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遭受欺辱最慘痛的一段歷史,晚清王朝的沒落腐敗雖然是根本因素,但是,西方列強的野蠻殘暴和侵略野心也是導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喪權辱國的條約就像是流行的瘟疫,開始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傳播蔓延,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英國。
這段屈辱的歷史,在新中國領導人和他們的將帥心中,始終如鯁在喉般的揮之不去,也正是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壓迫制度,中國共產黨人才會義無反顧的走上革命戰爭之路進而建立起一個平等的人民政權。
保護國家安全離不開鐵拳,當朝鮮半島戰端開啟,為了維護得之不易的和平環境,中國軍隊走出國門,踏上抗美援朝的偉大征程,就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與鴉片戰爭中帶給中國無盡傷害的英軍狹路相逢。
得知英軍進入朝鮮戰場,彭德懷一拳砸在桌上:“好!新賬舊賬一起算!”
具有中國鐵血特徵的彭德懷司令員,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職業軍人。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高階將領中,他一向以敢打惡仗、硬仗而聞名。紅軍長征時期,他帶領的紅三軍團,從江西、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走了大半個中國,也打了大半個中國,一路走來戰功卓著。
進入抗日戰爭,他作為八路軍副總司令,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對日百團大戰,充分展現出中華鐵血的風采。在解放戰爭中,他率領第一野戰軍在西北大地橫掃兇殘成性的國民黨“馬家軍”,解放包括蘭州在內的西北各大城市。這次出國作戰,毛澤東親自點將“彭大將軍”領兵與美國作戰,正是基於他敢打敢拼的作戰風格。
1950年10月25日,入朝僅一週的中國軍隊便與正在向鴨綠江畔挺進的聯合國軍遭遇交火,第一次戰役就是在這種倉促情況下發動了。此時的朝鮮人民軍已完全喪失抵抗能力,突遭阻擊的聯合國軍頓時被對面強大的火力打得暈頭轉向。
不到十天聯合國軍被中國軍隊打回到清川江南岸,傷亡15000餘人。兩天之後,不等聯合國軍回過神,第二次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九個軍在司令員彭德懷的親自指揮下在東西兩線再次打響,這次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整個朝鮮戰爭中讓整個西方世界最感震撼的一次戰役,東線長津湖與西線三所裡、龍源裡分別給予美第十軍和第九軍沉重打擊,在損失的36000餘聯合國軍中,美軍佔了24000餘人,聯合國軍出現全面潰敗。
也是在這次戰役之後,聯合國軍開始向朝鮮大幅增兵,其中包括英聯邦第一師的主力王牌部隊29旅,這個旅包括了“皇家來復槍團和格洛斯特營”這樣的王牌作戰部隊。當這個訊息傳送到志司(志願軍司令部)後,彭德懷一拳砸在桌上說:“好!咱們新賬舊賬一起算,讓他這次有來無回!”
狂囂“一個團就能打中國一個軍”的皇家來復槍團,首戰被志願軍116師打成渣。
說起這個“皇家來復槍團”來歷還真是不簡單,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跟隨蒙哥馬利在阿拉曼和諾曼底作戰中表現不俗,因其擅長陣地戰和遠距作戰,這個團大部分士兵都練就了一身好槍法,這種卓越的技能在與德國作戰時,給德軍造成了極大殺傷。
此次出戰朝鮮與中國軍隊作戰,全團上下從心裡都沒有把手持落後武器的中國軍人放在眼裡,德國士兵那麼精良的武器裝備都敗在手下,打垮中國人那就更不在話下。看到鬥志喪失一路潰敗下來的聯合國軍士兵,這些趾高氣昂的英國人就顯得更加囂張,他們吹著口哨斜視著從身邊走過的韓國人,每個人嘴角都掛著嘲諷的微笑。
團長阿爾斯特更是誇張地把雙腳搭在吉普車風擋玻璃上,用近乎於辱沒的口氣對身邊的副官說:“瞧瞧,這些亞洲人除了能糟蹋糧食,還能幹點什麼?”
