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
傑克·雷恩 [英國]
第三章、實力與戰略
普遍的兵役制和改進了的鐵路網,使大部分交戰國能迅即動員職業軍隊後面的後備軍。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德國把它的常備軍從七十九萬一千增加到五百萬;奧匈帝國從四十五萬增加到三百三十五萬;法國從七十九萬增加到四百萬;俄國從一百二十萬增加到六百萬。英國沒有大量的常備軍;十六萬英國遠征軍後來增加到九十七萬五千,包括自治領和殖民地部隊在內。
敵對的軍隊都組成相似的編隊,但編隊的規模不同。每個師從一萬二千人到二萬二千人不等。一個師通常由一位少將統率。兩師或更多的師編為一軍,由一位中將率領。兩軍或更多的軍成為一個集團軍,由一位上將率領。有些國家,特別是德國,以數字來表示軍隊的番號。集團軍、軍和師都有一個分成四、五個科的參謀部,通常包括後勤、情報、作戰、補給和訓練。
再往下分,一師包括兩個或更多的旅,每個旅由一位準將或旅長統率;一旅代表兩個或更多的團,每團由一位上校管轄;一團等於三個或更多的營,營的首長是一位中校;一營由四個連組成,每連由一位少校或上尉統率;一連由四個排組成,每排由一位中尉指揮。
大部分戰鬥是由步兵、騎兵和炮兵進行的,但技術進步產生了許多後勤部隊,它們等於並且常常超過前線部隊的數目。工業不發達的國家如奧地利和俄國,仍然信賴過時的戰爭觀念。從十九世紀遺留下來的騎兵,只在戰爭的最初幾個月起了較大作用。一個騎兵旅通常包括由九千二百名騎兵和九千八百匹軍馬組成的三個騎兵團。
在那些時候,騎兵代表軍事上的精華。戴了華美頭盔,用矛和飛舞的馬刀衝鋒的德國槍騎兵,只有密集的火力才能加以摧毀。法國和英國騎兵的進展也並不更好。由於機槍和榴彈的使用,不久就把馬匹轉移到比較安全的後方和用於運輸,使從前的騎士不得不默默無聞地徒步作戰。
炮兵由許多有四門到八門炮的炮兵連組成。三個到四個炮兵連組成一個炮群或炮兵營;兩個或三個炮群等於一個炮兵團。當時射程已經增加得很遠,炮兵能把炮彈射向遠非炮手所能看到的目標,因此飛機和氣球被用來測定敵方目標,並報告擊中和不中。
最初,德國人和奧地利人在大炮方面勝過別國。德國埃森的克虜伯工廠和波希米亞的斯科達工廠,是整個歐洲最傑出的兵工廠。法國的七十五毫米炮是輕便的,機動的,並且是當時大炮中最快的,但這種三英寸的炮只對無掩蔽的部隊有效。它不適宜於長距離炮擊,比不上威力很大的德國榴彈炮。此外,法國參謀部把炮兵看作是對步兵的次要的補充;他們認為,集體精神將更能補償技術上的不足。(法國的眼光並不比美國內戰時將軍們的眼光進步多少,他們把炮兵看作多餘的拖油瓶孩子。)
1914年,德國有三千五百門中炮和重炮,而法國的大炮則不到三百門。每一個德國的軍有三十六門一百零五毫米的榴彈炮,再加上十六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德國還有四千五百多挺機槍,而法國只有二千五百挺。甚至在輕炮方面也是德國佔優勢,它有六千多門七十七毫米炮,而法國只有三千五百門七十五毫米炮。
俄國對中歐強國的最大威脅,在於它有六百萬部隊,但是那個大吹大擂的蒸氣壓路機,開動起來效率很差。大都是文盲的部隊雖由勇敢計程車兵組成,但他們由貴族和有錢的人組成的軍官團所受到的訓練很差,那些人的戰爭知識,還侷限於使用軍刀和劍。另方面,他們的貪汙本領卻是高度發展的。
由於俄國的遼闊的陸地面積和不發達的鐵路系統,它的不利條件進一步增加了。它要進入海洋,則遭到冰塊或敵人巡邏艇的封鎖。前線常常缺乏火炮和機槍。很多士兵甚至沒有步槍——部隊作戰時。有些人的武裝往往只有縛在一根棒上的刺刀。
