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角名叫曾達才,他出生於1943年4月,年齡較筆者約長1歲,是貴縣(貴港市)橋圩南興村人。他祖父及父親三兄弟,在農村時都很窮困。父親曾日輝,母親卓群芳,原在家中務農,後來父親出到貴縣為人打工。他們生育有3名子女,曾達才本是家中的老三,可惜兄長當年腹脹病無錢醫治,早早夭折,只留下姐弟二人。
他父親原先的文化根底很淺,經過努力勉強學會寫信;母親則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只好在社會底層艱辛地打拼。他父親省吃儉用,稍有積蓄後在棉新街買了一間簡陋的房屋,並改行做棉絮塵飛的“打棉胎”粗活。這一創業之舉,也為曾達才爭取到從小在貴縣城鎮接受較好教育的機會。
曾達才初小時曾在仁東小學及縣東小學就讀,儘管原先父母是農民,但他卻有較聰敏的天資,且從小就很懂得發奮努力,成績在班內一直都排在前三名。高小階段,曾達才與筆者同時到了久負盛名的貴縣縣西小學就讀,他編在39班,我在41班,大家年齡在同屆學生中相對偏小,但感覺學習都很輕鬆。我們共同享受了戴上紅領巾成長的歡樂,成績都是班級中的佼佼者。
慰問歸來時,縣西小學39班老師李英偉(後排左)與曾達才(前排中)等學生合照
1956年高小畢業時,曾達才獲得免試直升初中,是當時對極少數成績優異同學的優厚待遇。同年,筆者也以優秀的成績及體檢時24.5公斤的體重,考取了同一所名校——貴縣達開初級中學,他編在64班,我在60班。入學時的校長是廖瓊堂,還有梁耀璋、楊希彥、黃夕青、譚玉璣、鄧偉通、馮仁光、黃鶴樓、黃希智等眾多的優秀老師,陪同我們度過了三年的青蔥歲月。
在達開初中,我們一同住校學習、擠身各種文體活動,上過二樓圖書館閱覽室,參加過食堂的炊事工作,見證學校食堂的飯菜滋味和“質量”,更輪流分班清理過學校廁所的大糞……。1958年“大躍進”,我們又一同勤工儉學、大鍊鋼鐵、上山燒炭、除四害打麻雀……。當年的思想比較單純,只想隨時聽候祖國的召喚,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獻身。曾達才的父母親,於1958年下放回橋圩老家務農。
曾達才於北海銀灘
1959年初中畢業時,曾達才憑藉他的優秀學業成績,考取了當時的地區重點高中——玉林高中,繼續在知識的海洋裡盪漾。而筆者卻因為父親冤案(日後徹底平反)等家庭背景的牽連,失去了進入高中深造的機會。1960年,我在親友的啟發規勸之下,開始跟師傅學習中醫針灸,一學就是約5年時光。
玉林高中校友留念:後排右起黃業初、賴啟壽、林毓俊、曹慶澤、梁志忠,前排右起曾達才、蒙肖煥、高春江等
曾達才深知要改變命運,勤奮向學是一條通往成功的重要路徑。他在學校求學時異常刻苦認真,同時追求進步,加入了共青團組織。1962年玉林高中畢業後,他如願地考取了廣西醫學院(醫科大學前身),成了一名當時令人羨慕的天之驕子,據說當年考大學的錄取率僅為6.5%。
1963年初,筆者與曾達才之間發生了一樁代購書的“小事”。緣由是筆者學習中醫時,有感於一些病名、診斷等,有必要與西醫知識相互借鑑,因此想買一本上海第一醫學院編的《實用內科學》,當時這是一本暢銷書,在貴縣不容易買到。於是,我寫信向曾達才同學求助,且同時寄去了書款及郵寄費。
曾達才同學待人以誠,沒有以高高在上的心態俯視人。他對代購書的“小事”十分熱心,很快就設法將書買到手,並寄到貴縣給我。他在書中夾了一張小字條,除表明今後有事樂意繼續幫忙、不必再附上郵寄費等話語外,最後有句“祝您成為一個全國知名的大夫”的祝福語!
