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古往今來,吃飯都是第一民生大計。但是1959年,中國就曾發生了一場自然災害,導致很多地方顆粒無收,許多人連飯都吃不上。當時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毛澤東將這些情況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他立下了3條規矩,這3條規矩也得到了全國人民的一致認可。
但不久之後,就因為這3條規矩,毛澤東就出現了身體不適的情況。和毛澤東幾十年交情的周恩來急匆匆的趕來探望,勸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毛澤東對於好友的規勸表面上答應的好好的,但還是一直堅持自己立下的規矩。周恩來為此心疼不已。
宋慶齡知道這件事後,也千里迢迢來到北京探望,希望毛澤東的身體能儘快好起來。而毛澤東卻在宋慶齡離開之後,立即將宋慶齡帶來的東西轉手分了出去。那麼毛澤東立下的3條規矩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呢?
毛澤東節儉是眾所周知的,他不僅對於將士們要求嚴格,更是嚴於律己。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以前,部隊裡面都是設有軍官食堂的。那時候將士們和軍官們的飲食有很大的差別,軍官們每頓飯都是四菜一湯,浪費現象十分嚴重。
毛澤東為了改變這種風氣,安撫將士們,親自下令取消了軍官食堂。從那之後,軍官們和將士們一起吃大鍋飯,誰也不例外,毛澤東更是以身做則。
當時國民黨軍隊對紅軍實行了重重的圍剿,紅軍部隊糧草十分緊缺,將士們每天都只能吃紅米飯和南瓜粥,有時候,連南瓜粥也吃不上。肚子實在餓得不能行的時候,將士們就會去地裡面挖野菜果腹。有那麼一段十分艱難的時期,紅軍將士們都只能喝粥,粥裡面還要放上很多的野菜,看起來才能稠一些。
因此當時在紅軍的部隊中,還傳唱著一首流傳甚廣的歌謠: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雖然只是一首普通的歌謠,但是可以看出當時紅軍內部樂觀的生活態度。
儘管將士們態度積極,沒有怨言,但是毛澤東對這些事卻極其上心。當時共產黨處於內外交困之際,他為了黨內的事務日夜操勞,因為營養跟不上,身體日漸消瘦。
炊事員見狀,心疼不已,於是他為毛澤東單獨做了一碗白米粥。當這碗粥被端到毛澤東面前的時候,他心中有些不悅。便拿著粥走到了伙房,問道:“大家都在吃什麼?”
炊事員還沒來得及回答,毛澤東就已經走到了鍋邊,掀起鍋蓋一看,是一大鍋野菜粥。他什麼都沒有說,將自己手中的粥倒進了野菜粥中,用勺子攪拌均勻之後,拿起碗撈了一些,當著眾人的面,大口大口喝了起來。面對毛澤東的這一舉動,沒有人敢說話。但是所有人都打心眼裡對毛澤東更加敬重。
毛澤東不僅對紅軍部隊的將士們關懷備至,對普通的民眾也是十分尊重,為此他還專門提出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作為紅軍將士們的行為準則。
眾所周知,毛澤東出生於湖南韶山,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因此他從小就十分喜歡吃辣椒。在參加革命之後,毛澤東還曾說出“不吃辣椒不革命”的話,足見他對辣椒的喜愛程度。
1930年5月的時候,正是紅軍進行抗戰的艱難時期,毛澤東對於黨內的許多事務都是親力親為。當時他到江西進行調查研究,但是因為當地的條件不好,一向嗜辣如命的毛澤東,只能頓頓吃清水煮青菜,連一點油星都很難見到。
一直跟在毛澤東身邊負責毛澤東日常事務的吳吉清,將這些都看在眼裡。後來他不知從哪裡聽說,毛澤東喜歡吃辣椒,於是為了讓毛澤東吃上一口,他開始挨家挨戶地去找。功夫不負有心人,吳吉清在經過幾天的尋找之後,終於在一個老鄉家中找到了一串紅辣椒。
將紅辣椒討到手之後,當天晚上,他就將紅辣椒炒了一下,送到了毛澤東那裡。當時毛澤東正在專心的寫調研報告,看到吳吉清拿過來的紅辣椒,他並不著急動筷,反而皺皺眉頭,問道:“紅辣椒從哪兒弄的?”
