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從對黑洞最樸素的理解開始,一點一點走進真實的黑洞。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他解釋了為什麼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頭朝上腳朝下,,也解釋了月亮為什麼不會掉到地面上。
我們每一個人都受到來自地球的吸引力,但這個吸引力其實並不是那麼強大,我們只要雙腳一用力,就能跳起來,短暫地對抗地心引力。
起跳的初速度越大,我們就能蹦得越高,在空中停留的時間也越長。
當年牛頓就計算出來,如果我們起跳的速度達到了 7.9 公里/秒的話,那麼,我們就永遠也不會掉回地球了,我們會成為地球的一顆衛星繞著地球轉,就像月亮那樣。
而這個 7.9 公里/秒的速度,就被稱為“第一宇宙速度”,也叫“環繞速度”。
就是要從地球表面發射,成為一顆環繞地球運動的衛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理論上來說,任何星球都有屬於自己的環繞速度。
那這個 7.9 公里/秒的數值,到底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實際上,這個數值是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推匯出來的,它只跟兩樣東西有關,那就是星球的質量和體積。
與我們自己本身有多重沒有關係。
環繞速度與星球的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太陽的質量和體積都要比地球大得多,太陽的環繞速度是 220 公里/秒。
當然,這個速度是相對於太陽的速度來說的,而不是相對於地球的速度,這個數值就比地球的環繞速度的數值大了很多。
這些知識,人類在牛頓時代就已經搞得清清楚楚了。
大約 200 多年前,有一位叫拉普拉斯的天體物理學家,他有一天就突發奇想。
他想,假如有一個天體的環繞速度超過了光速,那麼,豈不是連光都無法從這個天體上跑出來了嗎?那這個天體豈不是變成全黑的了嗎?
他還動手大致算了算,他算出來,太陽的半徑如果縮小到只有 3 公里,那就意味著體積要縮小萬萬億倍,它就會成為這樣一顆不發光的恆星。
但拉普拉斯僅僅只是隨便想了想,並沒有深究,他不認為宇宙中會有這樣的恆星存在,只是一種純粹的數學計算罷了。
後來,他又知道了光是一種波,而不是由一個一個有質量的微粒構成的。所以,拉普拉斯就更覺得自己是胡思亂想了。
用拉普拉斯的這種想法來理解黑洞,是一種最樸素的方法,也是大多數人能夠理解到的層次。但是,這卻並不是對黑洞的正確理解。
接下來,我要給你們講一些高階貨。
拉普拉斯之後,光陰如梭,一晃就是 100 多年過去了,時間到了 1915 年。
愛因斯坦大神把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推進到了一個遠超牛頓的境界。
大神告訴人們,萬有引力只是時空彎曲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只是對時空彎曲本質的一個近似公式,如果太陽的半徑真的縮小到了只有 3 公里,那萬有引力公式就不適用了。
要真正把時間、空間、運動、引力這些東西的相互關係給搞清楚,那就必須要用到一個超級燒腦的方程式。
這就是愛因斯坦場方程,愛因斯坦的理論就是大名鼎鼎的相對論。
1915 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德國和俄國交戰的前線,有一位年輕的德國炮兵上尉,他的名字叫史瓦西。
他看到了愛因斯坦那個超級燒腦的方程式後,本能地就愛上了它。
當其他物理學家還在質疑這個方程的時候,史瓦西已經開始了默默的計算,他花了很長的時間,終於找到了愛因斯坦場方程的一個特殊解。
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情況,這個情況和拉普拉斯當年發現的情況,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史瓦西根據相對論計算出來,如果把太陽壓縮到半徑 3 公里,或者把地球壓縮到只有一個巧克力豆那麼大,這時候,在地球或者太陽中心點的時空就會被彎曲到無窮大,就好像時間和空間在這個地方打了一個結,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從它們的表面逃脫,連光也不例外。
這倒不是因為光速小於環繞速度,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不存在環繞速度的概念了,而是因為時空在這個地方被彎曲成了一個深深的洞,光掉進去了就再也找不到出口了,事實上,根本也不存在出口。
後來,科學家們就把這樣一種奇怪的天體稱作“黑洞”。
因此,黑洞實際上不是一個洞,在天文學上,它是一個有質量的天體。
黑洞是我們這個宇宙中已知的最奇怪的一種天體,我們永遠也無法看到黑洞裡面的樣子,因為在那裡面,時間和空間已經打成了一個結。
也可以說,時間和空間都不復存在了。
黑洞就像宇宙中的一個吸塵器,不斷地吞食著一切靠近它的物質,而且吞進去了就別再想跑出來。
實際上,黑洞比你想象的還要怪異。
所謂黑洞的大小,只是黑洞的中心到邊界的大小,在那個黑乎乎的區域中,其實也是空無一物的。
那你可能要感到奇怪了,物質都跑到哪裡去了呢?
