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人的思維是這樣的
如果你覺得吃土豆就是幸福,那麼土豆很多,你很幸福
你覺得吃飯才是幸福,以前的人就不怎麼幸福,現在吃飯不是問題了,所以可以說也幸福
然後,現在又開始變成,你要吃各種更優秀的東西才幸福,比如奶茶。奶茶不只是種出來收穫就完了,有各種行業的參與。也就是更復雜,造價更大,對已有的資源要求更高。
那麼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有一天,你非要吃鵝肝,吃糖心鮑魚才幸福
現在問題來了,我們不說錢的問題,鵝肝鮑魚的生產方式,就註定它產量少。而每個人都要吃,你怎麼辦。
所以這裡有很多個維度的東西
一是如果人追求越來越高,最終邊際效應越來越明顯,累贅越來越大,怎麼辦
王位的含義就是隻有一個才叫王位,但是現在誰都想當王。
二是,人到底該不該追求王位?人到底應該怎麼塑造自已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
我經常會說一個例子,就是你打敗所有人坐上王位滿足,和你把大腦的一部分前額葉攪碎,變得光曬太陽也滿足,有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是這一系列問題的終極發問,目前我們沒法回答。
所以,你沒法說,追求鵝肝把自己憋死的,就比追求土豆好好活著的有多少問題,這是大前提。
可以明確的是,抑鬱來自一種現實和預期的巨大落差。
而預期,是一種人格塑造的產物,是完全靠你塑造的。
我認為,現在的多數抑鬱,都是一種集體性的,意識塑造出錯的表現
人的預期可能來自很多方面,這個課題相當廣泛。
比如,你的家庭教育告訴你,你是人材,這種屬於直接灌輸。比如,你的環境周圍都是人才,這是間接灌輸
還有,你自己覺得自己不同尋常,或者你遇到一些特殊的事,開始覺得自己不同尋常。這是自我意識形態的塑造。
但是總之,我們可以對比。
不抑鬱的人,其實主要就是沒壓力。沒那麼多別的,
而沒壓力,又來自他的期望低,對自己的要求低。然後他能接受這個要求低的自己。
那麼你本就要求低,要求低對能力的需求也低,你就好好完成你的小目標,你覺得活著挺正常的啊閒著沒事解決小目標。
抑鬱的人則一般是反過來。要求高,自己吊死自己。
因為提問是打罵孩子產生抑鬱,而不是校園暴力的抑鬱。畫個重點,我是見多了不仔細看題就評論的人
所以這種抑鬱,基本都是因為孩子自我預期高,自尊強等等帶來的。
人都是這樣。你如果從來都跟一個人說,你就是賤。然後你罵他,他覺得沒毛病我本就生得賤命一條。這樣的人反而顯得皮實。
你要是從來都說一個人是天選之子,然後他也信了。然後突然有人罵他,他會覺得天大的不公平,因為天選之子不能被罵。
一般來講,現在的孩子就是生在這種家裡告訴他你是天選之子的環境裡的。
這是一層
但是還有第二層,就是社會風氣。
(這個課題我早就想講,也講了幾次,然後還被封過)
(我不管,我還要講)
中國,有一個很屌絲的風氣。就是“等我出去,我把你們都殺了”
在中國網路小說流傳出去之前,外國的小說大多是奇幻的,講冒險的,講王國戰爭的,講族群復仇的
就是沒有講"聽聞女兒被欺負,他一聲令下,三十萬大軍前來覲見"的,還有什麼“龍王贅婿”,什麼“怒斬闊少維護正義”
人會喜歡什麼,跟人的心理狀況是非常的有關聯的。
所以你要知道,你會喜歡這些,因為你心裡有一股氣。
作家托爾金在寫霍位元人的時候,他就沒有寫,霍位元人雖然個子矮,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拯救世界打擊罪犯這些。
他從一開始就是在表達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不需要上天入地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因為不是非要那些東西才能過好你的生活。
那些所有的超能力,那些所有的仇恨劇情,一切的一切都是指向一個東西,就是顯得你很厲害,而且是一種最直觀的厲害,掌握別人生殺大權的厲害。
所以你會發現,喜歡這一種情節的人,本質上是喜歡這種能夠控制別人的感覺。
然後有些可能不打算那麼直白的掌控別人,他覺得就這麼掌控別人是不正義的,所以他就需要一個正義的頭銜安在自己頭上。比如說我是在報仇。然後我打擊的這個物件還是一個紈絝子弟等等
究其根本,實際上還是在表達一種,現在我已經無所畏懼,我已經不可阻擋,我已經不需要再擔驚受怕了,我已經徹底的沒有壓力了,的狀態
而反過來,就是在表達。現實當中的人,他是擔驚受怕,他是壓力拉滿的。
然後同時呢,這個壓力拉滿的人,他又有著一種期望,就是有朝一日自己東山再起。現在受的所有的苦難,都是會還回去的。