1915年英國曆史家伯納德·佩爾斯訪問了前線,一位俄國士兵憂愁地說,“先生,你知道,我們除了士兵的胸膛外,沒有武器。”對此另一個士兵補充說,“先生,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第一年,俄國傷亡人數共計二百萬。
所有體格健全的德國青年都要服兵役,合格的青年儘管他們家族有權勢,也無人能避免徵召。需要服役兩三年的時間,依服役的部門而定,接著是五年半的正規軍後備軍。然後轉到戰時後備軍。這是第二後備軍,時間十二年;到三十九歲時轉到最後的後備軍戰時民兵,一直到他們的四十五歲生日為止。在這些人的後面,是除在後方和安全地帶從事有限的任務外不適宜任何服役的男子部隊。
德國不象其他國家,它發展了一個由軍官和軍士組成的很有效率的核心,能把一大批新兵和後備軍組成一支優秀的戰鬥力量。戰爭爆發時,約有二百萬人結合在受過良好訓練的職業士兵組成的核心周圍。
在民主國家軍隊中感到陌生的德國軍官和士兵之間的密切友誼,是陸軍元帥馮·毛奇在十九世紀中提倡的,並由其繼任人繼續推行。德國軍官關心他們部隊的福利,就象他們關心保養上了油的機槍一樣。戰爭期間,當有些指揮官不必要地派士兵去送死時,德國將軍們卻是效率最高和最少浪費他們部隊的。
最初德國還在輕武器方面佔優勢。步兵用毛瑟槍裝備,這種槍很堅實、準確,甚至在今天也是在運動員中最流行的槍支。德國參謀部也懂得馬克沁機槍的戰略價值。
奧匈帝國有多種語言文字的不利條件。大部分軍官都是日耳曼人,但部隊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能講德語。這個二元君主國既不關心,也不能團結它的形形色色的民族。奧地利的官方歷史非常坦率地承認,“往往排長本人也不能使他所收集的這一堆亂七八糟的人懂得他的話。”
(一)施裡芬計劃
1870年,路易·拿破崙皇帝的法國政府,由於對普魯士宣戰而自我毀滅。普魯士人在他們共同邊境的戰鬥中摧毀了法軍,然後長驅直入,包圍和攻陷了巴黎。為了消除任何未來的法國軍事威脅,新統一的德國併吞了阿爾薩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內的洛林的一部分,使法國暴露於未來的入侵前面。
法國軍事工程師於是以沿著一百五十英里法德邊界的四個城市為中心,構築了一系列堡壘。東南從瑞士的堅不可摧的屏障阿爾卑斯山開始,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伸展開來。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設計了一個寬闊的缺口,作為準備敵人進入的巨大陷阱,然後用從掩護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體中發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殲滅。凡爾登以北約二十英里,就是盧森堡、比利時和崎嶇的阿登森林。
面對著這種難以克服的稜堡,從1891年到1906年任德國參謀總長的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伯爵,設計了一個透過廣闊的比利時平原侵入法國的戰略。這個小小工業化國家,提供了有充分鐵路、公路、河流和運河的一條不費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國的邊境是不設防的。施裡芬將軍對於比利時在列日和那慕爾面向德國的設防據點感到憤怒,他抱怨它的軍事防禦旨在“……阻止德國侵入其領土,但它對法國的邊境卻不設防”。對於比利時擔心德國而不擔心法國的原因,這位將軍裝作不知道。