其實,我上面說把地球壓縮到一個巧克力豆那麼大,真實的情況是,一旦當地球被壓縮到巧克力豆那麼大的時候,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地球繼續收縮了,只留下一個黑洞洞的外殼。
那麼,地球上的物質到底跑到哪裡去了呢?
我只知道它們會一直一直收縮下去,永遠也停不下來,那你一定要讓我告訴你到底最後會怎麼樣,我也只能回答你:對不起,我想到一半就已經昏迷不醒了,我求你別問了。
如果你去問科學家,他們可能會這樣回答你,這些物質最後都會收縮成一個非常非常奇怪的點,我們把這個點叫“奇點”,哎呀,年輕人,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
好吧,其實我現在都長這麼大了,也還是想不明白。
正因為這樣,當黑洞剛剛被提出來的時候,幾乎沒有人相信宇宙中真的會有這樣奇怪的天體。
後來,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和別人一起發現,似乎宇宙中出現這樣的一種奇怪天體是不可避免的。
隨著相對論被一個又一個的實驗所證實,這就更加堅定了科學家們的信念。
但是,科學精神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那就是,非同尋常的主張需要非同尋常的證據。
黑洞顯然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主張,那就必須要有非同尋常的證據,要最終證明黑洞的存在,必須要找到天文觀測的證據。
於是,天文學家們就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在幾十年以前,黑洞的真實性一直是天文學中最大的未解之謎,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天文學家們才普遍猜測,有一個過去一直搞不明白的奇怪天體,很有可能就是黑洞。
這個天體距離地球大約 6000 光年,放出非常強烈的 X 光。
你可能會奇怪,不是說黑洞不發光嗎,怎麼又會放出強烈的 X 光呢?
這是因為物質在向黑洞的墜落過程中,會形成一個圍繞著黑洞的大漩渦,這被叫做吸積盤。
因此,X 光不是黑洞發出來的,而是吸積盤中的氣體高速摩擦發出來的。
這些 X 光可以看成是黑洞存在的間接證據,但並不是直接證據,但即便是這樣的間接證據也是很罕見的。
我能查到的公開資料顯示,截止到 2007 年,天文學家們努力了半個多世紀,也僅僅只是找到了 17 個黑洞候選者。
第一份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一直到 2015 年 9 月 14 日才出現。
那一天,位於美國漢福德區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頓的,兩臺引力波探測器同時探測到了一個引力波訊號,經過 8 個月的分析論證後,在 2016 年 6 月 16 日清晨,美國科學家正式向全世界宣佈,這個持續了僅僅不到 2 秒的引力波訊號,正是兩個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訊號,在茫茫宇宙中穿行了 13 億年才抵達地球,恰好被人類捕捉到。
從黑洞存在之謎被提出到解決,恰好過去了 100 年,但是人類對黑洞的研究其實才剛剛起步。
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關於黑洞,還有更多的未解之謎等待著我們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