反正就這種心態,我覺得中國人是盛產這種心態。
中國人特別的希望能夠揮出怒拳打在什麼地方。一方面特別的不願意看見自己的拳頭不夠硬。另一方面又特別的不願意看見沒有一個靶子讓自己打。
就比如說有人犯錯了以後,說我們對他的懲罰從輕處理。這就是屬於拳頭不夠硬,有很多人是不能接受的。一定要非常硬的一拳把別人的臉打歪。
然後假如你的拳頭非常之硬。但是跟你說現在沒有犯罪分子,你沒地可打,你不需要那麼硬的拳頭。有很多人也不能接受,他一定要找一個靶子用來打。只要肯找,總能找到的。
總而言之,雖然自己可能既沒有一個很硬的拳頭,也沒有一個可以用來打的靶,但是他非常的希望這個情節發生。
就比如說,雖然一個人他自己也不是執法人員。然後現在也沒有什麼違法事件的發生。但是他就是非常的希望看到,發生了違法行為,然後犯罪分子還不知天高地厚的挑釁執法力量,然後執法力量就重拳懲罰犯罪分子。
就是大多中國人的心理都特別的期盼這個戲劇橋段,非常的神奇。
以我對心理的理解,在我看來對於這種情節的期盼,就是壓力大的表現。而且這種壓力還一定程度上來自於外界對自身的否定。
小朋友看奧特曼打怪獸的時候,其實並不會特別的討厭怪獸。更多的是覺得奧特曼很英勇,很酷炫。怪獸在這裡只是一個隱患,奧特曼只不過是例行公事的在去除隱患。就好像清掃垃圾,就好像修復一個錯誤一樣,他根本不是那種很情緒化的在打翻一個東西。
但是到了成年,你看這種小說裡主角扮豬吃虎,然後推翻統治,暴打公子哥的情節。他其實只是套著一層政治正確的皮。它的本質就是我管你隱不隱患,我打你不是出於理,我是出於情。我今天就是要看見你死,還要死得慘,因為你惹過我,也就是你否定我。
而如果不是惹到了主角,這些欺男霸女的紈絝子弟,如果一旦面對主角就好聲好氣的說話,其實主角並不一定真的會為了正義把他斬草除根。這就是我國成年人的常見心態。
我認為這種心態是導致現在的人抑鬱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這種心態他代表了一個含義,就是你在成名以前,是被全世界否定的。然後如果有朝一日你一遇風雨化了龍,那所有人都會朝你跪拜。
然後這個風雨來臨之前的日子,你都要好好的熬。你要一直當孫子。
作為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國家,有這種心態,我覺得也是祖傳的基因了。
這種心態就不是一個很好的心態。就好像人永遠只能在當孫子和當爺之間二選一一樣。說得就好像這個世界把你生出來,就是讓你來分辨誰是孫子,誰是爺的一樣。你是誰呀,全世界就非要否定你。然後別人怎麼就那麼閒,總是要來否定你?
其實這也是我的疑問,就是中國人真的怎麼這麼閒,特別樂意尋找別人的問題。
你是一個動物,你的本質是一個在宇宙中的一顆星球地表上亂跑的猴子,不是一個社會里面的孫子或者大爺。
我們現在的風氣越來越強調後者,而忽略了前者。
當這種成年人的遊戲,已經有意無意地影響到了小孩子的時候。小孩子的心智不成熟的,他們的情緒是無限放大的。所以小孩子會在孫子和爺這兩個概念上,極端的強化以後再理解。
所以你會看到那些快手上。初高中的社會青年,都會自稱我是什麼什麼爺,什麼什麼王。然後你去初中小學生出沒的貼吧,也會看到類似的發言。
這就是說他已經開始自封為王了,他已經認為我已經是那個遇到了風雨化成龍的狀態了。我不可能是孫子,孫子多丟臉啊,爺多叼啊。
就像這種自封為爺的行為,你非常清晰的能從中看出,他是很看重這個爺與孫的關係的。
他完全不知道這個遊戲是怎麼來的,他也不知道這個遊戲要怎麼玩,但是他已經參與進去了。很多的大人都是這麼活著的。小朋友就更容易影響了。
所以在這一種,每個人都覺得我是爺的情況下,結果考零蛋回到家,被他真正意義上的爸爸吊打了一頓。
你說這不是人生最大的危機嗎?這不是有生以來最大的屈辱嗎?這種的不就一個想不通就抑鬱了。
抑鬱都還算小的,我們那邊有人跳樓的我跟你說。他的母親是教師。然後在課堂上大罵了一通他兒子,他兒子直接就從四樓跳出去了。沒有第一時間死亡,送到了醫院才死。
所以我也才會長期思考這個問題。
我對此的感覺就是主要是風氣的原因,因為我們成年人都整天在想自己當大爺,說別人是小丑。於是小朋友也都傻乎乎的追求他認為酷炫的東西,然後一點也不能接受挫折。這就導致你猛的罵他一頓,他完全無法接受。
同時也因為生活條件好了,他的日常生活裡就見不到幾次挫折。那就更是覺得人本就不應該經歷挫折。再者,很多大人自己都也沒想明白如何面對挫折,他自己就都說不出人生是伴隨著挫折這句話。怎麼教孩子啊。
如果孩子還是活在跟著大人去地裡幹活的時代。你拿鋤頭挖地就是受累,你在地裡走著不小心摔一跤,這就是受苦。你從小受苦受累,你能不皮實嗎?然後你的父母自己也摔過跤,他見你整天摔跤,也不可能天天過來安慰你。所以家長這種習以為常,難道還不能教會你,苦難和勞累是伴隨著人生的嗎?