吳吉清以為毛澤東打算表揚他,心中十分得意:“從老鄉那裡要的。”
毛澤東站起來問道:“你們連長沒有給你講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嗎?”
“沒有!”吳吉清斬釘截鐵地回答。
聽到他的回答,毛澤東原本嚴肅的表情,才稍微放緩了些:“這件事不能怪你,主要是我們對於黨的政策宣傳沒有做到位,思想教育沒有跟上。一會兒你告訴你們連長,把辣椒錢從我的伙食費中扣出來給老鄉送去。注意,一定要給人家道歉!”
吳吉清當即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將辣椒費給老鄉送了過去。後來吳吉清從連長那裡瞭解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知道了毛澤東給紅軍制定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準則,他才明白毛澤東的良苦用心。
毛澤東愛民愛兵如斯,在新中國成立後最艱難的時期,還立下過3條規矩。那時候新中國成立不過剛剛十年的時間,就遭遇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旱災,許多地區的民眾都顆粒無收,全國開始大範圍的出現糧荒,當時餓死人的情況都屢見不鮮,民眾們都怨聲載道的。
毛澤東看到這一情況,心中十分著急。但畢竟是天災,非人力所能改變,毛澤東只好一邊尋找可以解決這場危機的辦法,一邊帶領中共中央全體領導人做好表率,共同吃苦。
在毛澤東視察過地方的群眾情況之後,他自己在辦公室中思考了很久,向身邊的工作人員問道:“現在全國不少地方都受了災,許多人連飯都吃不上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帶個頭,不應該再吃肉了?”
身邊的工作人員聽到主席的話,面面相覷,誰也沒敢說話。他們在毛澤東的身邊待的時間久,也都知道,毛澤東最喜歡吃的就是紅燒肉和回鍋肉,時不時地就會讓廚房給他做上一份過過癮,如果不能吃肉的話,即使毛澤東能夠堅持,可能別人都沒辦法堅持。
但是毛澤東此時心意已決,後來在一次會議上,毛澤東親口說道:“現在全國都在經歷一場災難,很多人都吃不上飯。蘇聯的人也還在催債。依我看,我們就少吃點肉,爭取3年之內把外債還乾淨。”
毛澤東話音一落,全場寂靜無聲,沒有一個人敢說話。毛澤東見狀,緊接著又義正言辭地說道:“我們中國人是有志氣的,誰也不能讓我們低頭彎腰,我們目前的出路只有兩條,第一條就是自立更生,第二條就是艱苦奮鬥。現在全國人民都在定量吃飯。我作為黨的主席,更應該以身做則。從今天開始,我就不吃肉、蛋、奶了,在座各位願不願意跟我一起帶個頭?”
毛澤東剛說完話,眾人紛紛站起來,表示願意跟著主席一起扛過當下糧荒的難關。毛澤東見到眾人積極地態度,心中十分寬慰,他給自己定下每個月26斤的糧食重量之後,又讓其他人也向他一樣,給自己每個月需要的糧食數量定一個固定的量。於是眾人紛紛開始給自己定量。周恩來是24斤,劉少奇則是18斤……
隨後,毛澤東推出了“三不”政策:不吃肉,不吃蛋,不吃超定量的糧食。這個政策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全國群眾一致的支援,眾人紛紛對毛主席表示敬佩。
為了給所有人做表率,這一年,毛澤東一直堅持了七個月沒有吃肉。當時調查組的工作人員回來報告說,各地餓死人的情況十分嚴重,毛澤東為了瞭解實際的情況,當即化妝成普通民眾,深入基層調查。
隨後,毛澤東為了以身做則,將每個月的糧油從45斤的量壓縮到了35斤,毛澤東的身形日漸消瘦,警衛隊的人因為長時間的缺乏營養,很多人都得了浮腫病,毛澤東見狀,只好將糧油重新調回了45斤。
當時給毛澤東做飯的有兩個廚師,一個負責做飯,一個負責做菜,他們按照毛主席的要求,每頓飯就準備兩份素菜和一小碟辣椒,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毛澤東經常說道:“我不吃豬肉和雞了,這些都要出口換機器。我看有米飯青菜,還有油和鹽,這些就可以。”每次吃飯的時候,毛澤東都特別節約糧食,有一粒米掉在桌子上,他都要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夾起來放進嘴裡。
期間有人眼看毛澤東日漸瘦削,每天還要勞心勞力地操心國家大事,時間久了會支撐不下去,便想讓他多吃一些,每到這個時候,毛澤東都會感慨道:“我吃的已經很好了,什麼時候百姓們也能吃上四菜一湯就好了。”
由於長期的營養不良,毛主席也得了浮腫病,他的小腿和腳背都失去了彈性,用手一按就是一個坑。
周恩來得知毛主席生病的訊息,當即前去探望,當他看到毛澤東瘦削的樣子時,心中泛起一陣酸楚,他十分心疼的說:“主席啊,為了全國人民,您就吃點肉吧!”