施裡芬這位能幹的戰略家,是軍事史上博覽群書的人之一。他從坎尼之戰中得到許多啟示,漢尼拔用包圍兩翼和後衛擊敗了較強的羅馬人。施裡芬將軍的相似的計劃集中在梅斯,這是一個最靠近法國邊境的德國城市,距離巴黎一百七十八英里。
以這個築壘地區為樞軸,由七十九個師組成的右翼,將以閃電戰經過比利時進入法國,後面馬上由戰時後備軍之類的第二後備軍跟上來。由八個師組成的較小的左翼,將留在法德邊界。象一扇巨大的旋轉門一樣,德國人在這個繞著樞軸旋轉的運動中,將一直橫掃到法國沿海地區,從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圍巴黎,然後轉向東面。
如果法國士兵離開他們的洛林要塞,把八個德國固定師趕向萊茵河,這樣就更好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進的德國人將從後面來攻打法國人。法國的要塞炮只面對德國,不能轉向西面來對付從法國方面進攻的德國人。
施裡芬制訂的戰略,包括一支十萬人的英國遠征軍“和法國人協同作戰”在內。考慮到俄國的原始鐵路系統會造成蝸牛般步伐的動員,施裡芬只在東線安排十個師以推遲沙皇部隊的前進,直到法國被壓倒為止。在他臨終時,這位偉大的戰術家據說曾強烈要求:“戰爭一定會來……要加強右翼。”
他的繼任人毛奇將軍改變了這個計劃,以應付他認為是不同的情況。他不去加強右翼,反而減少右翼的實力三分之一,在左翼增加了八個師——此舉對法國是幸運的。由於其他障礙和延誤,毛奇縮短了以梅斯為樞軸而轉動的德國入侵戰線,以致他的部隊開到巴黎的東面而沒有加以包圍。幾個星期後,當德國人企圖用正面突擊攻佔巴黎時,他們在馬恩之戰中被擊退了。
(二)進攻學派
儘管法國的堡壘系統在那時是最好的,越來越多的年輕軍官卻開始對於在參謀部佔優勢的固定防禦戰略提出疑問。這個新的進攻學派找到了盧瓦佐·德·格朗梅松上校作為他們的代言人,他的觀點影響了於1912年升為參謀總長的約瑟夫·霞飛將軍。
這個進攻到底的學說在1914年初被正式接受了,並被稱為第十七號計劃,因為它是1870年以來被批准的第十七個計劃。這項計劃甚至不包含臨時湊合的土木工事和築壘的規定。格朗梅松上校明確而中肯地說:“對進攻來說,只有兩件事情是必要的:瞭解敵人在什麼地方和決定應該怎麼幹。至於敵人想幹什麼是無關緊要的。”
初期的戰鬥經驗表明,第十七號計劃糟糕得很。法國軍隊以十九世紀最好的隊形出現在戰場上,戴了白手套、修飾得漂漂亮亮的軍官走在他們部隊前面六十英尺,部隊則穿了暗藍色短上衣和猩紅色褲子。伴隨他們的是團旗和軍樂隊,以使敵人膽戰心驚。
目擊由此而造成的大屠殺的一位英國軍官回憶道:“每當法國步兵前進,整個戰線就立即完全被彈片所覆蓋,倒黴計程車兵象野兔般地被打翻。他們都很勇敢,不斷冒著可怕的炮火衝鋒前進,但毫無用處。沒有一人能在向他們集中射擊的炮火中活下來。軍官們都是傑出的。他們走在部隊前面大約二十碼,就象閱兵行進那樣安詳,但是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見一個人能前進五十碼以上而不被打翻的。”
第十七號計劃不久成為法國軍事史上凋謝的一葉。也許它的恰當的墓誌銘就是格朗梅松上校的彈痕累累的屍體,他是在一次輕率的步兵衝鋒中被殺的。花了生命和領土的可怕的代價,法國參謀部最後不得不承認,在現代戰爭中,防禦措施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