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巴菲特指標”?
“巴菲特指標”是2001年,巴菲特發表在在美國《財富》(Fortune)雜誌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到。巴老爺子自信地稱讚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這個指標,稱其“可能是任何時刻衡量估值水平的最佳單一指標”。那麼什麼是“巴菲特指標”呢?
巴菲特詭異的眼神看到了什麼?
“巴菲特指標”的計算方法是用美國股市的市值與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NP)相比得到的百分數。
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哈撒韋CEO又補充道,該指標在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期間飆升至創紀錄高點的接近150%,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警告訊號”,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崩盤。在後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該指標也曾大幅上升,再次接近150%!
後來,巴老爺子在其他場合說過,這個數值處於70%~80%的區間之內,買進股票會有不錯的收益;如果這個數值偏高至100~130%那麼風險就相當大了;而150%是一個臨近崩盤的參考值。
我們可否借用這個指標?
當然可以。本來資本市場也是從國外借鑑來的。
這個公式的計算相當簡的,每個人都可以不費氣力地計算出來。這裡面最關鍵的是對於每個不同國家的不同市場,安全區域和風險區域對應的數值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這涉及到市場的投資結構、投資者心理以及新興市場成熟市場都不一樣。
對我國市場歷史資料的分析
資料很容易找到,行情軟體裡面就有,利用軟體的資料匯出功能到excel檔案,再利用excel圖表功能畫圖即可。
資料圖:其中2021年全年GDP為估算
巴菲特指標圖示
資料也是歷史,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結合資料,再結合我國A股牛熊週期分析得出,巴菲特的指標可以用,但數值判據不適用我們市場,我們市場的判據只能依靠我們的歷史資料歸納總結得出。
經過分析歸納總結我們發現:在我們的A股巴指標圖表中,基本可以確定巴指標在50%以下屬於超跌區間;50~70%之間是A股的安全區間;70%以上進入風險區間;85以上則是高風險區域。
目前,截止2021.12.31,A股總市值最大值為92.44萬億,今年全年的GDP還沒有出來,按照一些相關部門的推算,今年GDP大約應該為110~112萬億,那麼92/111=83%。由圖中看,83是執行在風險區域的。
關於巴菲特指標中美判據差異的思考——差異中蘊含機遇
巴指標判據差異對比
為什麼巴菲特用於美國市場的判據和我們差別這麼大?個人感覺主要是我國和美國理財結構比例差異和不同市場投資偏好差異造成的。
理財結構差異 資料就不找了,我們也不是專業的宏觀分析師。大家都知道,大多數的普通國人,家產投在股市中的比例是很少的,這和美國家庭普遍擁有大量證券資產有很大區別。這塊肯定要影響到該指標。
市場投資偏好差異 國人有幾十年投資房產不敗的傳奇,大量資產在房產領域。區區一個A股90萬億僅佔房地產市場25%不到,落實到巴指標肯定比美國低。
但是,隨著中國實力的日益增強、中美將來在世界地位的交換、房地產只住不炒的強大監管、A股市場的日益成熟,巴菲特指標的判據是不是也會交換過來?如果我們的A股市場也能接受130%是風險區間的極限,那麼我們的大A市場總市值就可以允許110萬億×130%=143萬億(靜態),如果按動態,中國趕超美國成功時,這個數值可能就到了大約300萬億!目前區區90萬億,真的還早呢!
究竟未來股市如何演化,能不能按照筆者的預期演化,拭目以待。僅供參考,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