也許一些人無法理解,這麼一句簡單的祝福語,卻對我畢生增強自信、克服自卑,奮力前行,有很大的鼓舞鞭策作用。儘管後來我繼續歷經波折,插隊下鄉10年、再回城當初中民辦教師5年,才考取到玉林地區醫藥研究所,成為一名正式國家幹部、一開始就享受大專待遇的中醫師……最後獻身社會業績不菲。但一直至今,我依然保留著這本書(即便不少觀點、內容,已漸次修訂更新)及這張小字條,十分感恩這位當年的老同學。
1967年,曾達才在廣西醫學院畢業,分到都安瑤族自治縣菁盛公社衛生院工作,“文革”期間,先下鄉到基層鍛鍊,是十分普遍的事。在都安,他與大多數同齡人一樣,經歷了艱苦生活環境的磨鍊,他將學校裡掌握的醫學理論知識,結合應用到為村民服務的實踐中。
期間,曾達才認識了北海姑娘梁昭美,並於1970年喜結連理,女方是醫技科室(超聲波、心電圖)的醫師。他們在家庭中相互照顧,工作上彼此支援,醫學領域不斷探索,業務能力水平穩步提升,為日後回到地市級大醫院,能獨當一面開展工作,構築了厚實基礎。
1973年,曾達才夫婦從都安調回北海市人民醫院工作。1980年,兩人又調往貴縣(貴港市)人民醫院。1985年,曾達才獲晉升為主治醫師,後來還把下放回橋圩農村的父母,接回縣城居住。1987年,他又再次調到北海市人民醫院工作,並在北海定居下來,最終變成北海市醫學界的一顆炫目明星。
多年來,曾達才曾到中山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附院等地進修;在普通外科及小兒外科領域,他盡顯聰明才智,動手動腦,屢創佳績。他的六項普外技術屬國內首創:包括4項胃、腸普外新技術,其成果論文已見諸於國內多家核心期刊;其助手吳幸醫師在他指導下,還撰文於2001年在美國外科雜誌上發表。作為課題負責人,其主持的科研專案,先後獲北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項及三等獎一項。此外,他研發的腸減壓器和腹腔多功能導管兩項,獲得了國家頒發的專利。
多年來,作為科主任,曾達才主持科室日常工作、帶教下級醫生,他從不亂髮官威。他發表在國家核心及省級以上的專業論文達30多篇,且含金量極高。因成績突出,他當選為中華醫學會廣西普外分會委員、廣西小兒外科分會委員、廣西肝膽外科分會委員。他還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北海市第四、第五批優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以及2000年北海市優秀知識分子等光榮稱號,終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008年,曾達才從一線工作的崗位上退了下來。但是他退而不休,依然堅持每週上五個半日班,繼續為民眾診病療疾,傳幫帶教年輕醫生……。
筆者與曾達才因工作的城市不同,且專業方向各異,所以見面機會相對較少,而且有幾次機會都偷偷溜走了。例如1986年我到北海參加衛生學術會議,他人在貴縣;1988年我回貴縣人民醫院參加建院50週年慶典,他又剛好回到北海;1990年代,廣西首屆普外學術會議在玉林召開,醫科大學的外科權威沈康年、劉家奇教授等都到會參加了,他們都是曾達才的恩師,但這次會議曾達才卻因事缺席……。
會議代表合照中,前排“普外”二字後是筆者,第二排中有沈康年、劉家奇等教授
現在,曾達才的另一個身份是書法家。他堅持練書法已數十年,是北海市書協會員、農工黨廣西書畫研究院理事、中國硬筆書協會員、中國國際書法藝術家協會會員,其書法作品多次到南寧、桂林、百色等地參展交流。
有同行評價他的書法作品,尤其寫長篇內容時章法好、行氣足,如流水行雲、一瀉千里;臨寫古人草書法帖,則法道正、水平高,看得出是下了相當苦功的。
寒門出貴子!曾達才的個人經歷,對於世人來說,無疑有一定的借鑑之處。他天資聰敏、勤奮不歇,性格開朗、語言風趣,平易近人且不失幽默,不少與他工作過的友人同事,都對他心存好感,經治過的患者,則對他的醫德為人,稱頌不已。
月前,經學友牽線,筆者與曾達才建立了微信聯絡,有一種老友重逢的感覺。但大家均是文字、或偶爾語音聊天為主,儘管多年沒有見面,卻少有在微信中影片相見。或許是情願保留更多的青春記憶,不大希望見到相互老去的容貌之故吧。
祖國的希望在未來,想辦好事,必須做好人!曾達才的奮鬥歷程,給世人留下了足供借鑑的思考空間。父輩從“打棉胎”開始,就力爭擺脫貧窮的宿命。曾達才從小學至中學,自覺勤勉不息,終於考入了醫學院;他平易近人,對筆者當年的落泊求助,沒有冷言相諷,而是熱誠相助,筆書鼓勵,使之筆者功成之後,依然畢生難忘。
現在,無論寒門生貴子,還是逆境出人才,我們皆有一個幸福安祥的晚年,也均在繼續發揮餘熱,都十分感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但願還有機會,於北海銀灘、或珠江河畔,彼此再次友情相聚。謝謝閱讀,敬請留言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