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濟日報】釋出了房地產的方向:“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態勢不會改變”。
【經濟日報】是國務院創辦的指導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陣地。所以他的權威性、引領性毋庸置疑。
主要圍繞著“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三穩”等方面來聊:
01 房住不炒
對房企實施“三線四檔”:給銀行設了個標準,開發商想貸款,在標準內的就可以,超過標準的不給貸款。
房地產歷來是高槓杆、高週轉、高利潤,而這個標準就直接把房地產的槓桿給降了。
對開發商的不利的就是,不能肆無忌憚的、大批次拿地了;好處是資金鍊斷裂的機率降低了,應對風險的能力就強了;
對於市場的好處,開發商不能用高週轉來獲利了,這個時候能靜下心來從房子上下功夫,去做更好的產品(房子),提升服務,增大競爭力;
對於購房者好的就是,開發商的資金相對充足,爛尾的事情少了,並且房子的質量、物業的服務,也越來越好。
02 因城施策
這點在去年就一直在提,就是一個城市一個政策:比如惠州樓市相對冷了,那麼就降利率,放鬆貸款審批等;
像深圳,市場漲幅過熱,那就收緊貸款政策、使用“指導價”增加實際首付款,來限制房子的交易。
簡單點說:市場太冷,政策就松;市場太熱,政策就緊;保持不冷不熱的平穩就好,也就是下面要說的“三穩”。
03 “三穩”
“三穩”是指
- 穩地價:避免地王頻出,從麵粉/成本上控制麵包的價格;
- 穩房價:避免房價大起大落,容易造成市場情緒(跟風、從眾);
- 穩預期:遏制投機行為,比如深圳,這些年深圳從均價1萬多漲到均價7萬多,這個預期(預感前景)就非常好,大家就會跟風去買;這個時候出一些政策,打擊一下這種氛圍,那麼這些投機客就少了
當然,並不是說樓市就不能投資了,前些天官媒也指出:探索民眾多種理財方式,就提到了房地產。
未來房價是漲是跌呢?
你現在看不上的小縣城,以後還是看不上;現在買不起的地方,以後還是買不起。就這麼扎心!
房地產進入了兩極分化時代,並且是極速分化。
現在不少城市的人口淨流出,僅有少部分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淨流入。
並且【經濟日報】也明確指出:“人口集中的地方應擴大住房供給,人口流出的地方則應適當減少供給”
價值是什麼?價值是被需要,因為有需求,所以才有價值。
人口流出的城市,房子的價值會越來越弱;而人口流入的城市價值會越來越大。
你們可能會說了“不是說增大人口流入多的城市住房供應嗎?”
沒毛病,但是怎麼供應呢?
要知道核心地段的土地再怎麼建也就那麼大一塊地,怎麼辦呢?
只能往外擴,就像“北京擴到燕郊”、“深圳擴到深汕合作區”、這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所以就有了“半小時生活圈”“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提出,而惠州作為一個臨近深圳的城市,並且在軌道方面又密不可分,他未來究竟是漲是跌,不就顯而易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