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中,越軍構築的防禦工事普遍堡壘化和洞穴化,除非被大口徑炮彈直接命中,否則很難被摧毀,這就大大削弱了我軍的炮兵優勢,增加步兵的攻堅難度。
而且越南北部的山嶽叢林地形十分複雜,我軍步兵無法攜帶重型武器和充足彈藥,往往一場戰鬥還沒有打完,無後坐力炮的炮彈和火箭筒就打完了,這時候便輪到另一種武器發威了——火焰噴射器。
我軍最早接觸火焰噴射器是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接收了美國援助的部分火焰噴射器,然後變成我軍的戰利品。美軍在太平洋的島嶼爭奪戰中,大量使用火焰噴射器對付日軍的工事和坑道,取得相當良好的效果。
不過,這麼好的武器並沒有在國民黨軍隊手裡發揮出太大作用,卻讓解放軍開了眼。建國後,解放軍在蘇聯援助的火焰噴射器基礎上,先後研製了58式和74式火焰噴射器。
在1955年的一江山島登陸作戰,及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時,蘇制和國產火焰噴射器都發揮出很大的威力。因此,我軍將火焰噴射器普遍裝備到師屬防化連和團屬防化排,對越作戰時,陸軍已經大量裝備74式火焰噴射器,用於焚燒敵方器材和支援步兵作戰。
胡志明一去世,越南的黎筍當局便開始暗中進行對華戰爭準備,在越北地區修築大量工事、囤積武器彈藥,企圖依託複雜地形和堅固工事,達到遲滯、消耗我軍進攻力量的目標。
越軍的暗堡修得很有水平,外形低矮、只露出地面一丁點,且傾斜度很大,經常使我軍發射的火箭彈和炮彈變成跳彈,只有直接命中射擊孔,才能有效地將其摧毀。對付這種暗堡,最有效的武器就是74式火焰噴射器。
準確地說,74式火焰噴射器噴出的是油料,再由點火器點燃,因此火柱具有液體的部分特性,哪怕沒有直接命中射擊孔,著了火的油料仍然會飛濺或流淌進暗堡,燃燒溫度可達1300℃,把裡面的越軍燒成灰燼,甚至引爆彈藥,將整個暗堡掀掉。
第47軍攻擊167高地的戰鬥中,越軍依靠事先挖好的藏兵洞,隱蔽好不少預備兵力。表面陣地暫時失守後,出動預備兵力與我軍不斷爭奪,頗有當年志願軍堅守上甘嶺戰役的風采。
第47軍制訂了針對性的作戰方案,這一回攻下表面陣地,投入更多兵力搜剿敵人的藏兵洞,每發現一處,便用火焰噴射器徹底燒燬,經過一天的戰鬥,一次性解決了18個藏兵洞,擊斃敵軍近400人,使越軍再也無力爭奪167高地。
另一方面,最令解放軍印象深刻的是,越軍充分利用越北的喀斯特地形,將很多溶洞改造成藏身處或火力點,對我軍構成很大的威脅。越軍早就在洞裡儲存好足夠的糧食和軍火,可以躲在裡面很長時間,很難被發現。這種情況在對越自衛反擊後期和兩山輪戰期間尤其多見。
1984年4月底,我軍第11軍之第31師奉命收復者陰山,從早晨6點30分開始,部隊僅用三個小時便佔領者陰山表面陣地,清剿殘敵的工作則一直持續到天黑。
中午1點多,93團5連的李德年排長突然發現23號高地南側山地有一個黑乎乎的洞。當時即使沒有繚繞在山地周圍的雲霧,這種比人體大不了多少的洞口,也必須靠近到十多米才能看見。
李德年沒有急於鑽進洞去,他讓大家在附近仔細搜尋,確定這個洞有4個洞口,而且洞口3米以內的茅草都被人為剷平了,顯然洞裡的越軍準備憑藉這些洞口狙擊我軍。
這種天然溶洞的結構比較複雜,有不少彎道,又洞裡有洞,派步兵進去非常危險。而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彈往往會被石壁和彎道擋住,無法消滅洞底的敵人。
於是,李德年讓戰士周再軍用衝鋒槍壓制洞口,以掩護噴火兵靠近。周再軍剛打完一個彈匣,洞內突然飛出一串子彈,擊中了周再軍的胸口。敵人在暗,周再軍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眼裡,子彈打得很準,周再軍壯烈犧牲。
但是周再軍沒有白白犧牲,噴火兵趁著敵人火力被吸引的工夫,已經迂迴到洞口幾十米內,佔據了有利的發射位置。只見一道明亮的火焰鑽進洞口,熊熊燃燒起來。
越軍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發了瘋般地向外面開槍。李德年趕緊組織火力將各個洞口都封鎖住,他預感到敵人一定會從洞口衝出來。因為就算火焰沒有燒死所有越軍,也會消耗掉洞裡的氧氣,把敵人給趕出來。
