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國際科學【科研城邦旗下科普公眾號】 作者 | succy
醫學檢測的進步和網際網路的廣泛使用使得獲取資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容易,然而,當涉及到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決定時,人們往往會出於各種心理和經濟原因選擇保持無知。
難道無知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好處嗎?一項研究表明,有些人喜歡過濾掉對他們的幸福構成威脅的資訊。
這項研究於2020年報道在Management Science(管理科學)期刊上,文章名為“Measuring Information Preferences”,英文譯作“測量資訊偏好”。研究人員Emily Ho博士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George Loewenstein博士來自哈佛大學。
為了測試人類的資訊偏好,研究人員進行了這項實驗。
他們對2300名參與者進行資訊偏好測試,以衡量他們對各個場景中新資訊的渴望。例如,一個人是否經常會避免那些可能導致痛苦的資訊,或者他們是否能考慮到知情的好處。
在其中一項實驗中,參與者可以選擇學習常規考試內容的一部分。結果發現,三分之一的參與者不願意學習。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發現,四分之一的參與者在閱讀一本書之前不想知道密友是否也喜歡這本書。
研究人員補充道,對於許多人來說,新聞要麼被視為好訊息,要麼被視為壞訊息。而當新聞涉及到個人的情緒健康時,知情就會變成一種風險。願意承擔這種風險的參與者會更可能想了解資訊,而不耐煩的參與者會避免瞭解資訊。
這些研究一致表明,人們會本能地選擇過濾掉一些不好的資訊。在不同的環境中,即使資訊可以免費獲取,許多參與者也更願意保持積極的無知狀態。而這種資訊偏好是一個穩定的特徵,只是個人對資訊的偏好可能因領域不同而已。
權衡收到壞訊息帶來的痛苦,這是幾乎所有人都不能避免的。選擇無知是一種自我保護,然而,如果沒有體驗這種壞資訊帶來的痛苦,我們就無法做出明智的選擇。
參考文獻:
https://www.studyfinds.org/study-people-filter-out-certain-information-to-protect-their-happiness/
https://pubsonline.informs.org/doi/10.1287/mnsc.2019.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