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對哈薩克來說,向美國靠攏是抵消俄中兩國在本國影響力平衡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該國維持著獨特的外交平衡——同時與俄羅斯、中國和美國保持穩定的良好關係。然而,隨著世界大國間對抗加劇,哈薩克越來越難於在不捲入一方對另一方鬥爭的情況下保持地緣政治平衡。
哈薩克和美國的關係中經濟聯絡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石油行業貢獻了哈薩克國家預算的44%,其中美國公司開採量遙遙領先。2019年,美國公司在哈薩克石油產量中的份額約為30%。相比之下,中石油、中石化和中信集團約佔17%,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約佔3%。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共同持有哈薩克最大石油生產企業田吉茲雪佛龍石油公司(TCO)75%的股份。
除油氣領域外,哈薩克還有數百家美國公司,包括通用電氣、花旗銀行、優步、星巴克、麥當勞等。截至今年初,美國在哈累計直接投資近400億美元。當然,哈美貿易(2020年接近20億美元)無法與哈中(214億美元)或哈俄貿易(190億美元)相比,但仍是哈薩克與中亞所有其他國家貿易總額(約6億美元)的數倍。
經濟聯絡已經成為在其他領域開展更深入合作的基礎。美國從一開始就視哈薩克為中亞優先合作伙伴。美國是首個在哈薩克當時的首都阿拉木圖開設大使館的國家,納扎爾巴耶夫是第一位訪美的中亞總統。兩國各種政治機構代表彼此熟悉並定期會晤。哈美還設有能源和科技合作部級委員會。兩國在商業和公共層面也建立了聯絡。美國國會有哈薩克黨團會議,哈薩克人比其他中亞居民更容易獲得美國簽證,在本地區拒籤率最低。
軍事領域合作也很協調。自2003年起,哈薩克每年與北約舉行“草原之鷹”聯合演習。2004年到2019年,美國向哈薩克提供了4300萬美元的武器,比本地區其他國家加起來還多。一些西方非政府組織在哈薩克活動,如不受俄羅斯歡迎的索羅斯開放社會基金會。哈薩克非營利組織每年獲得外國資助達1360萬美元,其中70%來自美國。納扎爾巴耶夫1993年設立 “博拉沙克”(未來)教育計劃,每年有上千名哈薩克青年根據該享有盛譽的計劃赴美留學。
對哈薩克來說,向美國靠攏是抵消俄中兩國在本國影響力平衡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這兩大鄰國經常會做出令哈薩克領導人不安的動作。俄羅斯對哈薩克向西方靠攏持批評態度。哈薩克對此的反應可分為幾個方面:首先,該國領導人表示不滿,但不會超出外交禮節範圍;其次,哈薩克積極打擊國內分裂主義現象;再次,哈薩克積極試圖限制俄羅斯文化影響;最後一個反應是保持與俄羅斯、中國和美國的友好關係,從而有機會以忠誠換取大國特惠。
這種處境的反面是在大國衝突中每個大國不斷拉攏其站隊己方。哈薩克越來越難以維持平衡,隨著中美對抗加劇,其偏離精心設定的外交路線的可能越來越大。但哈薩克別無選擇,只能同時與各方交好,並與各方保持一定距離。同時,大國也沒有任何工具迫使哈薩克對其中一方表現出絕對忠誠。
俄中兩國都離不開哈薩克。俄羅斯也不想拆掉與少數忠實夥伴之一的橋樑,沒有哈薩克,歐亞經濟共同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將無法想象。對中國來說,重要的是新疆的主要鄰國繼續促進該地區的穩定,允許來自中國的投資併發揮中國、後蘇聯空間和歐洲間的關鍵過境功能。哈薩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對美國來說,哈薩克是中亞唯一一個對美國的存在感興趣的國家,並且不會像吉爾吉斯斯坦或卡里莫夫時期的烏茲別克那樣因為短期利益左右搖擺。
這種平衡是哈薩克外交戰略的核心,任何從外部打破這種平衡的企圖,都會引起強烈抵抗。在可預見的將來,儘管哈正經歷權力過渡,但這一路線不太可能改變。哈薩克第二任總統就是這一路線的體現。託卡耶夫是位漢學家,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在聯合國奠定了外交生涯。(作者為中國問題專家、中亞問題專家、莫斯科卡內基中心科學顧問)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