彭德懷並不打算留給麥克阿瑟的聯合國軍太多逃竄的時間,經過短暫休整補充後,志願軍與恢復過來的朝鮮人民軍於12月31日,向聯合國軍再次發起攻擊,第三次戰役開始。
這次中朝聯軍發起的攻勢更加猛烈,聯合國軍剛剛在臨津江建起的防線很快就被中朝聯軍突破,聯合國軍再次潰敗,此時的中國軍隊加緊追擊腳步向南突破,第39軍的116師與其他兄弟部隊一樣向南突擊。
1月3日,當部隊追擊到釜谷裡附近,116師347團得到當地人提供的一份情報,在釜谷裡小鎮有一個連隊的大鼻子黃頭髮的外國人。朝鮮與韓國部隊都還沿用著日本人的編制,一個聯隊則就是一個團,而得到訊息的我347團還以為是我軍編制的一個連。
於是命令1營的副營長傅學軍率領3連去消滅這股敵人,之所以只排一個連,因為此刻的敵軍已經完全沒有了繼續作戰的勇氣,一路上碰到的敵軍不是逃竄就是投降,這次派一個連已經算是相當重視了,卻不料這一去卻逮到了一條大魚,就是英國人的王牌——皇家來復槍團。
本來英軍來復槍團在韓國軍隊的後方,並沒有在第一線。想著韓國人怎麼也能抵擋幾天,沒有料到中朝軍隊的攻勢速度如此之快,不到半天就越過臨津江突破了韓軍的防線,韓國人後撤的速度絲毫也不遜色中國軍隊追擊的速度。
沒有接到撤退命令的皇家來復槍團,只好繼續守在自己的陣地上,從這點來看,英國人還挺遵守戰地紀律的。不過他們的傲慢也讓他們對目前的危險顯得毫不在意,或許他們真的以為自己具有能幹中國軍隊一個軍的實力。
傅學軍副營長帶著3連到了小鎮派一個小組前去偵察,才發現那裡駐紮的是英軍來復槍團,人數遠遠多於自己帶來的部隊。他命三連長將部隊佔領制高點,自己抓緊回團部報告,這可是實實在在的一條大魚,說什麼也不能讓到嘴的肥肉跑了。
聽了傅學軍的報告,團長立即派7連前往增援,此時的釜谷裡小鎮已經戰火紛飛。英軍很快就發現了3連的意圖,戰鬥瞬間打響,3連全體指戰員犧牲巨大,無一人退卻。7連很快趕到戰場投入戰鬥,英軍連續組織了六次進攻都被打退,陣地依然在中國軍人的手上,此時英軍才真正意識到災難正在向自己走來。
當英軍組織最後一次進攻時,高地上的志願軍戰士只剩下17人,彈藥也已基本打光,連長重傷,指導員、副連長都已犧牲,司號員鄭起拿起身邊的軍號,他準備用軍號發起對敵人的衝鋒,當敵人離高地越來越近時,突然嘹亮的衝鋒號在陣地上吹響,軍號聲在山谷中迴盪著,英軍被這驟然響起的軍號聲嚇破了膽,很多英軍士兵掉頭就跑。
陣地再一次被我們志願軍戰士牢牢地守住了,英軍在這一刻開始絕望,而我軍的增援部隊也已趕來,不可一世的皇家來復槍團早將英軍的榮譽丟到雲外,只顧得四散逃命,英軍王牌來復槍團一營兩個連被徹底殲滅。曾傲慢嘲笑韓國軍隊的那位阿爾斯特團長,此戰之後再也沒有向韓國盟友露出過輕視的尊容。
志願軍第50軍149師用輕武器創下擊毀英軍重灌坦克的成功戰例,彭總要求全軍推廣
“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三個步兵連,殲滅了英國一個重坦克營,斃傷俘英軍三百餘人,繳獲、擊毀坦克三十一輛......”
