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當初太極拳世界申遺難的關鍵在於概念,太極拳的術語很難用英語翻譯。且不說翻譯成英語,就是用漢語解釋也不是簡單的事,因為給每一個概念下定義都非常難。沒有高深的技術,沒有深厚的理論,沒有較好的邏輯和文字水平,很難做到。
能給概念下定義,必須整體把握它的本質屬性和特徵,把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準確表達出來
太極拳的纏絲勁是陳式拳和洪式拳的內勁。
這種內勁到底如何,很難用語言準確描述出來。大家都是引用陳鑫先生、顧留馨先生、洪均生先生的說法。也沒有一個基本的定義。都籠統地說太極拳的螺旋運動的勁就是纏絲勁,因此還叫它螺旋纏絲勁。還把這種勁叫掤勁、太極勁。
陳鑫先生說:“太極拳,纏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他把這些纏法分了很多類。
後來顧留馨認為順逆纏絲是基本纏絲,我師爺也認為這種分類更合理。
我個人認為陳鑫先生的分類沒有毛病,而顧先生可能只從自轉方面把握順逆,公轉各各不同,顧此失彼。陳鑫先生雖然只是從公轉方面分類,但因為自轉是固定的纏法,所以並沒有分類上的邏輯錯誤。在自轉中,順逆是唯一的變化,螺旋是唯一的運動形式。但在公轉中,確實有進退、順逆、內外、大小、上下等各種纏法。
因此,我認為螺旋運動的說法並不全面,自轉時是螺旋運動。公轉時不是,而是一段一段的弧,有時候構成一個類似圈的閉合結構,總之不是像長拳那樣多數動作是直出直入,而是一邊劃弧,一邊旋轉。
在陳式拳和洪式拳中,運動非常複雜,一邊有移形換位、動作的開合——公轉;一邊身體的各部位還要或順或逆的螺旋運動——自轉,類似地球繞著太陽那樣,一邊整個地球繞著太陽軌道轉,一邊自己也不停地旋轉身子。公轉一圈需要一年,自轉一圈需要一晝夜。公轉產生四季變化,自轉產生晝夜交替。
公轉和自轉是借用地理或天體物理名詞。太極拳中公轉指移形換位和動作的開合。自轉是各部分的原地的順逆螺旋
只不過太極拳的公轉不是固定的橢圓軌道,而是根據著法設計的一段一段的圓弧——經常會有首尾相聯,被大家誤認為是圈兒。而自轉是接近螺旋形狀的運動,只有順逆變化。
所以,纏絲勁只能概括自轉,沒有概括公轉。
既然自轉是固定的旋轉形式,而公轉不確定,那麼像陳鑫先生那樣,不再講自轉,只概括公轉是比較科學的。
既然纏絲勁這個概念已經約定俗成,能否全部概括內容就不再計較了,我們知道它有特定含義,是個專有名詞就行了。
纏絲勁就是練或用太極拳時,人的周身一邊公轉一邊自轉,公轉的劃弧與自轉的螺旋對立統一併密切配合所形成的複雜的旋轉運動產生的力。(我下的定義)
講纏絲勁的時候不能只講自轉而忽略公轉。
公轉、自轉的說法也是借用,因為找不到更貼切的表達方式。
公轉從整個身體講,是移形換位,以假想敵為中心所走的路線;從四肢講,相對軀幹的開合是公轉。
自轉是指整個身體的原地左轉右轉,以及四肢螺旋運動的順逆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四肢分左右,所以不是按照順時針來分。右側是按照順時針、逆時針為順逆,左側則相反,順時針為逆,逆時針為順。為了簡單好記,左右都以拇指和膝蓋外翻還是內扣為順逆,這樣就省去了兩側分別記憶的麻煩。
陳式拳喜歡把雲手稱為纏絲功,都是正旋圈。
單手圈是洪式拳的基本功,分為正旋反旋,正跳繩是雙手反旋,反跳繩是雙手正旋。纏絲勁練拳的都練。
洪式拳的基本功是單手圈,分左右正反。因此,有些人就容易形成思維定勢,以為這就是纏絲勁。一提到纏絲勁就聯想到雲手。
事實上,太極拳的所有動作練的都是纏絲勁。再典型的一個動作或者式子也是不完整的纏絲功,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
纏絲勁是個統稱,包括周身的旋轉產生的周身的勁。
單指某種用法就是某種纏絲勁,比如八法,就是八種纏絲勁。
所有的勁都是纏絲勁是準確的,所有的勁都是掤勁是不準確的,掤勁只是纏絲勁中的一種。
任何勁都要結合著法來講,脫離了著法,無所謂內勁。
那種瞧不起技法,崇尚勁路的認識是極其錯誤的。
法是勁的法,勁是法的勁,它們是陰陽關係,互為其根。沒有人脫離技術能練出內勁,能練出的都是本力。反過來,沒有勁,所有的法也沒有用。
王宗嶽的“由著熟而漸悟懂勁”是有道理的。我看有的人還反推懂勁,結果把著法推沒了,推成了練功。這就是弄不懂功、著法、勁之間的關係。為沒有具體的著法及不懂著法的作用找藉口。
著法是方法、方式、形式,勁是能量,“拳者權也”,什麼樣的法,對應什麼樣的勁。彈琴練彈琴的勁,打球練打球的勁。並不是有了勁,琴也會彈了,球也會打了。
所謂的內勁都是結合著具體的用途來練的,不會方法,空有一身力氣,都是笨的。
把內勁理解為心勁、意勁、氣勁、神勁,那確實不需要練拳了。但有這種思想的人還不在少數,那就無法交流了,與我們不是一個頻道的,雞同鴨講,對牛彈琴,毫無意義。
把公轉由圈改為一段一段的弧的認識是進步的,如果在訓練中企圖練整個圈,身法一定是錯誤的。如果在實戰中企圖用整個圈,那是繞遠路,是被動挨打的,只有在練習和運用時知道那是一小段一小段的螺旋運動的弧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