然後還有一個我估計當中的變數,就是說人的智商可能是一代比一代強的。
因為這個問題裡面其實95%以上都是知識的問題。比如以前我們宣傳的知識,是勞動光榮。誰誰誰人高馬大,一頓能吃五碗飯,能挑一百斤。現在我們宣傳的知識是,哪家的又有公子哥,被十個小妹暗戀。所以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間的差異,主要只是接觸的知識不同。
但是也是有可能有那麼5%的少數情況。是一個未成年人,他同樣的看見這些知識,但是由於他聰明,他總是能夠感受到更多的東西。這樣的話,他對自己的預期也是會自然的升高,但是周圍的環境又不符合他的要求,這樣也是會抑鬱的。
但是我主要還是相信是我們的知識和風氣,影響了年輕人的心態。同時長輩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長輩們沒有總結過以前的人為什麼心態穩定,現在的風氣變化,又對現在的孩子心態會造成什麼影響這些。
我們的心理教育這一塊本來就很薄弱。因為我們歷史上常年都是一個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國家。
以前的人,為什麼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也不抑鬱,因為他全方位的認同了這個邏輯。
人永遠只會在感受到不平衡的時候,覺得難受。你只要沒有這種不平衡,你根本不在意你具體拿在手上的是什麼東西。
印度那種人工疏通下水道的職業可不是少數。他們人工掏糞掏習慣了之後。一個洗完澡看起來挺正常的小夥,你給他幾塊錢,讓他疏通下水道。他往糞坑裡鑽的那叫一個快。因為他已經認定自己這種比首陀羅還低階的賤民,一個猛子扎入糞坑也是符合身份的事情。
人的自我認識系統就是這麼工作的。
所以這就是又回到,只要你教孩子認同,被打被罵,也是生活中的常態。然後他認可了這一點。他就覺得被打被罵很正常,不影響我的心態。但是如果你教他人是不應該被打罵的。然後你卻又去打罵他。這就極大地影響他的平衡感。
這就好像我們中國人被教育,不能穿著鞋子站在沙發上。然後你看到美國人經常穿的鞋子上沙發,你覺得已經難受的不行了。所以這完全就是你的意識形態塑造的問題。現在的人他容易抑鬱,你可以直接的說成,他就是意識形態被塑造成了容易抑鬱的樣子。
在這個點裡面,我為什麼不說家長的問題呢?主要是因為我認為我們家長的家長,只會比我們的家長,更不擅長教育。所以這裡的變數主要還是後代。要說解決方法的話,是可以讓家長做出調整。但是分析問題的話,你主要分析後代的心理就行了。
所以結論基本上就是抑鬱實際上是來源於壓力。這種壓力可以是各方面的。但是一般不外乎都是自己有一個較高的期望,但是現實難以達到。然後你又熬不住這個做孫子的階段。由於這個原因,他完全可以後天出現,所以不抑鬱的人,也是可以後天抑鬱的。然後已經抑鬱的人,他也是可以透過修改其中的部分,讓他不再抑鬱。
但是人腦是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東西。比如說人之隨以能學會騎車,是因為你長期的練習,最終腦子裡專門長出了一個突觸,記住了怎麼騎車。
所以實際上一個人如果抑鬱久了,他腦子裡會長出一個突觸,記住了這種感覺。所以這個人他就會變成病理性抑鬱。他永遠是抑鬱的感覺。他就是事業有成,他就是中了500萬,他照樣抑鬱。因為這個時候他的神經結構已經出現了病變,必須要藥物治療。等於是已經進入到生理的行列,不再是心理疾病了。
但是這種的一般不是青少年需要擔心的事情,這種是長期抑鬱症患者的問題。青少年那種打不得罵不得的,絕大多數都是風氣影響以及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