這是1951年2月26日人民日報報道朝鮮戰場上的一個戰例,報紙上的“某部”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149師,而在後來第50軍的戰報裡,這篇報道存在著比較大的出入,50軍戰報中是這樣記載的:志願軍50軍149師445團1營和446團2營經過三小時激戰......炸燬敵坦克和裝甲車27輛、汽車3輛,繳獲坦克4輛、裝甲車3輛......,在戰報裡也未提到“重坦克營”這個字眼,或許是因為採編人員將“裝甲車”與“重坦克”相混淆才出現這樣的報道,參戰部隊也不是三個連,而是兩個營,兩個連的兵力在300左右,而兩個營的兵力則達到了800人以上。
但是,用輕武器消滅英軍坦克的事實是真實存在的,這場戰鬥也是發生在第三次戰役與消滅英軍來復槍團一營同個時間段。
第三次戰役打響後,50軍149師在突破聯合國軍防線後,向漢成進發。1月3日行進至高陽發現從東邊的公路上一長溜的機動車燈光閃耀,馬達轟鳴,445團一營和446團二營分別埋伏在公路兩側的山坡上,等到敵軍越來越近,發現大批坦克、裝甲車和軍用卡車,他們後來才知道這支部隊是第八國王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派往漢城的機械化營,也就是“皇家重坦克營”。
遇到這支勢力不可小覷的英軍坦克部隊,194師兩個營自然是不會放過,一陣機槍迫擊炮掃射炮轟,卻發現這些輕武器對英軍坦克兵不起作用,於是,組織爆破組多個向英軍坦克靠近,這些坦克都是百夫長重型坦克,鋼板裝甲較厚手榴彈和炸藥包根本無法擊毀,戰士們只好採取炸斷坦克履帶的方法,在掩護組對敵軍火力攔阻時,抵進目標將炸藥包和爆破筒塞進坦克履帶,就這樣前後坦克均被癱瘓而無法前進,夾在中間的英軍其他坦克和裝甲車、汽車無法前行倒退,一個個都成了活靶子。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激戰,傷敵200餘人,俘敵少校營長柯尼斯以下官兵227人,炸燬繳獲坦克裝甲車31輛。這場用輕武器殲滅叢集式坦克的作戰方法,成為朝鮮戰場上的首例成功戰例。接到戰報的彭德懷非常興奮,讓參謀立即發報給50軍,讓他們把這次打坦克的成功經驗迅速整理成冊報到志司,由志司向各個部隊下發推廣。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不到兩個月,就發動三次戰役,並在第三次戰役連續重創英軍的皇家來復槍團和重灌坦克部隊,這使的英軍這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顏面盡失,但這並不是結束,在後來中國人民志願軍殲滅英軍王牌中的王牌“格洛斯特營”時,真正引發了英國國內和朝野震動。
“格洛斯特營”的徹底覆滅,讓英國舉國震驚,英國媒體驚呼:災難的一天!
追溯“格洛斯特營”的建軍歷史,它比象徵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誕生的“珍妮紡布機”還要早上71年,比投入使用的“瓦特蒸汽機”更是早了91年,1950年這支英國王牌部隊登上朝鮮半島時,它已經成立了256年,是英國最具歷史光輝和皇家榮耀的功勳部隊。
十九世紀初,南格洛斯特郡的61步兵團與被格洛斯特郡的28步兵團合二為一,與法國拿破崙在亞歷山大戰役中被法軍包圍,格羅斯特郡團計程車兵毫無懼色站成兩排背靠著背面向法軍繼續英勇作戰,也是這一戰讓這支部隊贏得了“英國陸軍雙徽營”的榮譽,成為英國軍隊裡唯一一支在軍帽前後佩戴雙徽的部隊,以此褒獎他們在那次戰役上的英雄表現。
1950年,“格羅斯特步兵團”第一營(就是被志願軍殲滅的格洛斯特營)配屬英軍第29旅加入聯合國軍參加了朝鮮戰爭。五次戰役的前四次戰役,這個營都安然無恙,在第五次戰役剛開始不到一週,就遭到被志願軍徹底殲滅的悲慘命運。
