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約一年的第五次反圍剿堪稱工農紅軍戰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大會戰。由於國際顧問奧托·布勞恩堅持用碉堡對碉堡、陣地對陣地的一戰戰術與蔣軍拼消耗,紅軍指戰員們雖憑藉著劣勢武器浴血奮戰,但面對著擁有強大人力物力資源的蔣軍,還是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最後不得不踏上長征之路。
在第五次反圍剿中,胡阿林、張錫龍、吳高群、黃昉日、曹其燦、陳阿金等6名紅一方面軍師級幹部先後壯烈犧牲。雖然當下關於第五次反圍剿的紅色影視劇數量不少,但我們卻從未在劇中見過這些烈士們的形象。
1)紅一軍團2師政委胡阿林(32)
胡阿林,原名胡俠民,字可坤,1901年出生於浙江東陽,1926年起參加農民運動,四一二事變後到上海、杭州等地從事地下秘密工作,1931年被送往蘇聯學習,一年後學成回國並進入江西蘇區,歷任紅一軍團某團政委、紅一軍團4軍10師政委、第2師政委。
1933年11月,蔣軍集中3個師的兵力,企圖截斷向北出擊的紅一軍團及九軍團14師的退路,好聚而殲之,紅一軍團被迫在撤退必經的雲蓋山、大雄關陣地佈置兵力阻擊敵人。面對敵人三個師的輪流進攻,胡阿林指揮紅2師堅守大雄關,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12月7日,胡阿林在親臨一線指揮作戰時被敵人子彈擊中,不久便因搶救無效而壯烈犧牲,年僅32歲。
2)紅三軍團4師師長張錫龍(27)
張錫龍,原名張希銘,1906年出生於四川高縣,1926年冬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並參加了南昌起義,任某部排長。起義失敗後,受組織安排赴莫斯科高階步兵學校學習,練就了一身極為過硬的軍事素質和精湛的射擊技術。1930年秋張錫龍回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次年進入江西蘇區,起先在紅軍步兵學校擔任教學工作,後歷任紅13軍參謀長、紅7軍軍長、紅三軍團4師師長等職。
1933年12月12日,蔣軍第八縱隊三個師4萬餘人向團村、德勝關進犯,在軍團長彭德懷的指揮下,紅4師師長張錫龍率部埋伏在團村以東三公里的地方,待蔣軍進入伏擊圈後立即發起強攻,頓時把蔣軍殺得人仰馬翻、狼狽逃竄。為了掌握實時情況,張錫龍和師政委黃克誠也跟著部隊一同追擊。當張錫龍追到一處前沿陣地、舉起望眼鏡觀察敵情時,被一股蔣軍發現,並向其射出了罪惡的子彈,張錫龍當場被擊穿頭部壯烈犧牲,年僅27歲。
3)紅一軍團15師師長吳高群(23)
吳高群,又名吳皋群,1910年出生於江西上猶,1927年參加北伐軍,並繼續參加之後的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隨朱德、陳毅指揮的起義軍餘部發動了湘南起義,並登上井岡山與朱毛紅軍勝利會師。吳高群在紅一方面軍中歷任紅4軍連指導員、第2縱隊大隊長、第11師31團團長、第2師5團團長、第2師師長等職。第五次反圍剿前夕,吳高群被調任為第15師師長(即著名的少共國際師)。
在1933年12月12日的團村、德勝關戰鬥中,吳高群與師政委蕭華指揮紅15師承擔正面阻擊任務,面對蔣軍空中和地面炮火的猛烈打擊,紅15師指戰員們堅守陣地死戰不退。12日傍晚,吳高群和蕭華正在陣地上觀察敵情時,一顆炮彈突然在他們身邊爆炸,吳高群當場被炸成重傷,雖然他之後被緊急送往後方醫院搶救,但還是因傷勢過重而不幸犧牲,年僅23歲。
4)紅三軍團4師參謀長兼副師長黃昉日(32)
黃昉日,又名黃漢傑,1902年出生於廣西東蘭,1925年考入廣西軍政學校,四一二事變後回家鄉參加韋拔群領導的農民運動,奉命訓練農民自衛軍。1929年黃仿日參加了百色起義,人紅7軍3縱隊3營長,後隨部隊抵達江西蘇區,歷任紅7軍55團團長、紅三軍團5師15團團長、紅三軍團4師參謀長。1933年12月,紅4師師長張錫龍在團村戰鬥中犧牲後,黃昉日兼任該師副師長。
1934年2月23日,紅4師一部奉命與蔣軍爭奪泰寧太陽嶂地區,蔣軍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對紅4師把守的陣地發起猛攻。在蔣軍炮火的猛烈轟擊下,紅4師地表陣地幾乎被全部摧毀,為了將瘋狂撲上來的敵人趕下去,黃昉日指揮部隊發揚紅七軍精神,用刺刀、大刀、長矛等各種冷兵器與蔣軍展開肉搏,並最終守住了陣地。但黃昉日也在戰鬥因不幸中彈而流血不止,沒過多久便壯烈犧牲,時年32歲。
5)紅三軍團6師政治部主任曹其燦(28)
曹其燦,1906年出生於湖南省益陽縣人,1926年參加北伐軍,曾參加過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回到家鄉從事地下秘密工作。1930年7月紅三軍團攻佔長沙後,曹其燦被調到部隊攻佔,歷任紅5軍2師某連政委、某團政委、紅三軍團政治部某科長。1933年6月,江西蘇區地方武裝興國模範師被升級為野戰軍第6師,曹其燦調任該師政治部主任,與師首長一道對該師進行正規化整訓。
1934年4月,蔣軍調集11個師的兵力,兵分兩路進攻江西蘇區北部門戶重鎮廣昌,紅6師奉命堅守旴江東岸的大羅山、延福嶂一線,以劣勢裝備打退了蔣軍優勢兵力的多次進攻。為儘快拿下紅軍陣地,蔣軍調來火炮和轟炸機進行猛烈轟擊,對紅6師造成了重大傷亡。4月底,曹其燦在一次戰鬥中親臨前線指揮,不幸被敵人的一顆子彈擊中,當場壯烈犧牲,年僅28歲。
6)紅三軍團5師政委陳阿金(36)
陳阿金,曾用名陳建金,1898年出生於江蘇阜寧,因家境貧寒而不得不到上海紗廠做工,後積極參加組織活動,參與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四一二事變後,陳阿金被選送到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並於1930年學成回國,在江西蘇區紅軍學校任教。1933年起歷任紅7軍20師59團政委、紅6師政委,由於工作成績出色,又於1934年1月調任紅三軍團5師政委。
1934年8月14日,蔣軍嫡系第18軍在德制重炮火力的掩護下,向紅5師把守的萬年亭陣地發起猛攻,陳阿金與師長李天佑一起指揮部隊憑藉簡陋工事和劣勢武器,與敵人展開血戰,打退了蔣軍的十幾次進攻,使敵人半個月內無法前進一步,得到了上級的表演。然而,28日,陳阿金在前沿陣地觀察敵情時,蔣軍一顆航空炸彈突然落在距離他幾米的地方爆炸,陳阿金與警衛員當場倒在血泊之中壯烈犧牲,年僅36歲。
最後總結,這六名犧牲的師級幹部中有兩名是來自紅一軍團,四名來自紅三軍團,正驗證了紅一、三軍團是紅一方面軍的兩支絕對主力這一事實,同時也證明了紅三軍團專打硬仗的說法果然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