毛澤東卻笑著搖搖頭,說道:“恩來啊,你不是也沒吃嗎?就不要勸我吃了。”面對毛澤東的堅持,周恩來無言以對,只好就此作罷。一直到過年的時候,毛主席還是清湯寡水的,一點肉都沒有吃。
宋慶齡得知毛澤東生病的訊息,也帶著補品千里迢迢到北京探望。毛澤東見到宋慶齡,心中是十分開心,兩人坐在一起談話談了很久。臨了的時候,宋慶齡拿出自己帶的東西說道:“螃蟹既不是蛋,也不是肉,這你多多少少總能吃一些吧。”
面對宋慶齡的熱情,毛澤東也不好拒絕,只好笑著將螃蟹收下了。但是宋慶齡前腳剛一離開北京,毛澤東就把螃蟹交給了身邊的工作人員:“把這些螃蟹拿去分給警衛隊的同志們解解饞吧。”
工作人員看著看著手中的螃蟹,顯得有些為難:“主席,這是宋副主席送來的螃蟹,您多多少少吃一口吧……”
雖然宋慶齡口口聲聲說螃蟹既不是肉也不是蛋,但是毛澤東心裡面跟明鏡似的:“我說了不吃肉就是不吃肉,你快拿去分了吧。”
無論身邊的人怎麼勸說,毛澤東都始終不吃肉,後來有個廚子,就想了個辦法,讓毛澤東能夠毫無察覺地將肉吃進去。他先是將肥肉熬成油,和麵的時候加進去,再將瘦肉剁成細碎的肉末,拌在蔥花裡面,這樣做出來的蔥花油餅既看不到肉,又能吃肉。當天晚上,毛澤東在吃過這個蔥花油餅之後,連連稱讚。但是紙包不住火,這件事最終還是被毛澤東知道了。從那之後,毛澤東就再也不吃蔥花油餅了。
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曠日持久的乾旱終於結束了,毛澤東和中國人民一起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期。與此同時,毛澤東奉行節儉的品德被外界所稱讚,大街小巷的民眾們對於毛澤東的讚美都溢於言表。
毛澤東之所以堅持自己提出的三個政策,也是因為他從來都不搞特殊,總是將自己視為人民的一份子。在平時的生活中,他的飲食就十分的簡樸。一天一般都是兩頓飯或者是三頓飯,雖然是四菜一湯,但都是十分普通的家常菜,有時候實在忙得忘了時間,就連一天僅有的兩頓飯也直接剩了,就吃一些烤芋頭和麥片等東西充飢。
雖然平時國事繁忙,但是平時的開支毛澤東也是時刻放在心上,有一次,在廬山開會的時候,毛澤東就問自己的秘書高智:“你和李師傅核算一下,看看我伙食費超了沒有,超了千萬不能補貼。”
李師傅經過仔仔細細的計算,彙報道:“放心吧,主席,沒有超。”
“煤錢算了嗎?”毛澤東不放心地提醒道。
“算進去了。”聽到李師傅肯定的回答,毛澤東才放下心來。
毛澤東不僅對自己節儉,對自己的兒女也是一樣,還對自己的孩子提出了“三不”原則。他節儉的品質不僅影響了身邊的人,更是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迄今毛澤東的不少事蹟都成為人們的飯後閒談,為人們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