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中國人飛天上癮
5名航天員出差外太空
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也在外務工
可不管身處宇宙何處
務實的中國人
總會不約而同地
問出靈魂四字:能種菜不?
能!
宋朝農民跨越時空回了你一句
並丟擲一張種菜星空圖作為鐵證
中國古人到底有多愛種菜?
居然還跑到宇宙去種?
早在3000多年前
華夏農民就把菜田、養豬養雞場、糧倉
全搬到了宇宙
攤開西方古典星圖
那是希臘諸神廝殺的世界
有宮殿、戰場和鬥獸場
除了炮火,不食人間煙火
再開啟中國古典星圖
那是天帝領導下的星空農業大國
有天帝辦公室、公務員宿舍、菜田和菜市場
除了柴火,到處人間煙火
吃喝拉撒,要啥有啥
舉個例子吧
在你熟悉的星星名字裡
表面浪漫,能當孩子名字
背地務實,都是種菜工具
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載翕其舌。
定之方中,作於楚宮。
——《詩經》
鬥,舀酒的酒具
畢,捕兔或鳥的長柄
箕,收垃圾的鏟子;去米揚糠的工具
定,農具
3000多年前的夜晚
農民伯伯和我們仰望同一片星空
實在無聊
玩起了星星連連看的遊戲
連了好幾年
終於發現規律:
同個季節,同個農活時間
星星群都會連成兩款形狀——
舀酒工具、裝垃圾的鏟子
於是
他們把這個規律刻在石頭上
還取名“鬥”和“箕”
用來記住種菜時間
這就是最原始的星圖
所以
農民可不是瞎取名
這符合了天文學家張衡總結的規律:
星也者,體生於地,精成於天。
大意是
星宿和地上萬物本為一體
萬物存在於地上
而“精”(精華)到了天上就成為星
古人相信天地相通
靠智慧找出大地和宇宙的聯絡
讓每一顆星星都有它的種菜和營養價值
農民取的星星名不多
也就小半部《詩經》國風篇
當文人幫著收錄《詩經》時
天文學家也在整理民間星圖
比如著名的石申、甘德
陸續加入觀察所得的星星
西漢陳卓發揮了文科生最大的優勢——做筆記
總結前輩星圖,做出史上超全的圖表
此表一直沿用到隋唐
言歸正傳,說回種菜
這張表新加了很多星星
名字都跟天帝和皇宮有關
但
錢再多地位再高的大BOSS
也逃不過種菜圈
▼
天帝有一塊專屬的菜田星叫天田
每年春分
天上地下都會舉行種田開幕儀式
大BOSS們親自下田,趕牛犁地
和老百姓一塊播下帶著春天希望的種子
▼
天田都有了
宇宙怎麼能不種點水果?
天園星就是宇宙蔬菜瓜果棚
地下流行種啥,宇宙菜田隨時更新
秋收時
宇宙裡的天倉星(天上穀倉)、
天庚星(天上谷堆場)才能五穀豐登
去年
中國科學家發現
月壤不含任何科學養分,而且很乾燥,不能種菜
連新聞標題裡都透露著失望
正當全民陷入不能種菜的傷痛時
又有眼尖的網友發現科學家補充的一句話:
全民又重新點燃了種菜的激情:
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
勤勞的中國人堅決不浪費每一寸土地
外太空的也不行!
隨著星星記載數量的增多
和皇家占卜市場的火爆
隋唐文科生再次發揮總結天賦
但這次不做圖
改寫繞口令《丹元子步天歌》
將宇宙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裡就有個天市垣
*俗稱菜市場
祖上三輩務農的農民
還能靠祖傳星圖辨星種田
但苦了高考考生
一心只讀聖賢書,五穀不分,六星不認
考前抱佛腳時,還鬧出了辨星笑話——
他們本來拜的是專管語文的文魁
而二十八宿裡有個奎宿
魁和奎同音
不知道誰耳朵不好,聽錯了
呼籲考生都去拜奎宿
高考能魚躍龍門
更滑稽的是
考生並不知道
奎宿=肥豬星
那是農民拿來祈禱豬仔年年養肥點
古代天文學家怕豬沒人管會餓死
給奎宿旁的星星命名為右更
這是一名豬倌,負責養豬
如果諧音梗需要罰錢
那文藝梗也是罪過
北落師門,聽上去多麼文藝
被眾多玄幻小說納入麾下
很少人知道這是一個星星
更少人知道它還是一隻宇宙青蛙
天文學家們怕害蟲吃糧食
特地安排青蛙星在旁守護
要是沒什麼用了還能拿來做田雞粥
北落師門東邊有一顆土司空
又是個文藝的名字
阿拉伯人叫它“第二隻宇宙青蛙”
中國人則喊它“農業局局長”
專管農地和農業
因為它金黃耀眼
一看今年又是五穀豐登
局長之下排面拉滿
有生產大隊長農丈人
他經常拿著簸箕和鬥,負責村裡農業KPI
旗下還有幫手——
天狗星(看家護院)+天雞星(天氣預報)+天鱉星(觀雨)
生產大隊整整齊齊
只為把菜種到極致
要說二十八星宿裡的流量明星
那必須提名畢宿
只因畢宿裡有頂流星星——五車
顧名思義
五車是五位天帝的御用停車場
其實背地裡
五車也是五穀的意思
五車分別負責種豆類、水稻、麻、小米和小麥
所以農民對著星星許願打call的口號是
除了五穀
宇宙糧田最受歡迎的,大概就是井宿了
顧名思義,就是水星
井宿是全宇宙最熱鬧的地方
有70顆星
畢竟河流是人類農業文明的發源地
四大農業古國就是在河邊建立的
井宿的水除了滿足灌溉和生活用水
剩下的就是拿來釀酒
這個釀酒的水星就叫積水星
積水星旁的星叫天樽(也就是酒器)
只有在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的年代
才會有足夠多的糧食去釀造美酒
盛世出佳釀
這是天上地下、古往今來不變的自然社會規律
就像明朝時期
在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的四川敘州(今宜賓)
先民開土挖窖
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
伴江而生的酒都宜賓
依靠長江、金沙江、岷江三江交匯的滋養
也以其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
孕育出釀製五糧液的優質原糧
653年來蒸蒸日上
一提到工匠,很多人可能想到日本
但中國工匠傳承千年
一點不比日本差
他們務實、浪漫、嚴謹
華夏古人千年來堅持靠智慧
找出天空和大地的聯絡
讓每一顆星星都有它的糧食和營養價值
構建華夏宇宙菜田夢
參考文獻
徐剛/王燕平《星空帝國》
馮學《中國天文考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