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再說太極拳之松)有心了,後面意就不難了,然後以心構形,形也有了心意,就更據神韻了,久練以往,心裡構出一個相,這叫心意,然後肢體模仿出這個形象,這叫形,一瞬間就出來的,那就是心到意到形到,還用練不?心裡勾畫出一個餓虎撲食的場景,意識中自己就是一隻撲食餓虎,身體馬上就做出餓虎撲食的動作,一剎那就完成了,這不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和,氣與力合是什麼?內三合還用練嗎?學會松心,學會拳理,學會以心構形,就出來了。陳鑫說:四肢百骸不聽命者,非官骸之過,實乃心之過也。這話說的簡單直接,一語點明,以後捱了打別怪自己手慢,要怪自己心練的不到哦。
接著再說說氣,有心有意就有氣,這氣不是專門練出來的,是心意一發,自己出來的,有感覺。但這氣還不是我們練內家太極拳所要的那種氣,這自發出來的氣,是偏硬的叫血氣,血氣方剛見楞見覺還挺硬,不好,咱們要的是老子說的那種氣——至柔的。“摶氣至柔能嬰兒乎”的那種氣,因為只有至柔的氣才會流行起來,硬氣只能滯在那裡,太極拳的氣得流行起來。另外,有人說不是摶,是專,要我說愛誰說誰說,咱們練拳要的是實際的東西,不是做學問,我用這句話是為了練拳,摶是什麼?就是揉啊,反覆的揉,揉來揉去的意思,幹嘛呢?反反覆覆把這股氣揉來揉去,揉成至柔的,這是我要的。專氣是啥意思,不懂,跟拳挨不上邊,也用不上,不能體悟的東西說得再好也沒用,所以不待見。
摶氣至柔嘛,身體裡的氣要反覆的糅,才能變柔,這多好,講得通理得順,有方有法有目標,誰愛專就專去,不抬槓也不強求。反正我覺著這氣就得揉,跟揉麵一樣,反覆揉,才能變柔變彈。怎麼揉是個問題,不能用勁,得松著揉,這時候打拳就不能上勁了,因為要摶氣,就得松,肌肉鬆了,血管才舒張,同樣經脈也會舒張,氣才會流動。否則連路都沒有,氣往哪走?真走起來不成了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了麼。所以鬆開肌肉,力就用不上了,這是為了摶氣而松,摶氣至柔是目的,松只是手段,分清主次,松就不會洩也不會懈了。有目的的松是有用的松,沒目的的松叫瞎松。
這種為了摶氣至柔的松,松出來的是那種渾身毛髮蓬鬆的感覺,像一個絨球從肌膚向四周伸展開去,隨風搖曳。從裡心往外的一種舒坦,那是一種透徹的感覺,一趟拳根本就不想停下來。什麼沉肩墜肘,舒腕展指,含胸拔背、不用練全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