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力和創造力似乎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生產力。
開創性的人才智力絕對不低,但俗稱的“智商”即反應力、記憶儲存量高,是否意味著智力過人?
神經系統學領域論證了這樣的命題:改變思維方式將成就知識經濟時代的俊傑。這個秘密天窗的開啟人是神經學諾貝爾獎得主卡哈爾,20多歲時,他還是一個莽撞、固執、愛闖禍而沒有科學天賦的問題少年。
卡哈爾曾說他記憶力、理解力、表達力都比不上同時代的人,但他的不少開創性理論,例如:大腦神經元的資訊交流要靠足夠的“絕緣組織”髓鞘才能完成,髓鞘通常在睡夢中為大腦情緒、意識控制中心和儲存中心之間鋪設資訊“高速公路”等,給後世腦神經系統學樹立了標杆。卡哈爾用3000多幅媲美電腦科技成像的大腦神經系統手繪圖,以及經過自身對思維的培養,證明凡人也可以像天才一樣掌控自身的全部行為。
思維方式
那麼,在我們慣性的生活節奏裡,有什麼實際的方法可以切換思維方式?
完美中國提煉了以下幾點(在圖片裡),咱們共同學習,希望憑藉這些點滴的堅持,未來某一天能掀起你大腦思維的蝴蝶效應。
思維創造力
轉變思維、開腦洞不僅是思維創造力的積累,還是造就文化進步的契機。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曾說,人類的進化不是體質差異,而是文化進化,而文化差別源自思維方式的轉換。
所以,別輕易放過開腦洞的機會,“開啟”咱的的思維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