1951年4月22日,中朝聯軍發動的第五次戰役正式打響,臨津江北岸的志願軍第十九兵團63軍187師的攻擊對面,就是這支成軍百年的英國“格洛斯特營。”在進攻之前,187師在臨津江設定了兩個渡河澱,一個是擔任主攻的560團正面位置,還有一個在隱蔽的側翼。
進攻開始,560團連續組織了四次強攻都被對面英軍擊退,這幾次進攻都屬於有目的的佯攻,在另一個隱蔽的渡河點,我軍已經安全渡過1000多志願軍士兵,隨即展開對英軍的圍攻。
至夜裡11時,560團已全部渡過臨津江,對英軍陣地發起猛攻,“格洛斯特營”這支英國王牌也真不是白給的,一次次擊退了560團的攻勢。白熱化的戰鬥持續到23日,英軍陣地依舊沒有被我軍突破。187師鐵了心要殲滅這支英國王牌部隊,為了防止敵軍增援,陸續佈置了559團和561團各一部在敵人援助的必經之路上設下阻擊陣地,以保證560團圍攻計劃的順利實施。
此時的英軍雪馬裡主陣地已被其命名為“格羅斯特山”,唯一一條通向後方的道路還在自己手上。當英軍後方一個運送彈藥補給的保障梯隊再次進入格洛斯特營之後,志願軍187師派出的一支部隊在後方將英軍最後一條安全通道徹底切斷,格洛斯特營已完全落於志願軍187師的包圍之中。
而面對這種危險境遇,英軍29旅旅長布羅迪准將則命令他們堅守待援。對此格洛斯特營營長詹姆斯·卡恩中校並無異議,他認為以自己在主陣地周圍佈置的外圍陣地強大的火力網就夠中國軍隊受的,沒有十天八天中國人根本別想攻進來,有這幾天聯合國軍空中的轟炸機和地上的裝甲坦克火炮,中國軍隊能不能跑得了還要看運氣。難怪他會有這樣的自信,陣地上700多名英軍士兵那都是經歷過二戰的老兵,不光是經驗豐富,火力也超過中國軍隊幾個等級。只可惜他的自負坑苦了他手下計程車兵們。
560團2營和3營9連的進攻屢屢受挫,團部調1營向英軍後翼發起猛攻,最終在我軍前後夾擊之下,英軍開始出現潰敗,外圍陣地被志願軍一一攻克,英軍防禦範圍越來越小。詹姆斯·卡恩中校開始向旅長布羅迪求援。
而遠在歐洲的英國內閣和國內媒體此時此刻對朝鮮戰場“格洛斯特營”被中國軍隊包圍的戰況開始變得焦慮不安,英國首相直接將電話打到美國白宮,很嚴肅的告訴艾森豪威爾:格洛斯特營的命運直接關係到英國國內的政治影響,如果發生不應該發生的災難結果,這對英國軍隊的榮譽是致命的打擊!
這番話引起艾森豪威爾的高度關注,接到白宮電報後的李奇微,壓力陡增,命令在雪馬裡附近的所有聯軍部隊對格洛斯特營實施救援。英軍27旅率先派“諾森伯蘭郡團”1營向雪馬裡開進,韓國一個團、菲律賓營、比利時營相繼馳援雪馬裡。早已做好準備的志願軍559團和561團給予馳援的聯合國軍迎頭痛擊,各增援部隊都遭到志願軍的頑強阻擊。
24日,“格洛斯特營”彈藥已基本告罄,外圍陣地全部被志願軍佔領,560團也損失極大。但是,英軍已呈強弩之末,只要最後一擊,格洛斯特營必將土崩瓦解。187師命令559團一部配合560團擔任主攻,561團1營也加入到對英軍側後的最後打擊。
戰至25日凌晨,英軍主陣地全面崩潰,“格洛斯特營”覆滅的命運降臨了。詹姆斯·卡恩開始率領著手下殘兵敗將向南突圍轉移,結果碰到志願軍194師581團掃尾部隊被圍殲,詹姆斯·卡恩中校被俘。逃出去的四十多英軍在接近聯合國軍防線時,又被盟友美國人一頓炮轟,結果又被炸死6人,生還的英軍越過盟友防線後,大部分滿臉沮喪癱坐在地。
雪馬裡一戰,志願軍俘獲“格洛斯特營”戰俘527人,被志願軍擊斃、擊傷及失蹤近200餘人。
戰後,英國著名軍事史學家,專欄作家安德魯·薩蒙在《最後的戰鬥:英國兵眼中的朝鮮戰爭》一書中,用五個章節專門描述了這場“格洛斯特營”覆滅的全過程,最後以“災難”作為此戰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