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M158是一種遠端半隱身的防區外發射巡航導彈,也是美軍大威力精確飽和攻擊的當家武器。AGM158的研發商是洛馬,於2000年服役,至今已經使用了20年。
導彈的外形比較獨特,彈頭是典型的尖銳隱身設計,彈身的截面大致為圓角三角形,底部有可以展開的彈翼,尾翼也是摺疊的。B1B使用AGM158的時候使用旋轉發射架掛載,每個彈艙能掛載8枚,總共24枚。導彈發射後會展開全部的彈翼,主彈翼在下,所以是以趴著的形式飛行。
導彈的外形尺寸不大,長度4.27米,展開後的翼展為2.4米,發射重量約為一噸。從體型來看不算大,因此又是一款美國絕大多數作戰飛機都能使用的武器,看看美國把通用這個概念貫徹落實到什麼地步,F16和B1B的武器有很大一部分是重疊的,飛起來就是小型轟炸機。不得不說,這可比蘇聯的大個頭導彈更有優勢,武器通用是一種隱性作戰實力,很難去量化。
導彈使用一臺推力為3千牛的渦噴發動機,全程以亞音速飛行,射程370千米。制導方式為GPS外加慣性導航和末段紅外製導,使用一顆450千克的彈頭,威力較大。
370千米的射程放在2000年算是遠的,不過地面防空和遠端空空導彈發展越來越好,AGM158也增加了射程,這就是ER和EX版本,射程增加到了925和1900千米,都快頂上早期戰鬥機的航程了。
B52轟炸機對海攻擊的時候可以使用魚叉導彈,不過大家都知道,魚叉和鷹擊12這種超音速反艦導彈比起來就是個弟弟。而B1B的空射反艦導彈可不是魚叉,是在AGM158的基礎上研製的AGM158C LRASM遠端反艦巡航導彈。AGM158C以ER型為基礎,外形也類似。發射重量為1.1噸,有一個450千克重的半穿甲彈頭,一旦擊中,5000噸級的軍艦基本上會喪失作戰能力。
B1B一次性可以掛載24枚AGM158C導彈,由於導彈本身有較好的隱身能力,因此這24枚導彈相當於一次小型飽和攻擊,中小規模的艦隊幾乎要全軍覆沒,而B1B出擊的時候可不會一次只有一架,如果是10架,那麼一次性可以給一支超大規模的艦隊在500多千米的距離外來上240枚先進導彈組成的飽和精確攻擊,除非從源頭上擊落轟炸機,否則攔截的難度堪稱地獄級別。
相比之下,我國的轟6可以攜帶重量更大速度也更快的鷹擊12,各方面綜合看起來算得上世界上最先進的反艦導彈之一,但是一架轟6只能攜帶4到6枚,想要形成飽和攻擊就得使用更多的飛機,儘管鷹擊12的攔截難度更高,不過不得不說,美國的飽和攻擊能力確實強大,正視差距啊朋友們!新轟炸機那是剛需啊!
AGM158C最大的優勢其實還不是轟炸機空中發射,而是前面說到的通用能力。美國海軍航空兵後F14時代的扛把子超級大黃蜂也可以攜帶AGM158C,而新的F35也能用外掛形式使用AGM158C,這意味著十來架航母艦載機也能來上數十枚AGM158C的飽和攻擊,足以見識到美國海軍反艦實力是相當強大的,別光數人家軍艦的反艦導彈數量多少質量多爛,重點那是艦載機。
不僅如此,連看起來無毒無害的P8反潛機也能發射AGM158C,你沒看錯,這架長相和民航737差不錯的飛機其實也算是轟炸機。美國還在進一步擴充套件AGM158C的使用範圍,打算使用MK41發射導彈,甚至發射對陸攻擊的版本,也就是讓AGM158系列成為一種比魚叉通用程度還高的導彈。
不過AGM158C也有不足,那就是速度太慢,突防只依靠隱身能力,這和大個頭,4倍音速還能機動躲避的超級反艦導彈區別較大,依舊有種較濃的屠幼意味,但還是前面說到的,AGM158C技術級別足夠高,只要數量多就可以量變引起質變,其他國家的航母編隊要重點防備AGM158C的飽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