征,在他去世後,公元前2278年由其6歲的兒子佩皮二世繼位,但其母親曾攝政多年,佩皮二世活到了100歲,共在位94年。佩皮二世雖然不算一名昏庸的君主,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功績,只是成功抵禦了外敵的入侵,他在位期間王權日益衰弱,各州的獨立性增強,地方官員開始世襲,在他統治的後幾十年已經無力治國,整個埃及基本上處於無中央政府領導的狀態,埃及的統治勢力範圍也退出努比亞地區。實際上在他統治的後30年左右,有可能其子奈姆蒂姆薩夫二世也參與了國家的統治,但在他去世一年後,其子也隨之而去。
第六王朝末期,古埃及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在希羅多德的歷史中記載了一位名叫尼托克麗絲的女法老,但實際上與一名男性法老尼託凱爾梯是一個人,是一種訛傳,總之,在他短暫的統治下古王國迎來了終結。
據古希臘歷史學家狄奧多拉斯記載,在古王國末期,人們反抗法老和奴隸主統治的鬥爭越來越激烈,憤怒的人們甚至衝進金字塔將屍體撕成碎片,扔出金字塔,考古也確實證明他們的墓室是空的。至於古王國的滅亡原因,其一與州聯邦政治制度的鬆散管理方式有關,其二是王室、各地政府和神廟將經濟負擔強加於勞動人民身上,其三是受壓迫人民不堪忍受這種統治聯合起來的反抗。古王國崩潰後,古埃及隨即進入了第一中間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