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傳下來許多荒誕醫學療法,和當時醫療技術的不發達有關,但在科技發展迅猛現代社會,人們依然對荒誕健康理論缺乏分辨力,尤其是自外國來的,幾乎是照單全收,全然不會去思考其科學性、真實性。其中的“酸鹼體質”理論恐怕是影響最大、波及面最廣的一種,至今還在流傳。
人的體質也分酸鹼?
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是曾被稱為美國“酸鹼理論之父”的羅伯特·楊(Robert Oldham Young)這一理論曾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潮流。而在2018年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被美國法庭判處賠償1.05億美元,楊也當庭承認,“酸鹼體質理論”根本就是個騙局。
起訴楊的是一名癌症患者,他曾指控楊翫忽職守和涉嫌欺詐當時楊建議這名患者放棄化療和傳統治療方法,按照酸鹼體質理論來進行治療,療效如何?據該患者的律師稱,患者選擇楊的這種方法治療後,不但沒有好轉,原來的病情還惡化到了四級,相當於癌症晚期。
那麼酸鹼體質理論是如何傳播開來的呢?
2002年,楊在《pH的奇蹟》(The pH Miracle)一書中宣稱,人的體質有酸鹼之分,酸性體質的人是不健康的,甚至有潛在的容易得癌症、肥胖、骨質疏鬆等病的危險;而想要保持健康,必須讓身體處於鹼性環境。根據他自創的理論,歐陽提出要戒除紅肉、糖類、蛋奶類製品、酒精和咖啡等“酸性食物”,轉而食用更為健康的蔬果、穀物、魚類等“鹼性食物,同時保持低壓力的生活。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鹼性生活方式”。“獨創”的理論更容易“石破天驚”,這本書很快風靡全美,成了暢銷書,並被翻譯成近20種文字,在全球廣為傳播。之後,楊又“乘勝追擊,接連出版了多部著作來推廣他的酸鹼體質理論,還曾登上美國著名的訪談節目。
2007年,美國的一名女性患者被查出罹患三期乳腺癌,但她並不認同傳統的放化療等治療方式,而是想自行治療她找到了楊,兩人一拍即合。這名女性患者開始聽從楊的“鹼性飲食法”來治療癌症。後來,她公開說自己的癌症痊癒了。這讓楊的酸鹼體質理論大放光彩。楊一躍成為“世界級”健康養生大師,一時間佔盡風頭。於是,他開始根據自己的理論生產保健品藥物,還在自己的家鄉聖迭戈成立了療養院,最高收費達一晚2500美元。如此高的診療費,想必治療肯定要費些周章然而事情卻並非如此。楊的治病方法出奇的簡單:普通靜脈注射液加小蘇打混合物,每針需要500美元(似乎只有高昂的售價才配得上“神奇”的理論)。楊的療法真如那位女患者所說的那樣神奇嗎?實際情況是,該女性患者在3年後去世。
外來理論好忽悠?
