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風
喬布斯有很多標籤,從喬幫主、蘋果之父、禪宗教徒到拒絕化療的癌症患者。
當然,我們還能找到更多漂亮的稱號來讚美他的英雄往事。然而,這些稱號就像聚光燈一樣,既能照亮了他閃亮的陽面,也會拉長他的陰影。
我們不僅僅要看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也要關注他放棄和拒絕了什麼。
如果說科技幫助人類克服困難、賦能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夢想,甚至 “技術崇拜”和“技術決定論”成為一種潛意識,那麼科技的侷限在哪?也許,喬布斯的遭遇暗示著人類面對技術時無法迴避的普遍矛盾。
在現代科技與傳統宗教之間,我們看到一個既相信科技又拒絕科技的喬布斯。這裡,我們一起梳理喬布斯的“三宗罪”,認識和反思可能出現的技術失控。
就像前面說過,在喬布斯各種漂亮的標籤背後,他所領導的商業模式也導致了以下三種困局:APP模式導致網際網路淪為互不聯網;手機成為不能承受之重,人向手機投降;浪漫主義的技術極客被功利至上的科技資本主義驅逐。在商業故事背後,這些困局才是真正涉及我們每個人上網體驗和切身利益的關鍵。
“第一宗罪”:從網際網路到互不聯網
“下載APP閱讀更多”
這樣的提示越來越多地侵犯我們的上網體驗,之所以用“侵犯”來描述,是因為這是Web2.0時代突然出現的。在APP之前的Web1.0時代,超連結會連通不同的網站,那時候,網路的初心還是名副其實的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APP為Web2.0時代的核心標誌。APP藉助燒錢活動和各種引誘的功能,使自己變成一座封閉的數字城堡,不僅圈地收編使用者,並且讓使用者生產內容,之後的瀏覽、點贊、轉發資料,都成為APP估值的重要依據。
在估值利益驅動下,每一家APP都竭力閉關鎖國,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下載APP閱讀更多”,把內容限制在自己的領地內。
移動網際網路的商業生態,從開放的全球資訊網淪為彼此封閉隔絕的APP城堡。
“第二宗罪”:不能承受的智慧手機之重
手機的相機延伸我們的視力,手機廣播延伸我們的聽力,那麼手機晶片就是在延伸我們的大腦。隨著手機替代越來越多功能單一的機器裝置,它也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然而,增加功能,就意味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捲入到智慧手機之中。隨著蘋果手機的成功,其他手機唯蘋果是瞻。從外觀到軟體設計,再到商業模式,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蘋果手機的路線是最正確的。手機曾經是我們打電話聯絡朋友的一箇中介工具,今天反過來了,我們逐漸成為對手機上癮的使用者,手機越來越成為我們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貨幣、報紙、證件,直到人本身都在被放到手機之中。
以手機APP為例,我們會發現這些軟體不僅極力透過獨家內容吸引新使用者“落戶”,而且也會努力“攤大餅”,為城堡內的使用者全面開發,包括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需求。
終有一天,我們將看到所有的超級APP都會長成一個模樣。當然,換個角度來說,其目的是最大程度開發使用者的商業價值,榨取每一分利潤。
“第三宗罪”:科技資本主義驅逐浪漫極客
極客嚮往自由,資本追求利潤和控制。
蘋果從車庫創業公司成長為科技資本巨頭的過程中,極客精神逐漸被資本主義驅逐、硬體逐漸向軟體投降。
誰被驅逐了呢?
沃茲。
作為蘋果電腦的創始人之一,沃茲自始至終都是一位代表極客精神的工程師。他曾經是喬布斯的創業夥伴,也見證了蘋果公司的上市過程,不過,他選擇了和資本運作保持距離。即使遭到喬布斯微詞,他還是把原始股票散給後來的蘋果員工。當環境變化,工程師被市場營銷主導後,他主動離開蘋果公司,成為一名程式設計老師。他說“喬布斯想成為重要人士,這種人通常是商人”,他也認為“蘋果現在很成功,但蘋果的成功不是我們當時的目的……現在的蘋果是一家追求成功遠甚於產品創新的公司”
可以說,沃茲的離開隱喻了蘋果公司從浪漫主義向功利資本主義的轉型。
喬布斯領導蘋果從硬體產品拓展到軟體產品,時至今日,APP Store的已成為蘋果重要的收入增長點。
在資本驅動下,蘋果公司遠離不賺錢的、驕傲的極客精神,產品越來越迎合大眾需求,也逐漸成長為收購其他創新公司的投資公司。
極客已去,產品退化。這裡的退化不是說iOS15不如iOS5,而是說蘋果利用軟體倒逼硬體 “強制升級”,製造“科技垃圾”。
很多情況下,iOS強制升級或不能使用最新版本APP會帶來系統卡頓,從而逼迫消費者換新機。這導致蘋果產品從實用第一轉向消費第一。在資本驅動下,蘋果手機成為一年一換的快消品,為上市公司維持更漂亮的財務資料。
當然有人也會說蘋果會強調在生產中採用環保零件,但是在蘋果引領的快消品生產週期下,在數以億萬的廢舊手機帶來的電子垃圾汙染面前,環保零件的價值幾何,想必人人心中都有杆公平的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