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美國總統拜登公開宣佈將與英國、澳大利亞建立一種“全新的安全夥伴關係”,主要內容是透過分享在人工智慧、網路安全以及核潛艇製造領域的先進技術,來加強在“印太”區域的軍事合作。
英澳被更緊地捆綁在美國的“印太戰車”上,既是三方在“五眼聯盟”框架內合作的延伸,也是美國企圖在軍事領域銳化其“印太戰略”的體現。美英是“五眼聯盟”內軍事實力最強、對“印太”野望最多的成員,澳大利亞則是其中最有條件承載美英戰略、成為挺進“印太”橋頭堡的國家,美英自然少不了在它身上押寶。
但披著“軍事技術分享”外衣的三方“安全夥伴關係”並無半點“新意”。作為合作的第一步,美國提出要將其核潛艇製造技術“分享”給澳大利亞,這不過是先送後賣的軍火營銷伎倆。如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美澳之間的這筆交易似乎也說得過去,但這卻動了法國軍火商的乳酪。在與美國做交易之前,澳大利亞原計劃從法國訂購12艘常規潛艇,預算高達900億澳元(660億美元),據說還是澳方歷史上最大的一筆軍購訂單。現在美國不僅“免費提供”技術而且還是更高階的核潛艇,澳大利亞自然樂見其成,斷然中止了和法方的交易。這種被盟友半道“截胡”和出賣的不地道勾當,自然引起了法國方面的憤慨。法國外長和防長雙雙向媒體表態,認為美澳此舉的嚴重性足以“破壞盟友間的政治互信”。
如果算算美歐近年來的軍火銷售賬,就大致能明白法國憤怒的部分緣由。到2020年,美國12家軍火商的銷售額佔世界前25名銷售總額的61%,穩居世界第一。儘管西歐國家只有6家廠商位列前25大軍火企業,只佔銷售總額的18%,但法國軍火銷售的上升勢頭很猛,其中達索航空集團靠向印度出售陣風-M戰鬥機一項,就以年銷售額增長105%的成績名列2019年年銷售額增幅頭名。嚐到了甜頭的法國軍工企業自然希望錦上添花,如果再一舉拿下澳大利亞的潛艇訂單,法國就能在全球軍火銷售中站穩一席之地。法國政府也為此不遺餘力地推進“印太戰略”,總統馬克龍前不久還在法澳領導人會談中迎合澳方“訴求”,不僅有為本國軍火商“帶貨”的考慮,也有透過軍事合作在未來“印太”安全格局中紮下根來的目的。但美澳之間的一紙交易讓法國政府和軍火商的期待雙雙落空。
如果僅僅是生意上的損失,法國也許就此吃個啞巴虧嚥下這口氣了,但令法國憤怒的另一半原因是美國對待盟友的“口惠而實相反”,口頭上“重視並尊重盟友”暗地裡卻搶生意、挖牆腳,這讓還沒有從被美國在阿富汗撤軍行動中“出賣”的憤懣情緒中恢復過來的法國和歐洲,傷口上又被撒上了鹽,不得不再次質疑美國所謂“迴歸多邊主義”、“重振盟友體系”政策宣示的誠意。法國政府為此再次強調自力更生建設“戰略自主”的必要性,法國輿論也群情激昂,甚至匯同德國民意一道,將美英澳“一網打盡”,把雙方矛盾追溯到了盎格魯—撒克遜人與歐洲大陸的歷史恩怨上。
在域外勢力紛紛出臺“戰略”、“劍指印太”的當下,美英攪黃法國在澳大利亞的軍火生意,不過是暴露出了各方在“維護安全”、“促進穩定”等“高尚目標”下各謀其利、夾帶私貨的本質。只有先利用所謂“安全威脅”來攪渾印度洋太平洋的水,才能創造出渾水摸魚的條件,才能為各自的軍火商開啟巨大的市場和商機。美英法在澳大利亞的政治-安全-商業操作已經在日本、印度和韓國等地區國家有了佈局,可以想見各方“印太戰略”相互撞車的場景還將陸續上演。但歐美“盟友”之間在碰撞之後能否相安無事並不重要,真正需要從這場“車禍”中開眼界、長見識、明利害的是那些被矇蔽尚不自知、被利用尚不自省、
本文來自【環球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