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現代人類的演化是一部輝煌的史書,那麼東南亞必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東南亞地處連線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且人口稠密,聚集了世界上現存的大多數原住民族群。
日前,《分子生物學與進化》線上發表了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徐書華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收集了全球熱帶地區近1000例原住民的基因型資料(見圖1),重點分析了來自南亞的安達曼群島、東南亞的馬來半島和菲律賓群島以及大洋洲新幾內亞島的原住民全基因組測序資料,系統研究了人群的遺傳關係、祖源構成和遷徙歷史,並以深膚色為例探索人群適應性進化的遺傳機制,為理解現代人類表型多樣性產生和演化機制研究提供了參考模型和典型案例。
【熱帶原住民族群的總體遺傳關係與其地理分佈密切相關】
近年來,以東南亞為中心廣泛分佈的亞洲熱帶原住民族群逐漸引起了人類學、遺傳學、考古學等領域學者的重視,成為研究現代人類跨時空遷徙、融合並不斷適應新環境的複雜過程的重要突破口。
在熱帶地區考古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原住民族群的研究對於回答現代人類起源和演化的幾個關鍵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人“走出非洲”的歷程是怎樣的?從非洲至亞洲的遷徙是如何發生的?
曾有學者推測,分佈在安達曼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和新幾內亞島的原住民可能代表了最早從非洲遷徙至亞洲的現代人的一支,但目前仍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援。
該研究團隊發現,全球熱帶原住民族群的總體遺傳關係與其地理分佈密切相關,其中亞洲地區的族群在常染色體、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上均表現出較大的遺傳差異和複雜的祖源構成。
然而,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在不同亞洲熱帶原住民族群中均檢測到一個底層亞洲祖先成分,該成分尤其富集在安達曼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和新幾內亞島的原住民基因組中,而並不存在於亞洲之外的地區。透過與全球史前現代人和歷史更為久遠的古人(如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基因組對比,研究人員排除了該早期亞洲祖先成分來源於古人對現代人基因滲入的可能性,發現該成分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萬年)的亞洲人中相對富集,並且隨著古DNA樣本的年份離現在越近,這一成分就越少。
該研究進一步構建了人群遺傳混合模型,提出該成分最有可能是最早從非洲沿亞洲南部海岸線遷徙至東南亞和大洋洲地區的亞洲祖先人群的遺存。
根據早期亞洲祖先成分的人群分佈規律,研究人員在不借助任何古DNA的情況下,從現有的亞洲熱帶原住民基因組中鑑定出代表該成分的基因片段,發現其可能與人群的毛髮形態、骨骼發育等的適應性進化具有密切關聯。
【人群分歧後在其各自演化歷程中分別獲得相同的膚色相關變異】
現代人的環境適應性表型是如何產生的?某些非洲和亞洲熱帶原住民的“趨同表型”,如矮身材、深膚色、捲毛發、寬鼻翼等,是從共同祖先繼承而來的特徵,還是人群分化後各自演化而來?
該研究基於文獻和資料庫報道的1057個色素相關基因和其中包含的103個功能效應明確的位點,對其在全球人群中的遺傳變異模式進行分析,歸納出幾種可能的演化模型。
其一,來源於共同祖先的膚色相關變異在人群分歧後發生平行進化。分析顯示,之前基於非洲人群的研究報道的絕大多數深膚色關聯變異,在亞洲熱帶原住民人群中也以一定的頻率存在,並且攜帶這類變異的單倍型為現代人中較為古老的型別,這表明前述亞洲早期祖先成分可能構成了該地區原住民人群深膚色表型的部分遺傳基礎。
其二,人群分歧後在其各自的演化歷程中分別獲得相同的膚色相關變異,即趨同進化。一種可能的來源是獨立發生的古人基因滲入事件,古人與亞洲熱帶原住民的遺傳混合可能在後者基因組中重新引入了“走出非洲”時曾經丟失的深膚色相關變異;另一種可能的來源是獨立發生的新發突變,例如多個亞洲熱帶原住民人群在參與紫外線誘導的DNA損傷修復的基因STK11上攜帶同一新發突變,雖然不同人群獨立發生新發突變的機率較小,但就目前的分析無法完全排除其可能性。
同樣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基因水平的趨同進化特徵,即不同人群在同一基因的不同區域發生遺傳適應,比如受古人基因滲入影響發生正選擇的RAD18基因(參與紫外線誘導的DNA損傷修復)和受負選擇影響的MC1R基因(參與多物種色素決定的著名基因)。
膚色的決定因素異常複雜,本研究構建的模型無法包攬所有場景與細節,但預期為今後更深入、更精細的機制和功能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工作由復旦大學徐書華教授團隊和“一帶一路”人類表型組聯合研究中心馬來西亞分中心主任、馬來西亞USCI大學Boon-Peng Hoh教授團隊共同完成。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研究員鄧戀博士和博士生潘雨聞(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徐書華教授為該文通訊作者。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生命科學學院為第一單位與通訊作者單位。
欄目主編:黃海華 文字編輯:黃海華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內圖照片來源網站:https://www.gettyimages.in/,https://www.pinterest.com和https://www.vladivlad.com;部分照片由馬來西亞UCSI大學Boon-Peng Hoh教授團隊提供。
來源:作者:黃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