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納海姆是個值得尊敬的人,無論是私人品行,還是作為芬蘭政壇領袖、芬蘭軍隊統帥時的職業素養和公德,都值得讚歎。不過作為中國人,表示適度的敬佩也就可以了,對於中國來說,這個人是一個敵人,哪怕他值得尊敬,也是個值得尊敬的敵人。在沙俄一戰後期,資產階級二月革命以前,芬蘭還屬於沙皇俄國統治,曼納海姆作為俄國軍官參加過日俄戰爭,這不算問題,問題是日俄戰爭之後,他負責過新疆到蘭州,蘭州到北京的軍事路線偵查,以及中國政治軍事能力,社會狀況的調查,為沙俄入侵中國做好了決策所需的前期準備。
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芬蘭語: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俄語:Густав Карлович Ма́ннергейм,1867年6月4日–1951年1月27日)是一位芬蘭軍事、政治人物,擁有男爵爵位,曾於芬蘭內戰中擔任白軍領袖,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擔任芬蘭國防軍總司令。曼納海姆為芬蘭軍事歷史上級別最高的軍人,其最終軍銜為“芬蘭元帥”,還曾任該國攝政王(1918至1919年)與第6任總統(1944至1946年)的職務。
曼納海姆出生於芬蘭舊都奧布(現在的圖爾庫)附近的一個小島上,雖然他家是從德國搬遷至瑞典的荷蘭人,但家族很快就崛起了。他的曾祖父曾被授予了世襲伯爵爵位,家族從此踏入了社會的頂層階級,他家從瑞典搬遷至芬蘭也是在曾祖父時期。曼納海姆因為不是長子,所以是隻能帶著男爵的名分,降生在露西薩里島的莊園裡,不過這還不是最糟的。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他的父親因為經營不善,導致家道中落,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曼納海姆13歲就被送往士官學校,準備以後吃兵糧。落差巨大的生活環境,讓曼納海姆變得早熟,高人一等的智商,卻讓他變得頑劣。在他進士官學校之後,到踏入尼古拉耶夫騎兵學校之前,他的表現不太容易找到褒義詞來形容。
在尼古拉耶夫騎兵學校,曼納海姆完成了浪子回頭的蛻變,於1981年轉入了雪芙烈騎士近衛軍團(地位類似於封建王朝的皇家侍衛)。他曾被選為沙皇加冕禮上,沙皇的四名貼身侍衛之一。19世紀初,俄國開始加速為侵略我國做準備,而在日俄戰爭中受傷,回芬蘭休養的曼納海姆則被徵召去我國刺探軍情。不過為了立牌坊,沙俄總參安排他進了法國人伯希和率領的探險隊。
1906年3月,俄軍總參謀部交給曼納海姆一項秘密任務,要他混進法國科學家保羅·佩裡埃特率領的考察隊,潛入中國進行間諜活動。在為期兩年的考察活動中,曼納海姆橫跨了中國新疆、甘肅、陝西、河南、山西、內蒙古、河北等八個省份,行程1.4萬公里,收集了大量重要情報。按俄軍總參謀部的旨意做全面的軍事和社會考察,他要探明從喀什經過蘭州直達北京的最佳軍事路線。弄清中國的軍事實力,以及政治狀態,清政府的新政策受日本影響的程度等等。
曼納海姆的新疆之旅,從喀什葛爾出發,經葉兒羌到和田,又北上阿克蘇,經伊犁、焉耆至烏魯木齊,然後一路向西,過奇台,走吐魯番,過巴里坤,出哈密,離開新疆進入河西走廊。他在西部探險時,有一箇中文名字,叫馬達漢,這是當時中國清朝喀什葛爾(喀什是當時南疆行政首府)道臺袁鴻耀,給他簽發護照時起的名字。他此行的軍事目的執行得很好,長達近二百頁的《奉陛下諭旨穿越中國……初步調查報告》,得到了上峰的認可,後作為附件隨同《俄國旅行家眼中的新疆》發表。他的考古之行本就是掩人耳目,所以收穫有限,不過他在西部地區拍攝的圖片和記錄,卻是瞭解當時新疆非常珍貴的素材。圖片被收錄在了《1906-1908年馬達漢西域考察圖片集》當中,而詳細的記錄則在《馬達漢西域考察日記 穿越亞洲——從裡海到北京的旅行 1906~1908》之中。