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掌門人任正非曾說:“再不可以忽悠中國消費者了。什麼“物美價廉”,什麼“讓消費者享受低價”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產品品質,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決心,需要幾十年厚積薄發。
你一味低價,就沒有好產品。而消費者根上的需求是好產品,是高品質的產品。企業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就把他們逼出中國,到日本等國去狂購”。
今年疫情以來,各行業企業“倒閉”、“關停”、“破產”、“拖欠工資”、“業績下滑”、“虧損”等訊息動搖人心。由於國內產能過剩嚴重,很多企業要麼沒生意,要麼靠低利潤走量維持生存。
除了外部環境,內在的惡性競爭也在吞噬製造業的好光景。為了維繫客戶、保證有生意可做,一些企業不惜以“保本”姿態賣貨,加重了更多中小型廠倒閉風險。
“價格多低的生意都有人做!”現在看來,比“閉潮”更可怕的是“低價競爭”。
在買賣市場裡,買東西嘛,當然要挑便宜的買,可關鍵的問題卻是,在客戶無法對產品質量進行鑑別的情況下,賣家無底線的經營,最終擾亂了市場,出現了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業的錯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