作為舶來品,酸鹼體質這一理論給我國造成的不良影響恐怕比很多中國傳統的荒誕醫術還要流毒深遠。成千上萬的人曾一度對這一說法深信不疑,一些癌症患者覺得自己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可現實卻又一次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有人曾花幾千元購買所謂的“鹼性飲水機”,實際上這種飲水機就是多加了幾塊被商家稱為“能量石”的陶片。根據專業人員的檢測,它們只是再普通不過的石頭而已。這種石頭不但沒有保健效果,而且天天放在水裡時間一長甚至還有可能產生危害。
事實上,楊在之前的一次非法行醫指控中就已經承認自己不是微生物學家、血液病專家、醫學專家,更不是自然療法師他並沒有受過任何科學訓練、更別說有專業的資格證了。他的“本科教育經歷更來自一所沒有學歷資格的野雞大學,文憑也是花錢買的。
從一開始,國內外的很多科學家、醫生和科普工作者就已經公開說過這個理論不過是一個大騙局。比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就善指酸鹼體質理論是捏造的,純屬子虛烏有;很多專業的腎臟病學專家、腫瘤學專家和營養學界的權威人也都一致認為,“酸鹼體質”純屬偽科學,毫無科學根據。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中國中醫研究院等相關機構的專家也指出、現代醫學和中醫理論中也根本沒有所謂的“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的說法。
即便有這樣權威的資訊,還是有一波又一波入甘情願地掉進了“大師”的陷阱,可見資本的力量多麼強大。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大眾渴望健康、害怕疾病的心理早已參透,所以他們不顧事實真相,大肆鼓吹和傳播這類偽科學概念,從中牟取暴利。有人就效仿楊的著作,寫了很多以“改善酸性體質”“把健康鹼回來”為主題的健康類書籍;還有人把食物的酸鹼性列了出來,還把這些“科學的結晶”結集出版!為了更具說服力,他們還拉上中醫理論為自己增加所謂的可信度:更有一些推崇酸鹼體質理論的人給楊“加官晉爵”,弄出一些子虛烏有的頭銜,如“某世界級名校教授”“××大獎得主”,似乎非如此不足以彰顯其理論的高大上。
這一理論還有一個衍生版,就是“酸性體質生女兒,鹼性體質生兒子在國內,一些女性曾被家裡老人苦口婆心勸說喝蘇打水、服小蘇打片。某“專家”甚至根據這一理論稱人體的“X精子耐酸,Y精子耐鹼”,宣揚透過吃藥就能調節身體酸鹼度,這樣就能決定孩子的性別。一些機構根據這種毫無科學性的偽理論製作藥物,比如“鹼性口服補品”“婦用小蘇打”等很多“生男產品”。據說某地區一包60克的小蘇打,有時竟賣到400元人民幣很多人竟然為此甘願掏腰包。可見,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我國真是無孔不入。說到這裡,不免讓人想到“江湖醫生”的“裡與尖”。靠著一張嘴,把很多人引向“虛無”的健康陷阱裡,不過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科學理解pH值
pH即氫離子濃度指數,被用來描述溶液的酸鹼性強度,其數值範圍為0~14。數值小於7,溶液呈酸性,數值越小,酸性越強7為中性;大於7則呈鹼性,數值越大,鹼性越強。正常人體液的pH處於7.35~7.45,呈弱鹼性,能保持一定的穩定,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明顯波動。當健康受到影響後,比如遇到感染、外傷等,pH會向弱酸性轉化。
而食物的酸鹼性是與食物經過燃燒後的灰分的化學成分中的主要物質有關,跟其在體內的消化、吸收、利用後的代謝產物的性質完全不是一回事。“酸性食物”主要含磷、硫、氯等元素,溶於水後生成酸性溶液,如肉類、穀類以及一些堅果等。“鹼性食物”主要含鉀、鈉、鈣、鎂等元素,溶於水後生成鹼性溶液,如各種蔬果、豆類、奶類等。而像烹呼叫油、澱粉、食用糖等既非酸性也非鹼性,即“中性食物”。
不論何種食材,進入胃裡都會變成酸性;而到了腸道,又會被呈鹼性的腸液轉化成弱鹼性的。人不會因為吃某種食物而出現酸鹼失衡。另外,人體內部是一個複雜的環境,自身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比如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就能適當地控制體內的酸鹼平衡;血液中還有豐富的緩衝物質,比如碳酸鹽、磷酸鹽、蛋白質等,都可以防止體內酸鹼失衡。
既然創始人自己都已承認自己是騙子,信徒們是不是該收手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廣闊的中國保健品市場上,“酸鹼體質理論”現在依然大行其道。一些公司還根據這一理論研發出相關的藥物、保健品、飲料等。一些所專家也抱著這個“假大腿”不放,“誓死”維護它的科學性,想將其發揚光大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很多人傾向於接受直接的論斷,至於科學合理與否,則覺得自己沒有義務去弄清楚,也懶得思索。殊不知,謠言就是透過這種直接粗暴的方式攫取了人的心智。但如果要闢謠就難了,不能簡單說對錯,還要說明為什麼及其背後隱含的理論,最後還要蓋棺論定,說清楚究竟是什麼。不過經過一番解釋,又有多少人能聽進去呢?只怕多數人早已滿是不耐煩,擺擺手,又帶著空洞的頭腦去接受另一奇葩理論的茶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