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妍學歷史今天第三講,今天和大家聊聊二戰戰敗國——德國和日本對二戰法西斯罪行完全不同的反思,進而延伸到兩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上完全不同的做法。看看德日兩國的官方是如何反思和評價二戰罪行的,這或許我們要透過兩國的歷史教科書去找尋最直接的答案。
德國的教科書100%的還原歷史,向後人介紹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在二戰中的罪行。很多德國年輕人並不知道隆美爾、古德里安等名將的“輝煌戰績”,但他們一定對德軍二戰期間的暴行如數家珍。大多數德國人在上學期間都要去參觀納粹大屠殺紀念館和集中營,學校定期會向學生推薦有關於二戰納粹德軍暴行的各類文學作品。比如著名的安妮日記,甚至可以讓每個德國人都熟記於心。
在二戰歷史的敘述上,德國人壓根不提及德軍的“輝煌勝利”。相反,對於反抗德國法西斯的英雄,德國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卻是大加讚賞。德國政要甚至高度評價刺殺希特勒的英雄。2019年7月20日,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就強調:“抵抗納粹者的記憶,應該保持原有的活力。”
默克爾的這句話體現出了德國當局基本的歷史共識,雖然德國國內有類似於光頭黨那樣的極右翼勢力政黨,但德國大部分民眾和政治家對二戰罪行的反思是完全到位的。
說完了德國,再來看看日本。
每一年,日本參拜靖國神社,這就不多說了。現任首相不參拜,前任首相和其他政要都要去參拜一下子。日本歷史教科書甚至想刪掉南京大屠殺,徹底改變日本民眾對侵略戰爭的評價,顛覆歷史共識。對於一些歷史事件,日本採取了模糊的評價,光說什麼外部原因,不反思侵略者的錯誤。比如918事變,日本人說“是經濟危機導致的918事變”,絲毫不提日本侵略東北三省的野心。七七事變,原因是“和軍部有關”,而戰爭的責任在於“中國抵抗”。完全是顛倒黑白的做法。
二戰後期,日本經濟崩潰,又捱了原子彈攻擊。日本從不反思經濟為何崩潰,為何挨原子彈攻擊。相反,日本卻認為其經濟崩潰和挨核武器轟炸的原因是美國人。是美軍出動B29轟炸機的地毯式轟炸,讓日本“蒙受了巨大的戰爭苦難”。
日本和德國為何對戰爭的認識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第一,日本和德國最後的投降結局有很大不同。
這裡牽扯一個概念:無條件投降。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陣線的正式形成。1942年3月,美國副國務卿韋爾斯領導的戰後對外政策諮詢委員會就首次提出了德國和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概念。羅斯福總統表示,德日兩國必須無條件投降。1943年1月,羅斯福向斯大林表示“同盟國將繼續向德國進軍,直至攻克柏林,而且他們唯一的條件就是無條件投降”(《戰後歷史長編》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經過同盟國不斷的磋商,1943年夏秋,同盟國簽署了《普遍安全宣言》,表示盟國將繼續對軸心國作戰,直至德意日無條件投降。
無條件投降的包含:戰勝國向戰敗國單方面傳達投降的具體事宜,戰勝國不承認戰敗國的原政府,其軍隊和所有的政黨組織都必須解散。戰敗國不能就投降向戰敗國講任何條件。
德國做到了無條件投降,蘇軍武裝佔領柏林,蘇軍和盟軍武裝佔領了德國全境。德國納粹黨、蓋世太保和第三帝國政府被全部解散。戰後的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在法理上同第三帝國之間沒有任何的關係。
而日本明面上是無條件投降,實則為有條件投降。日本提出了投降條件:保留天皇制,美國默許了。更重要的是,日本天皇法西斯政府的架構被基本儲存下來,美軍和平佔領日本後只是對日本原有政府進行了改造,解散了和軍國主義有關的團體。日本天皇裕仁啥事都沒有做。
第二,盟國對德國和日本的戰後處置截然不同。
德國戰敗後,領土被英美軍隊和蘇軍全面佔領。到了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的時候,盟國宣佈,納粹黨、蓋世太保都為非法組織,這樣一來,盟國就透過紐倫堡國際法庭徹底肅清了德國二戰時期的所有軍政勢力。盟軍和蘇軍的軍事管制也讓德國納粹勢力失去了抬頭的空間。
1949年,冷戰加劇,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成立了。民主德國的意識形態親近蘇聯,本身就反對納粹,東德的歷史教科書還宣揚蘇軍為戰勝法西斯的主力,貶低英美在戰勝法西斯當中的作用。
聯邦德國曆任總理都是反納粹人士,比如第一任總理阿登納就蹲過納粹集中營。雖然聯邦德國也有很多原先二戰德軍的職業軍人在戰後加入軍隊,有的前二戰德軍將領還在西德軍隊中擔任要職,比如二戰德國空軍少將卡姆湖貝格就曾擔任戰後聯邦德國空軍的總監。但是,聯邦德國政府卻在政治上堅決切斷和納粹的一切聯絡。這一點從西德總理勃蘭特的華沙之跪就能找到答案了。
而日本這邊,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日本天皇裕仁在戰後什麼事也沒有,盟國想起訴裕仁,美國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予以拒絕。而日本的東京審判僅僅處決了一部分罪大惡極的甲級戰犯,乙丙級戰犯壓根沒管。東條英機替裕仁天皇上了絞刑架。
有人把東條英機和希特勒對比,其實,兩人沒法比。希特勒當元首的時候,東條英機還是關東軍的高階軍官。後期太平洋戰爭敗局已定,東條英機被迫辭職。東條英機只是日本天皇眼中一個背黑鍋的官員而已。發動南京大屠殺的要犯朝香宮鳩彥王,一個日本皇族直至94歲才善終。
雖然美國解散了舊的日本軍隊,清洗了軍國主義團體,但日本發動二戰的天皇政府卻被儲存下來了。甲級戰犯岸信介還能當上首相。這在聯邦德國是不可能的事情。
日本埋藏了軍國主義的種子,隨時可能生根發芽。而德國在戰後卻同納粹徹底切割。時至今日,德國在歐洲反思二戰罪行,倡導多元化的外交。德國和周邊國家的關係,和中國的關係都是很不錯的。而日本卻動不動開歷史倒車,在北方四島、釣魚島、獨島問題上和周邊國家鬧矛盾,這就和日本二戰最後的有條件投降,以及戰後對日本法西斯處置的不徹底有直接關聯。好,今天節目就到這裡,學歷史知古今,願意跟我學歷史的同學關注我的賬號,我是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