果然,沒有一會兒工夫,5名越軍一邊開槍一邊叫喊著,沒頭沒腦地衝了出來,李德年一聲令下,全排的輕重火器一起開火,僅用幾秒鐘將把這5名敵人全部擊斃。
李德年覺得洞裡面還有敵人,下令再噴一下,噴火兵一口氣把剩下的燃料全部射了出去,洞裡傳來撕心裂肺地慘叫。又過了一陣子,等火焰漸漸變小,李德年讓翻譯喊話,叫越南士兵出來投降。
兩名越軍灰頭土臉、腳步蹣跚地出現在洞口,一點鬥志也沒有,戰士們衝上去將他們抓住。根據俘虜的交代,越軍副營長跟另外7名士兵被燒死,只有他們兩個僥倖活了下來。
在接下來的清剿戰鬥中,火焰噴射器多次發威,簡直是專為越南定製的大殺器。不用像火箭筒、無後坐力炮那樣必須正對著洞口,射手不得不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噴火兵只要斜著對準洞口內側的石壁,液體燃料便會順著石壁反彈進去,讓越軍躲無可躲、藏無可藏。
坂然戰鬥中,第55軍第163師第487團進攻越軍陣地受阻,上級加強給他們的攻堅武器主要就是3具74式火焰噴射器。有了這些“縱火高手”的助力,第487團很快攻克多個敵人高地,最終完成了佔領坂然、切斷敵軍退路的任務。
第43軍第127師的師長張萬年,還創造性地使用火焰噴射器,乾淨利落地消滅了騷擾我軍後勤部隊的越軍小分隊。阻擊第127師的越軍主力部隊被殲後,一部分被打散得越軍逃進山裡躲起來。
越北山地到處都是一人多高的茅草,這些越軍小分隊藏在其中,時不時襲擊我軍運輸隊。他們雖然人數不多,卻非常難纏,打了就跑,給我軍造成不小的損失。
張萬年師長命令防化連集中所有的火焰噴射器,將後勤部隊必經之路上的茅草全部點燃,並派部隊守住各個山口和路口。等大火將茅草燒光,越軍小分隊便暴露出來,被我軍打死幾十人,還生俘了20多人,從此127師的後勤部隊再也沒有被襲擊過。
由於前線部隊對74式火焰噴射器讚不絕口,對越作戰總指揮部下令從全解放軍範圍抽調火焰噴射器和射手,一度使每個軍的裝備量超過200具,幾乎每個步兵連隊都能得到2-3具,成為攻堅必備利器,廣泛用於攻堅和清剿戰鬥。
據統計,74式火焰噴射器總共摧毀1200多個敵軍火力點和工事,消滅得越軍士兵則難以清點,因為解放軍的殲敵數字統計十分嚴格,必須要有屍體做證,74式火焰噴射器卻不太容易做到這一點。
戰後,嘗過解放軍鐵拳的越軍士兵,大部分都會說解放軍炮兵厲害,卻很少有人提起火焰噴射器。原因不是火焰噴射器不夠兇猛,而是見識過解放軍火焰噴射器的越南軍人,恐怕是除了俘虜,沒幾個能夠活下來吧。
1989年,義大利軍事代表團訪華,他們的T-148火焰噴射器與74式做了同場表演,義大利噴火器輕便靈活,裝滿一次燃料可以噴射11次,噴火兵可以像使用衝鋒槍一樣用T-148清掃戰壕,74式卻只能噴射兩、三次。
但是,74式的優點也是T-148無法比擬的,射程遠、威力大。其最大噴火距離達100米,有效射程40-45米,T-148的有效射程不足30米。對於噴火兵來說,這十多米的射程差距,意味著他們要冒著更大的危險,逼近敵人的工事。
74式的噴油量也比T-148充足,一次噴射即可徹底燒燬一座大型地堡,不給敵人死灰復燃的機會。在對越作戰中,甚至發生過“一石二鳥”的戰果。
那一次噴火兵沒有完全對準,只有一部分油料射進敵人的機槍射擊孔,另外的油料在暗堡外壁上發生折射,竟然彈中另一座暗堡,並將其燒燬。這種效果是其他武器不可能達到的,也是因為74式的油料充足,燒掉兩個火力點仍綽綽有餘。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在同時期的國外戰場上,火焰噴射器的表現遠沒有如此耀眼,除了越北特殊的戰場與地形條件外,我軍的勇敢精神和戰術意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等直射武器的射程都在200米以上,74式火焰噴射器的有效射程則不超過50米。中國士兵必須不顧生命危險,在敵人的火力下運動100多米,才能發揮出火焰噴射器的威力。
外軍士兵往往在火箭筒、無後坐力炮,乃至反坦克導彈失去作用後,選擇放棄或撤退,而不是義無反顧地逼近敵火力點,用火焰噴射器做一次決定性的攻擊。
所以,我們在讚歎火焰噴射器的同時,更應該銘記中國士兵的獻身精神,正是因為他們的奮勇戰鬥,才能使不被外軍看好的火焰噴射器在戰場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