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
上世紀60年代,美國海軍核潛艇頻頻光顧蘇聯家門口,蘇聯海軍急需建造大量反潛艦艇,由於驅逐艦建造成本較高,因此蘇聯大力發展了一些近海反潛護衛艦,於是誕生了35型小型反潛艦,北約代號為“米爾卡”級輕型護衛艦。
概述
“米爾卡”級標準排水量960噸,滿載排水量1100噸,艦長82米,艦寬9.2米,吃水3米,艦員103人,其中軍官9人。動力系統採用柴燃聯合動力,裝備一臺61B柴油機和一臺GTK-D3型燃氣輪機,雙軸推進,總功率達到48000馬力。最大航速達到34節。14節時的續航力為2000海里。裝備兩座雙聯裝76mm艦炮,兩座5聯裝400mm魚雷發射器(改進型35M拆除一座艦尾魚雷發射器換為兩座12管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器),4座RBU-2500反潛火箭發射器。裝備了“指揮室”型對空對海搜尋雷達,艦底裝備了可升降的“大力士”搜尋聲吶和“維切格納”定位聲吶(改進型35M換為白金MS聲吶機羅斯K拖拽聲吶),聲吶降下吃水達到5.8米。
米爾卡級護衛艦 後部紅圈處是燃氣輪機排氣口
裝備情況
1964年1月26日35型輕型護衛艦首艦開工,1964年12月25日首艦服役。共建造18艘,服役於紅海軍四大艦隊,其中8艘已服役的原型艦於1972-1978年改造為改進型35M 。
卡隆”號(DD970)驅逐艦在黑海蘇聯領海被“米卡爾“級”SKR-6號撞擊
這幅畫反映了克里瓦克級護衛艦“無私”號撞擊“約克城”號巡洋艦的場景
“米爾卡”級護衛艦著名事件
1988年2月12日,美國巡洋艦“約克城”號和驅逐艦“卡隆”號再次進入黑海蘇聯領海宣示自由航行權力,起初“卡隆”位置在距岸7.5英里處,“約克城”位置在距岸10.3英里處,按照指示,黑海艦隊派出“無私”號護衛艦和“米爾卡”級SKR-6前往攔截。SKR-6首先接近“卡隆”,3分鐘後“無私”號接近“約克城”,過程中,兩國艦艇間用無線電進行了多次對話。其中美艦在通訊中強調“我不會改變航行,我的行動符合國際法”,無私”號則數次對“約克城”號發出警告:“一旦進入蘇聯領海,你的行為將被視為入侵”。在雙方反覆溝通無果的情況下,11時2分,在距離蘇聯海岸10.5海里處(44°15.2′N ,33°35.4′E),SKR-6撞上了“卡隆”號左舷距艦尾約60英尺處,前者部分舷牆支柱被撞彎,後者艦體外表輕微擦傷,油漆被蹭掉,兩艦都沒有人員傷亡。“無私”號轉向撞擊“約克城”號左舷,後者艦尾“魚叉”導彈發射架等部位受傷,導致無法使用,“無私”號右錨丟失,兩艦也無人員傷亡。無私”號在撞擊前向美艦發出警告:“蘇聯艦隻奉命阻止對領海的侵犯,作為非常手段,我艦之一將打擊你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